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天涯學地理
2019年高考專題訓練100道試題:地球與地圖(1)
索科特拉島曾經(jīng)與非洲的索馬里半島相連,島上有許多奇特的動植物,大多植物有瓶狀莖、多刺、硬葉等特點,石灰?guī)r層遍布全島,但溶洞數(shù)量極少。
據(jù)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推測當?shù)厝芏磾?shù)量較少的根本原因是( )
A.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炎熱干燥 B.當?shù)厥艿綎|南信風帶的控制,氣候干旱
C.受離岸風影響降水較少 D.石灰?guī)r巖層較薄,不利于溶洞發(fā)育
2.一架飛機以660km/小時,從索科特拉島飛往溫哥華島上某市(123°W,49°N),最短飛行時間約為( )
A.10小時 B.15小時 C.18小時 D.20小時
我國在南極先后建了多個科考站,長城站(62°13′S,58°58′W)是我國在南極建的第一個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位于中國南極中山站(69°S,76°E)與昆侖站(80°S,77°E)之間,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開站。讀我國南極考察站示意圖。
完成下列問題。
3.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69°S緯線的形狀近似呈
A.正圓 B.橢圓
C.直線段 D.曲線段
4.有關(guān)我國四個考察站的敘述,正確的是
A.1月份氣溫最高的是中山站
B.直線距離最近的是泰山站和中山站
C.昆侖站位于長城站的西南方
D.1月份氣壓最高的是泰山站
5.下圖是某風景區(qū)等高線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②兩點的相對高度可能是80米
B.③點位于④點的西南方向
C.乙圖中的地形剖面圖是依據(jù)等高線圖中的L1線繪制的
D.乙圖中的地形剖面圖是依據(jù)等高線圖中的L2線繪制的
讀甲、乙兩圖,回答下列各題
6.有關(guān)圖甲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等溫線①的數(shù)值小于②
B.圖示季節(jié)為南半球冬季
C.如果是海陸熱力差異引起等溫線彎曲,則圖示區(qū)域為海洋
D.如果圖示區(qū)域為陸地,則等溫線彎曲處可能是谷地
7.圖甲所示日期,圖乙中處于多雨季節(jié)的是
A.M、Q地 B.P、Q地 C.M、N地 D.只有Q地
景觀圖中這條道路兩側(cè)積雪高達20米, 是日本著名的“雪墻公路”。從1971年開始,這里就成了觀雪圣地。很多人還專門前往附近主峰飽覽雪景,每年吸引近百萬游人前來觀光。結(jié)合日本某區(qū)域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
8.圖示“雪墻公路”景觀位于圖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9.厚厚的雪墻離不開大量的水汽,大量的水汽來源于
A.甲海域寒流 B.甲海域暖流 C.乙海域暖流 D.乙海域寒流
10.下列時間段中,“雪墻公路”景觀最吸引游客的是
A.11月-12月 B.3月-4月 C.7月-8月 D.10月- 11月
讀“南半球某區(qū)域經(jīng)緯網(wǎng)圖”。
回答下列小題。
11.①地的地理坐標是( )
A.20°S,20°E B.20°S,20°W
C.20°S,60°E D.20°N,40°E
12.關(guān)于圖中各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兩地相距約2220千米
B.③地位于⑤地的東北方
C.③地位于④地的東南方
D.①②兩點間距離等于②③兩點間距離
13.飛機由②地飛往⑤地的最短航線是( )
A.一直沿正東方向 B.先向正南再向正北方向
C.先向東南再向東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某種生物的種密度指單位面積該種生物的個體數(shù)量。下圖為北美洲部分地區(qū)某種動物的種密度等值線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4.H、K、Q、R四地中該種動物的種密度可能相等的兩地是
A.H、K B.Q、R C.Q、H D.H、R
15.在無其他因素干擾的情況下, 該種動物的種密度與年均溫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是正相關(guān)的地區(qū)是
A.N、M之間 B.Q、R之間 C.S、R之間 D.S、K之間
圖(a)為某同學手機顯示的在我國某地登山運動軌跡圖,圖(b)為登山過程中爬坡高度示意圖。
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6.該同學登山過程中( )
A.自起點至①地,太陽高度角逐漸變大 B.從①地至②地的坡度最陡
C.沿步道下山比乘纜車下山相對高度小 D.翻越了海拔414米的山峰
17.該地桃花盛開,由此推斷( )
A.此山可能為北方地區(qū)的丘陵 B.當?shù)貍鹘y(tǒng)民居普遍為平頂房
C.觀賞瀑布尚未進入最佳季節(jié) D.桃花節(jié)可吸引大量海外游客
下圖為某山地脊線圖,圖中的等高距為100米,M1與M2的海拔均為500米。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8.M1所在山坡的坡度為P1,M2所在山坡的坡度為P2,兩者的關(guān)系是
A.P1<P2 B.P1=P2 C.P1>P2 D.不能確定
19.①地與②地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A.200米 B.250米 C.300米 D.350米
讀等高線示意圖,圖中等高距為100米,據(jù)圖完成下列各題。
20.虛線MN與XY的交點在剖面圖上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1.如果該圖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在a、b、c、d四點中,降水量最少的是
A.a(chǎn) B.b C.c D.d
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22.關(guān)于圖示島嶼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東半球,西太平洋上 B.位于東九區(qū),東太平洋上
C.位于赤道附近,印度洋上 D.位于我國東北方向
23.圖示島嶼最寬處約為
A.8千米 B.18千米
C.28千米 D.38千米
參考答案1
1.C
2.B
【小題3】D
【來源】湖南省湘潭縣一中、雙峰一中、邵東一中、永州四中2018-2019學年高二下學期優(yōu)生聯(lián)考文科地理試題
【解析】
1.溶洞是流水侵蝕作用的結(jié)果。分析資料可知,石灰?guī)r層遍布全島,但因氣候干燥,無法形成溶洞。夏半年來自于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北移越過赤道,向右偏轉(zhuǎn)形成西南風影響該島,由于西南風是從索馬里半島吹來的離岸風,降水稀少,這才是該島氣候干燥的根本原因,C正確;該島緯度較低,不會全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故A錯誤;該島在北半球冬半年受東北信風控制, 但這不是干旱的根本原因,B錯;該島石灰?guī)r遍布,因氣候干旱無法形成溶洞,D錯。故選C。
2.根據(jù)上題分析,該島夏季盛行離岸風,帶走表層海水,深層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將海底鹽類物質(zhì)帶至表層,浮游生物繁殖,給魚類帶來大量餌料,漁業(yè)資源豐富,所以最適宜捕魚的季節(jié)是夏季,B正確,故選B。
【小題3】該島的經(jīng)度約為54°E,溫哥華島上某市(123°W,49°N)的經(jīng)度之和接近180度,非常接近在同一條經(jīng)線上,所以兩地之間的最短距離即可根據(jù)經(jīng)線上的緯度差進行近似計算。在同一條經(jīng)線上,兩地的緯度相差約120°,根據(jù)飛行速度每小時660km,約緯度6°,故飛行時間約為20小時,D正確,故選D。
【點睛】
地球表面兩點間的最短距離不是連接兩點的直線距離,而是經(jīng)過這兩點所在的以地心為圓心的大圓的劣弧(不超過半圓弧)長度,同一經(jīng)線上,全球各地緯度相差1°的間隔長度都相等(因為所有經(jīng)線圈的長度為大圓,都相等),大約是111千米;赤道上經(jīng)度相差1°對應的弧長大約也是111千米;由于各緯線圈從赤道向兩極遞減,60°緯線上的長度為赤道上的一半,所以在各緯線上經(jīng)度差1°的弧長就不相等,緯度越高,同一緯線上經(jīng)度相差1°的弧長就越短。緯度為α的緯線上,經(jīng)度1°對應的弧長為111×cosα千米。
3. D
4. B
【來源】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學2019屆高三上學期12月階段檢測文綜地理試題
【解析】
3.地球是不透明的球體,站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不到全貌,也就是說只能看到一部分緯線,不會是圓,所以A、B錯。地理表面是個球面,每條緯線都是一個圓,從南側(cè)、北側(cè)都不可能看到一條直線,C錯;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69°S緯線的形狀近似呈曲線段,據(jù)此選D。
4.1月份氣溫最高的是緯度最低的長城站;泰山站和中山站經(jīng)度接近,緯差不大,四個站點中,泰山站和中山站直線距離最近;昆侖站位于長城站的東南方;1月份氣壓最高的是昆侖站。據(jù)此分析選B。
【點睛】
俯視圖中判斷兩點的相對方位一般可依據(jù)如下步驟:
①先判斷出俯視圖類型;②根據(jù)兩地距極點的距離判斷南北方向,距北極點越近越偏北,反之相反;③根據(jù)地球自轉(zhuǎn)方向判斷東西方位:順著地球自轉(zhuǎn)方向看兩點之間的劣弧,在前的地點偏東。
5.D
【來源】【全國百強校】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級中學2018-2019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解析】
【詳解】
根據(jù)圖示信息,①位于1150-1175之間,②位于1100-1125之間,故①②兩點的相對高度可能是25-75米;根據(jù)指向標,③點位于④點的東北方向;乙圖中的地形剖面圖中,最高處海拔達到1200米以上,據(jù)此可知該剖面圖是依據(jù)等高線圖中的L2線繪制的,據(jù)此分析選D。
6. D
7. B
【來源】湖南省醴陵二中、醴陵四中2018-2019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地理試題
【解析】
6.由圖甲緯度變化規(guī)律,推出該區(qū)域位于南半球,南半球緯度越高,溫度越低,等溫線①的數(shù)值大于②,A錯;由副熱帶高氣壓位于南緯30°~40°之間可知,此季節(jié)氣壓帶、風帶位置移動到最南,推出圖示季節(jié)為南半球夏季,B錯;等溫線向高緯度彎曲,可知該區(qū)域比同緯度其他地區(qū)溫度高,如果是海陸熱力差異引起等溫線彎曲,由于陸地增溫快,則圖示區(qū)域為陸地,C錯;谷底海拔低氣溫高,D正確。
7.乙圖中,M地處地中海氣候區(qū),N、P地處熱帶草原氣候區(qū),Q地處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qū),圖甲所示日期為12月22日前后,熱帶草原氣候處于濕季,降水豐富,B正確;此時地中海氣候區(qū)炎熱干燥,M少雨,A、C錯;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qū)也處于多雨期,但P、Q也處于多雨期,D錯;故選B。
【點睛】
第一題根據(jù)氣壓帶的位置判斷時間,根據(jù)緯度分布判斷南北半球,根據(jù)等溫線彎曲判讀影響因素;在第一題基礎(chǔ)上,還要熟知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及空間分布才能正確解答第二題。
8. B
9. B
10. B
【來源】【全國百強校】寧夏銀川一中2018-2019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解析】
【分析】
該題組考查日本北海道島冬季的降雪。
8.圖示“雪墻公路”景觀應分布在降雪多的區(qū)域,日本冬季降雪多的區(qū)域位于西部沿海,山地迎風坡,可能位于圖左圖的②地,B對。①地位于背風坡,降雪較少,A錯。③地、④地位于島嶼東側(cè),是冬季風的背風坡,降雪少,C、D錯。故選B。
9.厚厚的雪墻離不開大量的水汽,冬季盛行西北季風,西北季風經(jīng)過甲海域到達日本,水汽來自甲海域,C、D錯。甲海域有流向較高緯度的暖流,大量的水汽來源于甲海域暖流,A對,B錯。
10.“雪墻”來自于冬季降雪的積累,3月-4月,氣溫回升,積雪還未大面積消融,因此吸引大量游客,B正確;到7月份積雪幾乎全部消融,為了游客安全,當?shù)匾话?1分開始封山,排除A、C、D,故選B。
11. A
12. A
13. C
【來源】黑龍江省大慶十中2018-2019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
【解析】
11.本題地球自轉(zhuǎn)方向是順時針,故是以南極點為中心的俯視圖,D錯,經(jīng)度越往東越大,故是東經(jīng),BC排除;A對。
12.①、②兩地緯度相差20°,且位于同一條經(jīng)線上,根據(jù)同一經(jīng)線上相差1°,實際距離是110千米,可知兩地相距約2220千米,A對。③地位于⑤地的正西方,故B錯;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北方,C錯;①②兩點間距離大于②③兩點間距離,D錯。
13.地球上兩點間的最短航線:球面上兩點間的最短距離為兩點所在大圓的劣弧.,②地飛往⑤地是向高緯方向凸,如圖示:
14. D
15. A
【來源】【全國百強校】寧夏銀川一中2019屆高三第五次月考文綜地理試題
【解析】
【分析】
等值線總是按某一遞增或遞減的順序變化。年平均氣溫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是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在無其他因素干擾的情況下,該種動物的種密度與年均溫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是正相關(guān)的地區(qū)是N、M之間,緯度高,年均溫低,種密度小。
14.等值線總是按某一遞增或遞減的順序變化。H、K、Q、R四地中,H的取值范圍是160-180或200-220,K的范圍是180-200或140-160,A錯。Q的取值范圍180-200,R的取值范圍是160-180,B、C錯。該種動物的種密度可能相等的兩地是H、R,D對。
15.年平均氣溫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是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在無其他因素干擾的情況下,該種動物的種密度與年均溫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是正相關(guān)的地區(qū)是N、M之間,緯度高,年均溫低,種密度小,A對。其它選項的點之間,沒有這種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B、C、D錯。
16.A
17.C
【來源】山東省臨沂市蘭山第三中學2018-2019學年度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學科試題
【解析】
【分析】
讀圖分析能力,太陽高度角的日變化,相對高度,區(qū)域地理特征差異,景觀欣賞,難度一般。
16.讀圖,該同學自起點至?地,北京時間約10:10,結(jié)合我國的經(jīng)度范圍,此段時間一定是上午,所以太陽高度角逐漸變大,A對。根據(jù)b圖,從?地至?地的坡度較緩,最陡處是起點出發(fā)時,B錯。沿步道下山比乘纜車下山相對高度相同,C錯。根據(jù)a圖,沒有翻越海拔414米的山峰,D錯。故選A,
17.該地桃花盛開,因為沒有日期,此山可能為北方或南方地區(qū)的丘陵,A錯。當?shù)貍鹘y(tǒng)民居可能為平頂房或尖頂房,B錯。桃花是春季盛開,我國雨季主要在夏季,觀賞瀑布最佳季節(jié)是雨季,尚未進入最佳季節(jié),C對。桃花節(jié)景觀的獨特性差,價值較低,不能吸引大量海外游客,D錯。故選C。
18. C
19. B
【來源】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qū)第一中學2017-2018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解析】
18.圖示為某山地脊線圖,圖中的等高距為100米,M1與M2的海拔均為500米,M1所在山坡的坡度為P1,M2所在山坡的坡度為P2,兩者的關(guān)系是P1>P2,所以C正確。
19.圖示為某山地脊線圖,圖中的等高距為100米,M1與M2的海拔均為500米,①地與②地的最大高差可能是250米,所以B正確。
20. C
21. D
【來源】江蘇省姜堰二中2018-2019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
【解析】
20.讀圖可知,MN、XY交點海拔高度是200--250米,沿XY剖面,該交點位于兩側(cè)山峰的中間低點,④符合;沿MN剖面,該交點位于鞍部,①符合,據(jù)此分析選C。
21.如果該圖位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qū),夏季盛行東南風,冬季盛行西北風,d處位于山地背風坡,降水最少,所以D正確。
【點睛】
等高線的判讀注意“五讀” :
(1)延伸方向——等高線延伸方向為地形走向,與等高線垂直方向為坡度最陡方向,是水流方向。
(2)疏密程度——密陡疏緩。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緩,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陡。
(3)極值——某區(qū)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況,顯示該區(qū)域地勢起伏大小。
(4)彎曲狀況——等高線向地勢低的方向凸,則為山脊;相反則為山谷。
(5)閉合等高線——高度不在正常范圍內(nèi),其特點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22. A
23. B
【來源】【全國百強校】北京四中2018-2019學年上學期高中二年級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解析】
【分析】
試題考查經(jīng)線和緯線。
22.圖示島嶼位于東經(jīng)144度,北緯13度附近,位于東半球、西太平洋上,A正確;位于東九區(qū),我國東南方向。
23.圖示島嶼最寬處約10分,根據(jù)計算公式:111千米×β×cosα,其中β為兩點之間的經(jīng)度差,α為兩點的地理緯度,可算出約為18千米,B正確。
【點睛】
地球上距離的計算:地球為近似球體,所有的經(jīng)線均為半圓,其長度約為赤道的一半,故可以得出同一經(jīng)線上緯度差1°經(jīng)線長約111千米;所有緯線均為圓,且長度向兩極遞減,任意緯線圈上經(jīng)度差1°,其長度為111×cosα千米。①若兩點經(jīng)度相同,只要算出兩點之間的緯度差,在用緯度乘以111千米即可;若兩點緯度相同,兩點之間的距離約為111千米×β×cosα,其中β為兩點之間的經(jīng)度差,α為兩點的地理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