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嚴格的防控措施、海量的媒體信息、不斷變化的疫情形勢……讓大家在抗擊疫情的同時,心頭也蒙上了一層陰影,一些負面情緒也可能會隨之產生。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你最有可能遇見的幾種情況。
有些人有擔心自己會被病毒感染的恐慌,自身安全感下降,容易出現焦慮、多疑的情緒反應,過于關注自己的身體感覺和細微變化,頻繁地測量體溫,不斷地將新冠肺炎的癥狀與自己來對照,懷疑自己是否生病。
有些人過于關注疫情的發展和人群的感染情況,頻繁查看相關信息,緊張、焦慮情緒不斷加重,可能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心煩意亂,甚至可能出現沖動行為。
有些人每天不加篩選地瀏覽媒體上的大量疫情相關信息,特別是一些容易引起負面情緒的內容(不良商家哄抬口罩價格、個別攜帶者隱瞞病情導致疫情擴散),產生較大的情緒波動,一不小心還可能會成為網絡暴力的實施者和謠言的傳播者。
有些人在長期了解或關注疫情中他人的不幸和痛苦后,可能會過度共情,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產生壓抑、悲傷的情緒。還有些人因無法承受大量疫情相關的不幸信息,自動啟動一種心理保護機制——“同情疲勞”,進而產生冷漠、憤怒的心理感受。
在疫情環境下,負面情緒的產生在所難免,有時甚至還會產生心跳加快、頭痛、疲乏、入睡困難等生理反應。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認知疫情并進行自我調適呢?
一是科學認知新冠肺炎。從官方可靠的渠道獲取相關知識和信息,接受客觀事實,正確認識疫情帶來的影響。
二是覺察并接納負面情緒。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變化,坦然面對、承認自己真實的心理感受,正視并接納這些感受;通過傾訴、運動、聽音樂等方式合理宣泄和調節情緒;寫下讓自己平靜或快樂的事,關懷自己。
三是選擇性接收信息。關注幾個重要、可靠的消息來源,控制信息瀏覽的頻率與時長,養成在固定時段瀏覽疫情信息的習慣。
四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保證充足良好的睡眠、科學合理的飲食和適量的運動,這不但能強健身體,也有助于心理健康。
五是進行身心放松練習。放松練習不僅可以緩解身體疲勞,還可以進一步平復情緒。例如在家里可以使用“平緩呼吸法”來進行放松。具體做法是:從吸氣、屏氣到呼氣均默數 5 秒,吸氣時通過鼻腔緩慢而充分地將空氣吸到身體最深處,呼氣時則通過鼻腔或口腔緩慢呼出,待完全呼出氣體后可正常呼吸2次。循環上述步驟,每次可練習3 ~ 5 分鐘。
需要注意的是,當情緒問題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活,或者自我調節沒有明顯效果時,應及時向專業機構或人士尋求幫助;如果身體出現嚴重不適,應及時就醫。
面對疫情,我們無需過度焦慮。理智應對,保持積極情緒,相信疫情終將過去,生活燦爛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