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人類所有產業的根本,糧食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一個國家的糧食安全就是天大的事,任何一個有實力的大國,都不會把自己的糧食安全掌握在他人的手中。就糧食作物而言,世界上主要的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和玉米三大類,其中水稻種植在水田之中,小麥和玉米則是旱地作物,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麥,水稻主要種植在南方地區,而小麥主要種植在北方地區。
海水稻平均畝產超400公斤
為了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能夠產出更多的糧食,主要要在兩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是保證耕地面積,在歷史上我國為了獲得更多的耕地,開發了許多的后備耕地資源,把東北的“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隨著生態保護的加強,我國已陸續停止新增耕地的開墾。不過,為了保障糧食安全,我國始終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不動搖,只有有了耕地面積的保證,才能保證生產糧食的產量。
世界水稻種植業分布圖
另一方面就是進行農業科技研發,包括育種、種植、管理、病蟲害、水肥控制等方面的科研,從而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從而提高糧食總產量。在這一方面,特別是農業育種的發展,比如袁隆平院士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極大地提高了我國水稻的單產,保障了我國的糧食安全。在水稻育種方面,近些年袁隆平院士團隊還在進行“海水稻”的研發,目前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科研成效。
我國鹽堿化土地分布圖
2020年,袁隆平院士團隊在我國十個地區開展了“海水稻”萬畝片種植示范,種植總面積達到十萬畝,最近這些海水稻喜獲豐收,經過測算“海水稻”平均畝產穩定超過400公斤。目前已在全國簽約600萬畝鹽堿地改造項目,即將開展“海水稻”種植的商業化推廣和運營,預計將在未來8至10年,實現1億畝鹽堿地改造整治目標,實現“億畝荒灘變良田”,這一目標如果能夠實現,將可以多養活1億人口,也就是解決1億人口的口糧問題,極大提高我國的糧食安全。
我國主要農作物分布圖
我們知道水稻是一種喜水作物,但是水稻并不耐鹽堿,“海水稻”又被稱為“耐鹽堿水稻”,是一類能夠在一定濃度鹽堿地中生長的水稻品種?!昂K尽钡难邪l得益于一次偶然的發現,1986年農業科學家陳日勝在廣東省遂溪縣海邊,偶然發現了一株比人還高,看起來很像蘆葦的水稻,并收獲了寶貴的522粒種子,這就是海水稻研發和種植的開端,經過近30年的科研努力,最終選育出了“海稻86”這一新品種。
海水稻
有人認為“海水稻”是不是能夠在海水里面生長的水稻呢?其實這個認識是片面的,海水稻是一種抗鹽抗堿性的水稻,海水稻能夠在海水中淹三四天,葉子依然是青的,但是并不能在海水中長期生長?!昂K尽本哂锌果}堿的特性,可以在沿海灘涂和我國西北內陸一些鹽堿地里生長,在我國內陸地區大約有15億畝鹽堿地,其中有兩億畝具備種植水稻的潛力,海水稻種植在我國大有可為。海水稻種植不僅能夠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還可以對鹽堿地進行改良,取得良好的生態效益。
成熟的海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