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區域地理《中國的氣候》練習題
1.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很大,這是由于:( )
①北方太陽高度低 ②此時南方白晝長于北方 ③寒冷的冬季風對北方影響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
2.我國每年總有一些地方發生水旱災害,與此相關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復雜 B.冬季風強弱變化 C.夏季風強弱變化 D.緯度位置
3.以下各線大致與秦嶺——淮河一線一致的有:( )
①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 ②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
③1000毫米等降水量線 ④一月份0℃等溫線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④
A.① B.② C.③ D.④
5. 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分布在( )
A.黑龍江省北部的漠河地區
B.青藏高原地區
C.內蒙古高原北部地區
D.新疆的天山山脈以北地區
6. 我國東部季風區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是因為該季節( )
A.太陽高度大 B.受東亞地區暖流的影響
C.受濕潤的西風帶控制
D.受暖濕的夏季風的影響
圖為“沿重慶—新疆尉犁所作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7-8題。
7.造成A、C兩地區氣溫、降水差異的主導因素分別是( )
①緯度位置 ②海陸位置 ③地形 ④洋流
A.②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② D.①和④
8.圖中( )
A.尉犁位于重慶的東北方向 B.年太陽輻射總量A地區>B地區>C地區
D.A、C兩地防護林主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如圖是“我國東部鋒面雨帶正常年份位置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9~10題。
9.關于鋒面雨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雨帶的年內推移使北方地區降水量逐漸增加
B.雨帶快速通過的地區汛期較長
C.雨帶的北移速度快于向南撤走的速度
D.雨帶的北移由夏季風的強弱決定
10.關于鋒面雨帶位置與我國區域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有( )
A.雨帶位于b時,華北平原干旱缺水
B.雨帶位于d時,黃河流域進入汛期
C.雨帶位于g時,長江流域干旱少雨
D.雨帶位于h時,東南沿海臺風活躍
下圖是我國某地區年等降水量線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11、12題。
11.對圖中甲地降水的判斷,正確的是( )
A.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來自太平洋
B.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來自印度洋
C.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來自大西洋
D.降水量<400毫米,水汽主要來自北冰洋
12.關于甲、乙兩地發展農業的敘述中,最恰當的是( )
A.水源:乙地灌溉水源比甲地充足
B.地形:甲地比乙地更平坦開闊
C.土壤:甲地土層比乙地深厚肥沃
D.災害:乙地受臺風影響比甲地大
下圖為我國某區域地形剖面圖及相關氣候資料圖,讀圖完成13、14題。
13.圖中①②③三條曲線分別代表( )
A.年降水量、7月均溫、1月均溫 B.年降水量、1月均溫、7月均溫
C.7月均溫、1月均溫、年降水量 D.7月均溫、年降水量、1月均溫
14.有關該區域年降水量最小地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其海拔約為1 800米 B.七月均溫約超過30 ℃
C.氣溫年較差約為20 ℃ D.一月均溫低于0 ℃
下圖為我國某地年等降水量線分布圖,讀圖完成15、16題。
A.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B.由東南、西北向中間遞減
C.由西南向東北遞減
D.由東向西遞減
16.圖中A處降水的數值范圍和主要原因是( )
A.0 mm~200 mm之間,盆地影響
B.200 mm~400 mm之間,西風影響
C.400 mm~600 mm之間,山地影響
D.200 mm~400 mm之間,山地影響
17.(2011·浙江文綜)讀下圖,由于氣壓高低的變化,使杭州四季呈現多變的天氣現象。下列天氣圖依照春夏秋冬季節的排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 D.③②①④
讀“我國西南部分地區7月等溫線分布圖”,回答第18-19題。
18.造成①地和②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
A.緯度差異 B.海陸分布
C.地勢高低 D.環流形勢
19.③地氣溫可能為( )
A.16℃ B.17℃ C.19℃ D.18℃
讀山東丘陵地區等溫線分布圖,回答第20-21題。
20.造成等溫線這種分布特點的主要因素是( )
A.緯度 B.海陸位置 C.地形 D.季風
21.此時期我國氣溫的分布規律是( )
A.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溫差小
B.全國氣溫的極端值開始出現
C.受海陸熱力差異的影響,全國東西向溫差達到全年最大值
D.我國在山東同緯度的西部地區出現極端最高氣溫
下圖為我國某地區1月、7月等溫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22.影響7月等溫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緯度位置、地形
B.地形、海陸差異
C.人為因素、海陸差異
D.緯度位置、人為因素
23.下列四組地方,氣溫年較差相差最大的是( )
A.甲地、黃河口附近 B.石家莊附近、黃海沿岸
C.丙地、乙地 D.甲地、丁地
24. 閱讀我國某區域地形剖面圖及相關氣候資料,回答問題。
(2)相關資料表明,甲、乙兩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陽輻射總量基本相同,為什么?
(3)根據圖文信息判斷出圖中C山脈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
25. 讀我國部分地區及其相關資料表,回答下列問題。
圖中各地點的相關資料
地點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海拔(m) | 4 | 2 895 | 1 288 | 1 302 | 2 261 | 23 | 8 |
年降水量(mm) | 559 | 966 | 61 | 1 536 | 372 | 2 045 | 975 |
年均溫(℃) | 12.2 | 6.6 | 11.7 | 17.2 | 5.5 | 24.1 | 24.3 |
(1)說明造成①、②兩地年均溫差異以及①、③兩地年降水量差異的原因。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兩地年均溫接近,但降水量差異較大的原因。
《中國的氣候》練習題答案
CCCDB 6-10 DCCDA
AADCA 16-20 CCCBB
21-23 ABB
24:(1)甲城市氣候的大陸性更強。甲城市氣溫年較差大,約46.7 ℃,年降水量少,約320 mm,乙城市氣溫年較差較小,約42.4 ℃,年降水量多,約490 mm。
(2)甲城市比乙城市緯度高,但夏季日照時間長,地處半干旱地區(非季風區),晴天多,接收到的年太陽輻射總量與乙城市相當。
(3)大興安嶺。
25:(1)②地緯度較①地稍低,但其地勢高,故其年均溫較①地低;③地地處我國西北內陸(非季風區),遠離海洋,水汽來源少,故降水量小于①地。
(2)④地地處我國西南地區,由于受季風影響,可接受部分來源于太平洋的水汽,也可以接受西南季風帶來的水汽;⑤地位于內陸,水汽來源少,所以④地降水量遠高于⑤地。
(3)⑥、⑦兩地緯度及海拔高度均接近,故年均溫接近。但⑥地位于迎風坡,降水量較大;⑦地位于山地的背風坡(雨影區),降水量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