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
也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
谷雨前后
正是莊稼生長的最佳時節
此時的降雨對五谷生長有利
有雨生“百谷”的含意
我國古代將谷雨分為三候
一候萍始生
二候鳴鳩拂其羽
三候戴勝降于桑
是說谷雨后降雨量增多
浮萍開始生長
接著布谷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
然后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谷雨習俗
傳說,谷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所以谷雨這天不管什么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茶農們說,真正的谷雨茶就是谷雨這天采的鮮茶葉做的干茶,而且要上午采的。如果有人在泡茶給你喝時說,這是谷雨那天做的茶哦。言下之意,只有貴客來了才會拿出來給你喝呢。
谷雨前后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谷雨花、富貴花。“谷雨三朝看牡丹”,凡有花之處,皆有士女游觀,也有在夜間垂幕懸燈、宴飲賞花的,號曰“花會”。至今,山東菏澤、河南洛陽、四川彭州多于谷雨時節舉行牡丹花會,供人們游樂聚會。
古時有“走谷雨”的風俗。谷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來。
北方有谷雨食香椿的習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等功效。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說。同時也是播種移苗、種瓜點豆的最佳時節。谷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
谷雨前后15天,脾處于旺盛時期。脾的旺盛會使胃強健起來,從而使消化功能處于旺盛的狀態,消化功能旺盛有利于營養的吸收,因此正是補身的大好時機。
▌柔肝疏肝
從養生的角度講,春屬木,與肝相應。立春之后,體內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在清明、谷雨時節達到最旺。此時心情不暢,會影響肝的疏泄和陽氣的生發,導致臟腑機能紊亂。在日常飲食中,可以適當進食一些酸味食品,如山楂、橘子、葡萄等,但是,酸性食物攝入過多會損害脾胃,所以要適量食用。
▌健脾和中
中醫認為,脾屬土,為內臟平衡中心。少思節慮,不爭名,恬淡清靜可養脾。因此,早睡早起,口味清淡,避免厚味肥甘,是護脾的關鍵。地瓜、山藥、土豆、香菇等都是補脾胃的食物,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在春天的這個時節不妨食用一些,特別是山藥,道醫認為山藥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補氣、補腎固精、養陰養肺的功效。
▌防“濕邪”傷身
由于谷雨節氣后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是神經痛的高發期,因此需防“濕邪”侵襲傷身。注意開窗通風,加強保暖,不要著涼,多曬太陽,適當運動。如果已有“濕邪”侵入,在日常飲食中,可增加一些利水滲濕的食物,如紅豆、茯苓、冬瓜、薏米等。
▌瀉火泄熱
谷雨之后,氣溫逐漸回升,上火的人又多了起來。中醫認為,春天陽氣升發,易擾動人體肝膽、胃腸蓄積的內熱;加之春季干燥多風,人體較難保持新陳代謝平衡,易使生理機能失調而致上火。用大拇指按壓或火柴頭點壓內庭穴,100次為宜,每天按摩1-2次,有清胃、瀉火、解毒的療效。
▌早晚適當“春捂”
常言道:“谷雨寒死老鼠”,意思是說,谷雨時節天氣忽冷忽熱,人易患感冒,應注意保暖。雖然谷雨時氣溫升高較快,但晝夜溫差較大,往往是中午熱、早晚涼,因此早晚還應添加衣服,適當“春捂”。但“春捂”也要有度,一般來說,氣溫超過15℃就沒有捂的必要了,如果再捂下去易使火熱內生。
▌防范風濕病
谷雨后雨水增多,空氣濕度加大,風濕病易復發,應小心防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關節部位的保暖,不要久居潮濕之地,不要穿潮濕的衣服,少吹風,避免淋雨,天氣好時應多到外面曬太陽,適當鍛煉身體。如果出現關節腫痛、腫脹等癥狀,并且日久不見好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