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門資料下載
點擊閱讀查看下載
你只有經歷了成長,在矢志不渝地發奮學習后,生活才會為你打開幸福的大門。而這便是所有父母一生的心愿。
最近,網上的很火的一句話,讓人深有感觸:“爸爸必須讓你先立起來,免得爸爸忽然倒下了,而你卻不會站立?!?/strong>
父母不辭辛苦,努力工作,就為了孩子能坐在一個安靜舒適的教室學習;
寒冬酷暑,不介意出去再做一份短工,想著至少也能給孩子買幾本參考書;
新上市的肉品、蔬菜,挑來撿去,思考著怎么才能給孩子補充到營養;有時候忙到自己生了病也顧不上……
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父母就開始了無怨無悔的付出,把自己能擁有的最好的東西都給了孩子,能讓他們成長,心甘情愿,不求回報。
1
馬云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這篇演講中這樣說到:
“當你不去拼一份獎學金,不去過沒試過的生活,整天掛著QQ、刷著微博、逛著淘寶、玩著網游,干著我80歲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恰同學年少的你們,在最能學習的時候你選擇戀愛,在最能吃苦的時候你選擇安逸,自恃年少,卻韶華傾負,卻不知道青春易逝,再無少年之時。
什么叫吃苦?
當你抱怨自己已經很辛苦的時候,請看看在西部的那些窮孩子,他們飯吃不飽,衣穿不暖,凍著腳丫,啃著窩窩頭的情形;
請想一想幾十年如一日起早貪黑的老師們;請你對比一下那些透支著體力卻依舊食不果腹的打工者,還有你們的爸媽!
在有空調、有熱水喝的教室里學習能算吃苦?
在有空調、能洗熱水澡的寢室里休息算是吃苦?
在有爸媽當“太子伴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你能算吃苦?
著名作家龍應臺在給兒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
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是啊,如果你優秀,你便擁有了大把的選擇機會,否則你只能被迫謀生。
讀書雖然不能帶給我們更多的財富,但它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機會!
2
我發現很多孩子津津樂道于幾個文化不高、但事業有成的名人,用于堵住家長苦口婆心的嘴。
然而事實是:這樣的人只是少數,大多數不愛學習的孩子,長大之后卻發現,自己用幾年瘋狂的青春,換來了一生的卑微與底層。
現在有些孩子談到讀書,談到吃苦,猶如談虎色變,避之唯恐不及。
一幫不學無術的女孩聚在一起,號稱所謂的姐妹,以為有了姐妹就有了全世界。
她們在一起聊好吃的、聊穿的、聊化妝品、想的是網上購物、刷微信、刷微博、追韓??;
而一幫無所事事的男孩聚在一起,號稱所謂的哥們兒,以為有了哥們兒就有了天下。
他們在一起逃課、抽煙、打撲克、玩游戲、看玄幻甚至約架......以為這就是瘋狂,這就是該有的青春。
他們看不起那些不會化妝、不會打扮、一天到晚只知道讀書的好學生。
還罵那些好學生是書呆子,罵他們傻,只知道讀書。
殊不知,兩三年后,好學生上一本,上211,上985,甚至上清華北大,而他們卻要考慮去三本,去高職高專甚至考慮要不要南下打工。
然而,不讀書的孩子會過早地進入社會,從事那些體力勞動或簡單的工作,有掙大錢混的好的,那只是極少的特例;
更多的是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只是因為,對他們絕大多數人來說,成長和發展的最大門檻就是——知識。
3
去年9月,讀到一個《楊大學為何戒網》的故事,雖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卻一直記憶猶新:
楊大學是一個從貧窮的山村走出來的高中生,家里十分困難,父母都是農民,靠幾分貧瘠的土地刨食吃。
他們一心期盼著自己的兒子有出息,能夠走出大山,換一種生活方式,連兒子的名字都取為“大學”。
楊大學一直很努力,可是高三時,他沉迷上網絡游戲,不能自拔。
沒有多余閑錢供他玩游戲,他就從自己的生活費里省。
晚上半夜三更常??刂撇蛔√鰧W校的圍墻,去附近的網吧玩那些打打殺殺的游戲。
白天上課便犯困,成績急劇下滑,同宿舍的同學都很為他著急。
一天夜里,楊大學又跳墻出來,可他剛剛在墻根兒站穩,就突然撒腿往回跑。
氣喘吁吁撞進宿舍,他臉上的表情很糾結很古怪,舍友們怎么追問,可是楊大學就是不說話。
從此以后,楊大學再也沒有出去上過一次網,而是夜以繼日地埋頭苦讀,即使是他的游戲伙伴扯著他的膀子拉他去,給他付上錢,他也從來沒有動搖過。
后來,他如愿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他才揭開了高三那年他突然戒網的秘密:那天下午,他父親到學校給他送生活費。
父親要回家的時候,他知道會趕不上客車,可他的父親卻說自己能搭上方便車回去,便催促著他趕緊回教室學習。
可是那天晚上,當他帶著父親剛剛送來的錢,跳下學校的圍墻,歡天喜地要去網吧時。
卻看到了墻根下蜷縮著一個人,那是他沒有趕上客車卻又舍不得住旅店的父親。
我很為故事中這個迷途及時知返的孩子慶幸。
這個故事也很令我感慨:孩子,或許你會覺得讀書很苦,可是,你知不知道,大人的世界有你們所不知道的艱難。
4
▍陸老師想說
不知道現在正在讀書年齡的孩子們,有沒有想到,你讀書的辛苦,和大人的苦比起來,真的不算什么。
你不懂得大人的苦,并不是大人沒有苦處,而是他們將生活的不易與艱辛隱藏于心底,選擇了在你面前微笑,在你面前云淡風輕。
聽朋友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名男子問他上小學的女兒,爸爸理一個光頭,你說會不會很帥很酷?
幼小的女兒很天真地圍著爸爸轉了又轉,對爸爸說,肯定會很帥。第二天,這名男子就把頭發全部剪去,變成了光頭。
小女兒拍著手,說,爸爸好酷。可是孩子不會知道,自己的爸爸罹患了癌癥,那一天,是她的爸爸開始進行化療的日子。
孩子,當你覺得生活容易的時候,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替你默默承擔。
當你覺得自己讀書苦的時候,請告訴自己,讀書不苦,大人才真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