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大腦》中的楊易,以其非常嚴謹敏捷的數學思維,穩健的心理素質及不敗的戰績,獲封腦王。
被問起學習數學的訣竅時,楊易坦言說:“關于數學,我絕不是天賦型。數學的學習,做題是手段。而真正的解題方法或者說解題竅門,是思維問題。沒有一個秘籍迅速就能提升數學能力,建立起數學的思維才是關鍵。”
在所有學科中,數學可以說是最神奇的一門。
我們經常收到一些家長的求助:
孩子本來數學成績一直都是90以上,但突然之間成績滑下來,再也沒有上過90。
花了極大的時間精力在數學上,補課、做課外習題,但成績卻總在及格線邊緣。
……
小學三年級以前,數學只需要記憶力好、記住基本的公式規則,就能出好成績。
但到了高年級,光有記憶力就不行了,還需要邏輯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不行的學生就要掉隊了。
數學家陳省身曾經說過:我們每個人一生都花了很多時間學數學,但我們其實只是學會了計算,而不是數學。
數學絕不僅僅是課堂上教的幾個公式,更為重要的,是深藏背后的邏輯思維
在從小到大的數學學習中,孩子應該學習并掌握的數學思維能力包括:邏輯思維,數理思維,綜合思維能力,概括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等等。
我們常說一個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很強,不僅僅表現在數學成績上,整個思維習慣會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擁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孩子,往往判斷力很強,能夠自己拿主意,有主見;
在生活中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舉一反三;
對事物認識更加客觀,能夠從多角度思考問題。
小學生正處在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特別是中、高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發生了“飛躍”或“質變”。
9-12歲,是小學數學的最關鍵階段,前面邏輯思維的基礎沒打好,那么到了這個階段,一向數學成績好的學生將被反超,甚至很難回到之前的水平。
孩子們的數學成績出了問題,90%的原因都在于:在12歲之前,孩子思維能力的地基沒打牢。
而如今,邏輯思維能力越來越被看中,幼升小、小升初考試中,各類邏輯思維題目難道了一波又一波的學生甚至家長。
可見,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變得越來越重要。
那么,普通家庭的孩子,到底該如何進行思維訓練?
首先我們需要肯定的是,超強的腦力是能靠后天訓練出來的!
英國的多米尼克·奧布萊恩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記憶力最好的人,也是被記憶訓練的鼻祖托尼·博贊稱為擁有“人類迄今為止開發的最為深入的大腦”的人。
他可以用30分鐘記住2385個隨機產生的數字,用26.8秒記住一副撲克牌的順序,最高可以記住54副牌。他曾經10次參加世界記憶錦標賽,獲得8次奪冠。
可是,誰又能想到,多米尼克從小就患有“閱讀障礙癥”以及“注意缺陷障礙癥”,記憶和閱讀都有困難。他是在看到一個節目以后,才自行開展記憶訓練的。
實踐證明,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可以靠大量接觸找規律、數獨等趣味燒腦題目訓練出來的。
好的思維游戲不但可以提高思維效率,還可以增強思維能力,甚至改變思維方式,改變人生等。
邏輯思維訓練課程,分10節課,選取10種最具代表性的思維趣題或游戲展開講解并穿插啟發性提問,突破固有思維,培養孩子推理思維、創新思維、數字思維等等,課后邏輯趣題補充練習。
1、10種經典思維趣題
精心設計選擇10類最具代表性的思維趣題,豐富有趣的故事引入迅速聚焦注意力,看似簡單的游戲規則背后蘊藏的卻是大膽的設想、準確的判斷,詳盡的推理,有助于孩子數學思維的拓展及鍛煉。
2、多種邏輯思維訓練
不同類型思維趣題培養鍛煉孩子不同邏輯思維,鍛煉孩子邏輯推理能力、發散思維、創新思維、博弈思維等,讓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性,突破固有思維,多角度、多層次審視問題,同時有助于培養良好的學習思考習慣。
3、邏輯趣題練習擴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每節經典趣題課后都會有4道邏輯趣題讓學生鍛煉學習,從中理解解決日常生活中類似問題需要的方法和技巧,在思考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
1. 帽子的顏色
2. 說謊的藝術
3. 猜數游戲
4. 火能計時嗎?
5. “不可能”的連線
6. 消失的巧克力
7. 紙牌游戲
8. 棋盤上的選擇
9. 海盜分金
10. 悖論與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