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位于我國東北地區的南部,南部臨渤海和黃海,西部與河北和內蒙古接壤,東北部與吉林相鄰,東南部隔鴨綠江與朝鮮相望。遼寧省的總面積約為14.86萬平方千米,2018年常住人口數量約為4359萬人,省會城市為沈陽市。我們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環境中,怎么來界定一個地方宜居還是不宜居呢?其實是沒有明確的標準的,一般我們從氣候、地形、經濟發展程度、對外聯系等方面來分析,我們可以把“宜居”看成是一個地區發展潛力的肯定,宜居的地方相對來說發展前景更好。
如果從這個角度,我們來看看遼寧省的十四個地級城市,包括沈陽市、大連市、鞍山市、撫順市、本溪市、丹東市、錦州市、營口市、阜新市、遼陽市、盤錦市、鐵嶺市、朝陽市和葫蘆島市等城市,如果從上述城市來看尋找一個宜居的城市,應該有兩個備選答案分別是“大連市”和“沈陽市”,這兩個城市應該是各有優勢。大連市位于遼東半島的南端,是一個港口城市,是東北地區最重要的港口,總面積約為1.25萬平方千米,2018年常住人口數量約為600萬人。
大連
大連市的自然地理環境十分優美,與東北的許多重工業城市不同,大連依托港口發展外向型經濟,發展加工出口制造業,對環境污染嚴重的工業較少。所以,和鞍山市、撫順市、本溪市等城市相比,大連的生態環境更為優越,加上大連是一個沿岸城市,風光十分秀麗。大連的城市級別屬于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沈陽是一個級別的,而且大連的經濟發展水平在遼寧省內也是排名前列,2018年大連市的GDP總量約為7668億元,位居遼寧省第一位,所以遼寧省最為宜居的城市首選就是大連。
沈陽
除了大連之外,再選一個城市就是遼寧省的省會城市“沈陽”了,沈陽位于遼河平原,和大連相比,沈陽的氣候更加寒冷,環境污染也更多一些,居住環境相對于大連是要差一些,此外,目前沈陽的GDP總量也不如大連,2018年沈陽市的GDP總量約為6292億元。不過,沈陽的發展前景可能比大連更好,大連的地理位置相對較偏,沈陽的人口數量更多,在東北地區沈陽的地理位置更為優越,是東北發展的核心城市,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發展前景更為優越,從這個角度來看沈陽也是一個“宜居”的城市,發展前景也不錯。
大連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