2020-11-16 23:27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現在做家長真是越來越難了,白天忙著上班賺錢,晚上回到家還要輔導孩子作業,根本沒有自己的時間。
就這還不算,如果孩子作業沒寫好,還會被老師指責。最近,就有個家長群的聊天記錄因此而上了熱搜。
老師要求家長自己給孩子批改作業,結果老師最后檢查時,發現班上有一位同學的作業仍然是錯的。
于是老師公開批評了這位家長,說他檢查孩子作業不夠負責。除此之外,還在群里質疑孩子的智商不夠,家長不必強求,因為孩子根本沒能力考大學。
老師這番話說完,可把這位爸爸氣炸了,他直接霸氣地回應老師:要你何用!
確實,如今學校的很多情況已經不同以前,批改作業本是老師的工作,現在全部推給家長。家長只能盡心盡力完成,出點小錯就要被老師罵,難道當老師就可以這么輕松嗎?
這位老爸的話,引起了許多家長的共鳴。確實,現在壓力最大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
上班辛苦了一天,來不及休息就要給孩子輔導作業,還要認真檢查孩子作業的正確度,稍微出錯,老師就會各種指責家長。
想讓孩子寫好作業,光是靠家長監督是不夠的,作為老師也該擔起自己的責任,在學習上給孩子答疑解惑。
孩子做題出錯很正常,不應把所有責任都推到家長身上。當然,家長也有輔導孩子學習的責任,孩子不是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
唯有老師負責、家長配合,才是對孩子成績最好的助力。當然,他人怎么做我們是改變不了的,唯有先從自己身上做起。
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分階段來看,不同時期家長的任務也不一樣。
1)讀小學,要養成良好習慣
良好的習慣如果從小養成,以后的人生都會因此受益。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制定學習計劃、自主檢查能力等。
家長要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態,比如孩子寫作業剛開始精神集中,到了后面就打不起精神,開始發呆。
家長可以讓孩子先完成難度較大的數學作業,語文題目和孩子一起審題,思考解題思路。至于手工作業,可以安排在最后,可以把它當成親子游戲,和孩子一起完成。
檢查作業父母不要一味代勞,要先讓孩子自己發現問題,然后再幫助解決。
2)讀初中,注重心理溝通
孩子進入初中后,會逐漸產生逆反心理。父母這時不要總是盯著孩子的學習和作業,這很可能讓他們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
此時需要注意的是內心想法,父母尤其要注意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允許孩子犯錯。他們如果覺得自己不適合學習,要耐心開導,而不是打罵。
3)給孩子反思的時間
孩子會做錯題目,大部分時候是他們不知道錯的原因。父母給孩子指出錯誤時,要注意孩子的接受能力,不要一下把全部的錯誤指出來,這樣只會增加孩子的壓力。
給孩子檢查作業時,可以給他們適當的休息時間,喝口水,上個廁所,然后重新投入到學習中,這樣頭腦更容易保持清醒。
孩子內心的敏感的,父母要保持耐心,人都可以通過努力來改善自身學習能力,尤其對于還處在小學階段的孩子。
相信沒有愚蠢的孩子,只有不愿意努力的孩子。只要朝著目標前進,堅持下去,大部分孩子都可以考上心儀的學校,成就屬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