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見山,正如你所知,微信在27日晚放了一個大招:小程序一下子新增6大功能。
而就在28日晚11點,微信公開課又發推文:玩硬件、領卡券,小程序提供了這些新能力。
連續兩晚的功能更新發布已經不能看作是一個簡單宣告,小程序這次顯然是有備而來,27日已經吊足了用戶的胃口,28日晚的新能力又是引人無數遐想。
話不多說, 我們直接來看。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張小龍在2016年12月28日微信公開課上對小程序幾個問題的表達。
小程序在微信里是沒有入口的,我們更多的是希望小程序的啟動來自于掃二維碼
不會有一個類似于小程序商店的地方,可以去下載小程序
小程序不會像訂閱號,它只有一種訪問的關系,而不是一種粉絲的關系
小程序不能推送消息
小程序不能分享到朋友圈,但是小程序可以分享到聊天里面,可以分享到群里面
小程序和公眾號是一種很獨立的關系
用戶能搜到小程序,但是我們極力限制它搜索的能力
可以看得出來,張小龍希望的是小程序完全跳開公眾號,去做一種新的應用形態。在微信這個大的生態環境中,通過“小程序”,鏈接第三方APP和用戶,某種意義上是絕對具有革命意義的。
但是這種不基于任何流量渠道,沒有粉絲訂閱關系的形態未免太過于理想,即使微信要做“超級瀏覽器”,但是一來站點的網址——二維碼是沒辦法被用戶“輸入”且有效觸達的,二來微信限制了搜索的能力,這么做有其深層次的原因,但是對商家來講,無利不謀,不能作為擴大營銷獲得變現的工具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所以我們看到了微信在逐步的調整,包括案例征集,以及收集企業商戶、用戶使用建議。
這次的功能新增可以說是在用戶體驗、商家訴求、微信的生態規范等方面做了一個平衡。其最終目的是擴大“場景”的維度和提升微信在“服務”端的影響力和能力。
我們再來看一下本次小程序新增的功能:
1、個人開發者可申請小程序
2、公眾號自定義菜單點擊可打開相關小程序
3、公眾號模版消息可打開相關小程序
4、公眾號關聯小程序時,可選擇給粉絲下發通知
5、移動App可分享小程序頁面
6、掃描普通鏈接二維碼可打開小程序
其中,第1條講的是小程序申請對象調整。
個人可以申請小程序意味著——未來幾年,我們或許即將迎來一個人人都是開發者的時代,過去個人建立web站點還是有門檻的,而且成本上也會不小,但是小程序面向個人開發者開放則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
其典型場景比如:一個程序員,熱愛生活,勤于思考,有一次在處理一個生活中的難題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普遍還沒解決的問題,也是用戶的痛點,腦洞大開地想了一下解決的辦法,怎么辦,要想快速驗證這個方案是否真的有用,這時候,小程序就會省時省力很多,因為開發功能容易上手,而且不需要投入什么大成本。于是,就這么開干了。
而這種可以由全民都能參與的小程序必將會豐富微信在服務端的供給力,可以預見的是,從內容自媒體的全面火爆再到小程序應用的興起,未來不排除會迎來一波依靠小程序創業的人,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開發小程序只會越來越簡單,甚至是0基礎。
第2、3、4條講的是小程序與微信公眾號的關系綁定,實則是入口的“前移”和粉絲關系的建立。
小程序與公眾號的連接意味著此后的公眾號不再僅僅是一個內容的傳播載體,更是直接把內容和服務相互打通,成為移動互聯網的唯一入口。
本次更新中,已認證的公眾號,可將已關聯的小程序頁面放置到自定義菜單中,用戶點擊后可打開該小程序頁面。另外,小程序頁面也可以配置到公眾號的模版消息中,用戶點擊公眾號下發的模版消息,可以打開對應的小程序頁面。
因為之前想要找到小程序只能通過搜索(不一定能找到)、掃二維碼、群分享。這次將小程序與公眾號聯結無疑是方便了小程序的搜索和應用。
之前所說的小程序沒有粉絲的功能也將得到改變,公眾號的粉絲也就是小程序的粉絲,用戶想要使用小程序的功能,關注公眾號即可。反過來,如果一個小程序特別受歡迎,就很有可能出現基于小程序誕生的公眾號,小程序是沒法和用戶產生互動的,但是公眾號可以。
對商家來說,這會是一大營銷利器,
舉個例子,比如一家新開的咖啡店,要是和別人講自己只是賣咖啡的,那肯定是比不過星巴克這些大牌子,如何做出不一樣的特色呢?可能有人會說賣咖啡可以講講故事,用戶聽了你的故事,跟你產生了情感上的聯系就有了消費的行為。這里的故事就是內容,而喝咖啡則是提供的服務。故事怎么講?用戶關注了公眾號,就有了聽故事的載體,故事講得好,用戶聽得也開心,順便點了“小程序”,喝上了咖啡。
第5、6條講的是小程序的應用場景的拓展
移動app分享小程序頁面的功能說明了以后可以像分享文章一樣分享小程序,展開說就是假如app有一個頁面需要分享到微信,這種頁面是基于app的頁面,但是如果這個app有了小程序,那分享的則是小程序的頁面,而在微信內部小程序的體驗要明顯優于外部app的分享的。
值得一提的是,掃描普通鏈接二維碼即可打開小程序,極大地縮短了用戶訪問路徑,其直接目的是用最高的效率完成用戶行為。這個功能首先由摩拜單車在2月份接入試用。用戶只需通過微信“掃一掃”進入小程序就能騎走摩拜單車。
而我們一般在朋友圈進入商家提供的服務是這樣的:
點擊鏈接——h5加載——識別(搜索)二維碼——點擊關注——進入公眾號——查找活動——landing page
而現在我們看到的路徑是:
點擊圖片——識別二維碼——landing page
流程體驗效率一看便知。而這最終的效果體現即是促進服務的轉化。
如果說27日晚的更新是側重小程序更容易被用戶觸達,那28日晚小程序的更新則是說明小程序在實際生活消費場景中的應用,尤其是線下場景實現的”萬物互聯“。
我們且看有哪些更新,如下:
1、低功耗藍牙 小程序可以搜索和連接周邊的藍牙設備,并與之通訊。
2、卡券能力 小程序內支持領取卡券,會員卡內可直達小程序服務
3、共享微信通訊地址
4、獲取用戶訪問場景 如針對到店掃碼訪問小程序的顧客,發放專屬優惠。
5、兼容ES6 API
第1個功能講的是利用小程序可以搜索周邊藍牙設備進行鏈接,微信此舉表明正在開始提前布局未來智能家居的入口,為智能互聯做準備。
第2個功能則是打通了商家的會員服務,未來,以“小程序+會員體系+微信支付”的形態會逐步落實。目前一些提供會員服務的公眾號基本依托第三方服務平臺來打造自己的會員服務體系,未來這一塊會基本由小程序代替,第三方將無任何機會。
第3、4、5個功能則是幫助開發者更好地了解用戶,方便從場景出發,提供更貼合用戶需求的服務。未來微信如果在用戶個性化推薦服務上繼續深挖,那么依托小程序的商戶營銷服務也將全面升級,對于有效精準投放廣告、優惠券等信息又不對用戶產生干擾是十分有益的。
1.對于美團點評等打通線上線下O2O的產品說可能面臨一些危機,但是短時間內無法撼動。因為商家入駐美團點評的基礎是美團點評的流量集聚和變現能力。而在小程序功能極大完善之后,商家的想法可能會是多一個平臺多一個選擇,所以,在自身微信公眾號會上線小程序功能是必然的趨勢。
因為公眾號+小程序對商家的優勢在于
a.活躍度 即使美團點評再大的流量也都比不上月活超過8億的微信
b.互動性 微信公眾號是可以和用戶互動溝通的,這是O2O產品無法比擬的。
c.品牌化 如果一個商品和服務想要有所突破,一般來講,純粹依靠賣產品或服務是無法做到差異化競爭的,其最后的選擇可能是品牌,品牌需要講故事,公眾號是其最佳的路徑。
d.成本 在O2O平臺開店鋪是需要收傭金的,而在微信上開發自己的小程序沒有傭金成本
e.會員體系 在28日卡券功能上線后,商家可以在小程序中建立自己的會員體系,加上不同服務場景的個性化推薦,對商家來說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對于根植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第三方應用服務比如有贊等造成巨大的沖擊。因為此后企業商戶通過小程序即可上線相應的功能,不需要借助第三方應用平臺。
3.功能單一、留存較弱的app生存空間進一步縮小。比如工具類應用,筆者認為大部分此類產品會選擇主動放棄原先的app,投入到小程序當中。
4.互聯網營銷服務將全面升級。以“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微信支付”的生態將牢牢鞏固微信的江湖霸主地位。內容+服務雙向發力,帶來的不僅僅是企業營銷的升級,更是一場意義宏遠的變革。
連續兩天小程序新增功能預示著騰訊想打造一個以微信為中心“萬物互聯”的服務平臺。而二維碼將是鏈接物理世界和網絡世界唯一的通行證,小程序的完善開啟了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的標準規范和體驗,以微信掃一掃進入,微信支付為出口,小程序的會員卡券、場景個性化推薦為服務,微信內文章和互動為內容,從而形成了一整套閉環。
那對于微信而言,未來需要著力運營的是
1.打造更多類似滴滴、膜拜單車的典型應用,樹立小程序的標桿
2.不斷深化和升級小程序的使用場景以及服務能力
3.拓展小程序在物聯網環境下的作為和入口深度
如果說微信是騰訊拿到移動互聯網的第一張船票,那么基于微信的小程序會是騰訊率先搶到的物聯網時代之門的鑰匙嗎?
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子宸君,蘇州街運營狗一枚,任職鵝廠,網易等互聯網公司,微信公眾號:MRstaryan(StarYan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