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分三國,亂世之中出現了無數的英雄豪杰。其中有征戰于沙場之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猛將,如關羽、趙云、張飛、呂布等等。也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軍師。其中要說最為著名的當屬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了。
歷史上著名的劉皇叔三顧茅廬而請得臥龍出山的事跡,早已經是膾炙人口。只要是讀過《三國演義》或是《三國志》的人只怕是無人不知。但是在歷史上卻還存在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那就是“郭嘉不死,臥龍不出”。
這句話也有很大的巧合性在其中,郭嘉死之前諸葛亮一直都還在隆中隱居。一邊讀書一邊農耕生活。但其實隱居在隆中的諸葛亮卻并不那么安于現狀,平日里有事沒事就是喜歡吟詠《梁甫吟》,又時常自比管仲、樂毅。
我們知道管仲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是齊國的國相,在任期間大興改革,富國強兵。輔佐齊恒公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而樂毅這是戰國時期知名的軍事家。官拜燕上將軍,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諸葛亮常與此二人自比,說他沒有任何野心誰會相信?
當時,諸葛亮下山能夠投奔的人也有很多,最近的荊州劉表便是其一。遠一點的曹操早已經雄踞許昌,身擁半壁江山??墒菫楹沃T葛亮卻不出山呢?一直到郭嘉于207年去世后才出山。后來民間便流傳除了這么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傳言。
意思大概是,有郭嘉在諸葛亮害怕他所以不敢輕易出山。這句話的流傳多半是為了展示郭嘉的厲害而流傳出來的。雖然二人都是久負盛名,但是從來沒有真正交過手。所以很難評論孰高孰低。
其實大家不知道的是,之這句話前面還有一句話。卻不為人所承認,甚至被刻意的忽視。根據史料記載,郭嘉投奔曹操之前,曾經在家隱居過一段時間。21歲時,郭嘉北行去見過袁紹,沒呆多久便回家了,回家干什么呢?史書上只記載了兩個字“賦閑”。
也就是在家里哪也不去,深居簡出了整整六年。和當初的諸葛亮也有相同的意思。主不過諸葛亮作為《三國演義》里的主角些許被神話了而已。后來在荀彧的力薦之下,郭嘉在公元191年投奔了曹操,得到了重用。
那么為何郭嘉沒有早點去曹營呢?對于這一點陳壽在《三國志郭嘉傳》有過記載,說曹操最開始創業的時候,身邊有一個統籌之士。名為潁川戲志才,磁能才略過人,是曹操的左膀右臂。但是這個謀士也命短,為曹操效命了沒過多久便去世了。
曹操便與荀彧商量,讓他再知道潁川找一位奇才來輔佐自己?!度龂拒鲝獎e傳》便有記載:“戲志才、郭嘉等有負俗之譏……皆以智策舉之。”所以也便延伸出了“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說法。這其中并沒有孰強孰弱的意思。如果斷章取義,自己很容易就會鬧出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