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帶是連接胎兒與胎盤之間的條索狀組織。正常臍帶內含有1條臍靜脈(從胎盤向胎兒輸送血流)、2條臍動脈(血液從胎兒向胎盤回流),外層包裹著的華通膠,有保護血管的作用。作為一條血流通道,承擔著氣體交換(輸送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營養物質供應和代謝產物排出的重要作用,可謂是胎兒與母體之間的“生命線”。如果“生命線”的異常影響到血流循環,將可能導致胎兒的生命危險。
臍帶纏繞
臍帶繞胎兒頸部、四肢、軀干,都叫臍帶纏繞。90%的為臍帶繞頸。大多數人對于臍帶繞頸并不陌生,超聲經常有相關提示。那是什么原因會發生“臍帶繞頸”呢?主要與臍帶過長、胎兒小、羊水過多及胎動頻繁等相關。“臍帶繞頸”不相當于胎兒“上吊”嗎?多危險啊!雖然臍帶繞頸在外觀上類似于“上吊”,但它的另一端是連接著自身,是很難勒到影響頸部血流的程度(胎兒期肺部無自主呼吸功能,所以不影響供氣),但是如果勒得太緊,是會直接影響臍帶本身——這條“上吊繩”的血流,繼而產生不良影響。臨床上超過20%的人都有臍帶繞頸,對分娩的影響,主要體現在1.影響胎兒下降;2.導致胎兒窘迫。對胎兒是否有影響與臍帶纏繞松緊、纏繞周數及臍帶長短有關。產程中如果出現胎兒下降停滯、胎心異常等,需中轉剖宮產。
另B超對臍帶繞頸的診斷與臨床實際情況不一定完全一致。它是通過檢查臍帶纏繞處皮膚明顯壓跡來判斷,1圈呈U形,2圈呈W形,3圈及以上呈鋸齒形。有時臍帶在頸部有折疊就可能影響判斷;并且,如果臍帶纏繞松弛、臍帶夠長,隨時可能出現變化。
臍帶過短與臍帶過長
正常的臍帶長度約為30-100cm。臍帶的長度,至少要超過臍帶胎盤附著點到產道出口的距離,這樣胎兒才能從產道中分娩。如果短于這個距離,就影響胎兒下降,甚至因臍帶被牽拉過緊,出現臍帶斷裂,胎盤早剝等情況。臍帶過長易造成臍帶纏繞、打結、扭轉、脫垂等。目前超聲無法判斷臍帶長度。
臍帶打結
臍帶打結分為真結及假結。臍帶假結是臍血管迂曲,通常不影響血流。臍帶真結一般是胎兒較小時穿過臍帶套環形成的。發生率約1%。如果真結未拉緊,則不影響血循環,拉緊了就會阻斷胎兒血循環導致胎兒窘迫,甚至胎死宮內。遺憾的是,超聲也是無法判斷。
臍帶扭轉
臍帶扭轉呈螺旋狀,生理性的可為6-11圈。大多數人有這樣的生活經驗,比如一根火腿腸,如果沒有器具在中間切斷,會考慮手握兩頭朝不同方向扭轉,于是中間部分就越扭越細,直到后面斷開。同樣道理,如果臍帶過多扭轉可能出現局部,尤其在近胎兒端出現臍帶過細、壞死,影響血循環,還沒到斷裂,胎兒已經死亡。超聲也是無法判斷臍帶扭轉的。只有臍帶扭轉影響到血流了,超聲才能診斷,如果這個時候正好在做B超,感謝命運!
臍帶附著異常
正常臍帶附著于胎盤近中央處,類似于搋chuāi子。如果臍帶附著于胎盤邊緣,稱為球拍狀胎盤,如果臍帶附著于胎膜上,稱之臍帶帆狀附著,舊時稱帆狀胎盤。球拍狀胎盤一般影響不大。臍帶帆狀附著因為有部分臍血管是沒有華通膠及胎盤組織保護,直接穿行于胎膜上,可能出現血管破裂。血管破裂出血達200~300ml可導致胎兒死亡。
臍血管數目異常
有少部分人的超聲會提示“單臍動脈”,顧名思義,就是只有1條臍動脈。臍動脈的作用是把血液從胎兒端運回到胎盤處,通過胎盤的作用,把胎兒產生的代謝廢物、CO2轉至母體的靜脈血,繼而排出體外。如果只有單臍動脈這一因素,新生兒預后良好。但是,有單臍動脈的話,可能會合并有其它器官的發育異常。哇塞,辣么恐怖??不用緊張,如果定期進行超聲檢查均未發現胎兒異常的話,絕大多數是沒問題的。
臍帶先露與臍帶脫垂
臍帶位于胎先露部的前方或一側,稱為臍帶先露,如果是頭位,就是臍帶在胎頭的前方或一側。這種情況,往往在胎膜破裂時會出現臍帶脫出宮頸口,甚至露于外陰部,稱為臍帶脫垂。臍帶脫垂時伴有臍帶受壓,阻斷臍血流循環超過7-8分鐘,可導致胎兒死亡。
文章
文章來源:廣醫五院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