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具備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良好條件。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根據這份綱領性文件,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陸與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還要打造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范。
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綱要》對粵港澳大灣區的軌道交通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強調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優化高速公路、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布局,強化城市內外交通建設,便捷城際交通,打造便捷區域內交通圈。
為此,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加大了對高鐵、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等交通圈的互聯互通建設。
粵港澳開啟“高鐵時代”
自廣深港高鐵全線貫通后,粵港澳大灣區開啟了“高鐵時代”,使得粵港、深港等城市間合作掀起了新的篇章。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更多的高鐵線路正在加緊規劃建設中。
廣州根據《廣州鐵路樞紐規劃2016~2030》,將規劃建設廣河高鐵(原為廣從城際)、廣清高鐵延伸線(永廣高鐵)、貴廣鐵路廣寧(縣)聯絡線、廣中珠澳高鐵。另外,還將廣深港高鐵引入中心城區,從而打通佛山、廣州、東莞、深圳、香港等城市,以達到城市間便捷快速的互聯互通。
深圳在鐵路建設方面,將進行深化、深汕、深永(廣清永)、深肇、深南(深圳-江門-玉林-南寧高鐵)等高鐵規劃。其中,深汕鐵路(西麗—坪山—惠州—深汕合作區深汕站銜接廣汕鐵路)將深圳至上海鐵路運行時間壓縮至7小時;深肇鐵路(主線由西麗—珠海—南寧,支線由珠海—江門—肇慶銜接南廣、貴廣鐵路)將實現深圳與西南、西部沿海城市群的高鐵直達;深永高鐵則為深圳經廣州北至湖南永州高鐵新通道,將緩解既有廣深港高鐵壓力。
惠州積極謀求更多的對外高速鐵路聯系通道。規劃引入深汕高鐵,滿足未來惠州與深圳、汕尾地區的高頻城際商務出行需求,強化鐵路輻射范圍。此外,惠州市區內還將規劃建設7 條鐵路,分別為京九鐵路、惠大鐵路、廈深鐵路、贛深高鐵、廣汕高鐵、坪山至惠城南站預留通道、惠城南站至河源預留通道。
構建“一小時城際交通圈”
為了構建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城際交通圈”。2018年1月19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已啟動《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2020-2030年)》編制工作,推進“環線+放射線”珠三角城際鐵路網的建設,完善環大灣區的城際軌道網。
根據了解,目前珠三角地區共規劃廣州-珠海、廣州-佛山、廣州-東莞-深圳、東莞-惠州、佛山-肇慶、廣州-清遠、廣州-佛山環線、佛山-東莞、珠海市區-珠海機場、廣州-佛山-江門-珠海、中山-南沙-虎門、深圳-惠州、肇慶-南沙、廣州-增城-惠州、江門-開平-恩平(含臺山支線)等15條城際軌道交通線路,合計里程約1430公里。
部分珠三角城際軌道線路已經建成通車,包括廣珠城際、廣佛城際、廣佛肇城際、莞惠城際等,總通車里程約350公里。而穗莞深城際新塘至洪梅段、廣清城際廣州北至清遠段、廣佛環城際佛山西至廣州南段、新塘經白云機場至廣州北站段、珠海市區至珠海機場城際拱北至橫琴段、佛莞城際、調度指揮中心等一批項目也已經陸續開工建設。
此外,“十三五”期間,還將陸續開工廣佛江珠、廣清城際廣州站至廣州北站段、廣佛環線佛山西站至廣州北站段、肇順南城際高明至南沙段、中南虎城際南沙至虎門段、深惠城際等項目。
按照現有的規劃,到2030年前,珠三角地區將進一步基本實現縣級以上城鎮的軌道交通全覆蓋,城鎮覆蓋率達66%以上。建成后珠三角將形成“三環八射”城際軌道交通網絡構架,最終形成以廣州、深圳、珠海為主要樞紐,覆蓋區內主要城鎮,便捷、快速、安全、高效的城際軌道交通網絡。
打造四通八達的“城際地鐵網絡”
據廣東省發改委公布的《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到2020年,廣東將實現“12312”交通圈:即廣州與珠三角各市1小時通達,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各市陸路2小時左右通達,與周邊省會城市陸路3小時左右通達,廣東與全球主要城市12小時通達。為此,粵港澳加快了城市軌道交通“一小時交通圈”發展步伐。
2018年1月22日,廣州地鐵發布消息稱5號線東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獲批,可以動工建設。未來,廣州地鐵5號線東延段將成為穗深莞三地連接的重要節點。廣州地鐵5號線將銜接東莞1號線與深圳地鐵6號線,以實現廣州、深圳以及東莞三城的對接。一旦三線銜接后,可將空港新城、深圳光明新區、東莞松山湖、廣州開發區、珠江新城以及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連接起來,形成一條南北向的創新軸線。此外,廣州還將再建10條城市軌道交通新線,計劃到2023年左右,形成總長約800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佛山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地鐵建設。根據《佛山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2017-2022年)》,佛山市遠景共規劃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線路14條,總里程562公里。佛山地鐵5號線以及6號線均計劃在年內動工。未來幾年內,佛山將有9條地鐵線與廣州實現無縫對接。
與之相呼應的是,在東莞新增調整的8條地鐵線路中,有6條對接深圳,4條對接廣州,2條對接惠州,線路總長286.3公里,設站95座。其中,2號線主線已投入運營,1號線正在施工中,預計2023年通車。深圳、廣州工作,東莞居住,穗莞以及深莞1小時生活圈已觸手可及。
惠州最新的《惠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顯示,未來惠州地鐵將有5條連接深圳,2條連接廣州,2條連接東莞。并將建設“十字”形軌道交通網,由1號線、2號線一期以及深圳地鐵14號線惠州段、深圳16號線惠州段組成,線網總長約115公里。
東莞按照最新《東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調整(2017-2020年)》,東莞地鐵由8條線路組成,分別為東莞市軌道交通線網1、2、3、4、5號線以及1號線支線、3號線支線和深圳10號線東延線(東莞段),線路總長286.3公里,設站95座。其中東莞軌道1號線將與廣州地鐵25號線對接,而廣州地鐵22、28號線也將計劃延伸至東莞。
此外,還有中山市將規劃廣州地鐵18號線、佛山地鐵11號線延伸到中山核心區,推動廣佛中創新發展要素流動。
隨著各個城市間城市軌道交通的互相對接,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將形成一個四通八達的“城際地鐵網絡”帶動整個城市群、都市圈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