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事變是李淵父子四人悲劇的高潮,虎父無犬子,更何況一下三個兒子皆不是庸碌之輩,玄武門事變便是父子四人嫌怨積攢爆發的事件,殃及一百多人性命,禍根緣由從唐高祖李淵晉陽起兵就開始埋下。
李世民畫像
分析完玄武門事變的前因后果,再來簡單的縱觀各代奪嫡之爭,就會發現,玄武門事變是各代之中,最完美的一出好戲。
01、李淵晉陽起兵,開局便為日后兄弟反目埋下禍根
李淵由于年幼父母早逝,對竇皇后所生的三個兒子都疼愛有加,而最終玄武門的悲劇也因此開始。從晉陽起兵便可一瞥端倪,謀劃起兵造反之時,長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都在河東老家,保護著家眷,以防事敗之后有個退路,而二子李世民陪在父親商討起事計劃,而隨后起兵事成,李淵則安排長子建成和次子世民分別統率左三統軍,右三統軍。
李淵劇照
試想,起兵之時,李淵不在族中,李氏家族的家長便是長子建成,處于支配地位,而之后便和次子李世民平分秋色,勢位相當,兄弟之間的隔閡隙怨由此而起,這樣的政治安排無疑是失誤的。
唐朝建立之初,兄弟三人的差別越發明顯,太子李建成在京都輔佐唐高祖李淵處理政務,齊王李元吉則是負責一方領土安寧,而李世民則常常在外東征西戰,替大唐打江山,又常常勝利,軍功無可比擬,在朝中聲譽威望都達到了頂峰。
02、唐高祖與秦王權利沖突由來已久,東宮與齊王的政治聯盟更是合力針對秦王府
唐建立之初,李淵就發現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失和,還逐漸察覺李世民有結黨擅權的苗頭,有了猜忌,信任便開始在寵妃和東宮-齊王政治聯盟的合力之下,開始慢慢喪失。
唐初武德年間,李建成作為東宮太子,總理朝政,秦王、齊王出將入相權勢顯赫,其他朝代的皇子無可比擬。
《資治通鑒》記載:“是時,東宮,諸王公,妃主之家及后宮親戚橫長安中,恣為非法,有司不敢詰。世民居承乾殿,元吉居武德殿后院,與上臺,東宮晝夜通行,無復禁限。太子,二王出入上臺,皆乘馬,攜弓刀雜物,相遇如家人禮。太子令,秦,齊王教與詔敕并行,有司莫知所從,唯據得之先后為定?!?/p>
可知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位皇子權勢之大,除太子李建成居東宮外,李世民,李元吉都與唐高祖同居于太極宮。而且三位皇子的命令和皇帝李淵的詔敕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進出皇宮還可以攜帶弓刀等“雜物”。
唐朝宮殿虛擬圖
但這樣父子和諧的局面沒維持多久,便隨著李世民集團的不斷壯大,開始破裂。李淵建唐后,李世民官拜尚書令右武侯大將軍,進封秦王,加授雍州牧,以親王之尊位列宰相,其后隨著軍功不斷增加,李世民的官職不斷增多,統轄范圍也不斷增大。
最后李淵特置天策上將官職授予李世民,位在王公之上。此時李世民已統轄范圍有陜東道行臺、益州道行臺、兩大道臺,占據山東,官職多達十余個,成為大唐帝國除了皇帝李淵,太子李建成之外最有權勢的人。
此外,李世民還不斷培植私人勢力,結交山東豪杰。直接威脅到了李建成儲君地位,也威脅到了李淵的皇權。
接下來的一個個事件便是李淵與李世民父子關系破裂的過程。劉文靜醉酒揮劍擊柱,揚言要殺掉當朝宰相裴寂,事發,被東宮政治勢力添油加醋后變成劉文靜要謀反,事情直指秦王李世民(劉文靜屬于秦王府的親信)。
隨后還有李神通賜田事件,同一塊地,李世民因為李神通有功便賜予他,李淵因為聽信寵妃的話,要賜這塊地給寵妃的父親,一面是秦王的教令,一面是皇帝的詔敕,有司只好按照誰的命令先到便按誰的處理,秦王的教令先到了,而皇帝卻借此打壓秦王府實力,龍顏大怒,斥責秦王。
父子關系降到極點。同時東宮的人馬、妃子、朝廷寵臣不斷說著李世民的壞話,抨擊其政治野心太大,暗示李世民將會造反。
03、李世民的反擊和李世民最后的孤注一擲
東宮的步步緊逼,皇帝猜忌越來越重,加上自己的確是聲名顯赫,深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道理的李世民開始反擊。
在李世民隨行李淵前往仁智宮避暑,太子李建成鎮守京師監國時期,構陷太子李建成欲舉兵謀反,證據是李建成令親信慶州都督楊文干選送驍勇士卒充實東宮衛隊,又命橋公山為楊文干運送鎧甲。
杜鳳舉赴仁智宮告發太子謀反(實為李世民指使),李淵大怒,命宇文穎召楊文干前來對質,隨后楊文干在見了宇文穎(秦王府的人,其中自然有鬼)后真的舉兵謀反了,隨后太子親自前往仁智宮磕頭謝罪,稱自己并無謀反之意。
最后,李淵流放處死了幾位相關人員,便不了了之。
李世民見此心如死灰,再不行動,越往后處境越發對自己不利,而最大的殺招,也沒能把太子李建成給拉下馬,若等到李建成登基,遭殃的便是自己。到那時,自己的秦王府、天策府、文學館、自己的文臣武將一干人等,都難逃一死。
形勢所逼,李世民不得不召來房玄齡、杜如晦等人謀劃計策,除掉太子、齊王,進而挾持唐高祖李淵交出政權,這樣自己一干人等才可活命,而自己當皇帝的野心也能一舉實現。
計定,先由秦王上奏高祖:太子與齊王淫亂后宮。高祖勢必大怒召其進宮對質,由于是家丑,對質的地方只有幾位丞相和三位皇子,禁軍很少,那時事先埋伏好的秦王府一干人等便可上前斬殺兩位皇子,尉遲敬德便乘機挾持高祖,秦王順利得勢。
當然還要事先賄賂在那天輪班的玄武門禁軍首領常何(雙面間諜,史書未提及,但如果不策反,秦王府全副武裝的人馬可過不了玄武門),開始實施。不料,太子、齊王當日進宮還未到達事先約好的北海游船上,便發現事情不對中途折返。
電視劇《隋唐英雄傳》劇照
李世民、尉遲敬德等人只好在臨湖殿與其展開廝殺,李元吉一連兩三次都沒將弓拉滿,沒有射中李世民。最終,李世民射死李建成,尉遲恭射死了李元吉。尉遲敬德率府兵向唐高祖李淵“匯報情況”(挾持皇帝),得皇帝手諭,禁軍皆聽秦王指揮,隨后退去。
事變之后,玄武門遭到東宮和齊王府兵的聯合進攻。李世民展示李建成、李元吉的項上人頭后,府兵才皆作鳥獸散去。
事成之后,李世民下令屠殺李建成、李元吉的幾十個兒子,流放二人府上的謀臣能士(李建成用魏徵為太子洗馬,李建成被殺后,李世民見魏徵說話直爽,于是赦免魏徵,并用魏徵為詹事主簿。唯有魏征逃過一劫)。
結語
至此這場從建立大唐帝國便開始的權力斗爭落下了帷幕,唐太宗李世民登上歷史舞臺,腳下滿是親族尸骨,開啟貞觀之治。玄武門之變,無疑是歷史浩瀚煙塵中的一出好戲,父子四人皆是猛虎,也都皆為帝王之才,可惜一山只容一虎,一朝只許一君。
參考文獻:《資治通鑒》
《大唐創業起居注》
陳寅恪《論隋末唐初所謂山東豪杰》
孫英剛《唐代前期宮廷革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