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唐琴綜述(下)

上期回顧:

唐琴綜述(上)

《唐琴綜述(下)》


 私人收藏的唐琴

1. 汪孟舒舊藏“春雷”琴



(圖 13 春雷 汪孟舒舊藏

《蠡測偶錄集》載:“ 春雷”琴, 鳳勢式,盛唐制作,朱漆,金徽,琴面發小蛇腹與細紋斷,底現蛇腹間冰裂斷紋。

長圓池沼,池上刻二寸許草書“春雷”, 池下刻三寸許細邊大方印,篆“玉振” 二字,皆在朱漆之下,可見這張“春雷” 原本不是朱漆。

尺寸較為長闊,方頭,項、腰作雙連弧形。形制渾厚古樸,雷氏琴。此琴為汪孟舒舊藏,是兩張盛唐琴之一。

2. 王世襄舊藏“大圣遺音”琴

(圖14 大圣遺音 王世襄舊藏)

此“大圣遺音”琴,為伏羲式 , 中唐制作,桐木胎。通長 120.5、 肩寬20.5、尾寬 15 厘米。鹿角漆灰,色紫如栗殼,金徽玉軫,圓形龍池,扁圓形鳳沼。

七徽以下弦露黑色。遍體蛇腹斷紋,中間細斷紋,額有冰紋斷。圓池上刻草書“大圣遺音”四字,池內納音左右上下四隅分刻隸書“至德丙申”四字年款。

池兩側刻隸書“嶧陽之桐,空桑之材,鳳鳴秋月, 鶴舞瑤臺”十六字;池下有“困學”、“玉振”兩方印。以上除年款外皆髹金。青玉軫足,細鏤絳結及旋瓣花紋,為明朝所制。唐代宮琴,雷氏斫。

此“大圣遺音”琴原為北京著名琴家錫寶臣先生所珍有,1948 年,王世襄、袁荃猷兩位先生“鬻書典釵,易此枯桐”, 即以飾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畫大觀》換得黃金約五兩,再加翠戒三枚(其中最佳的一枚,為王世襄母親遺物), 經著名琴家汪孟舒介紹,從錫寶臣之孫章澤川手中求得。

3. 上海吳金祥舊藏“九霄環佩”



(圖15 霄環佩 吳金祥舊藏)

“九霄環佩”琴,伏羲式,中唐制作, 杉木斫。通長 120.5 厘米。琴身髹暗補紅色漆,鹿角灰胎,間以歷代修補之墨黑、補漆等。

龍池內有寸許大字“至德丙申” 隸書腹款。琴背池上陰刻篆書“九霄環佩”,是為琴名;龍池下刻“清和”篆印, 印為唐代原刻,尚有原填金漆痕跡;下刻蘇軾收藏印一方。

琴木質松黃,配以蚌徽, 白玉制琴軫、雁足,刻工精美。岳山焦尾等均為紫檀制。為唐代宮琴,雷氏斫。此琴原為上海文史館館員沈邁士先生舊藏, 后轉讓吳金祥先生遞藏,早年流失海外。

4. 天津高仲鈞舊藏“老龍吟”



(圖16 老龍吟 天津高仲鈞舊藏)

《蠡測偶錄集》載:“老龍吟”琴, 原為鳳勢式,清代改為仲尼式。晚唐制作,桐木斫。通長 121.3、肩寬 21、尾寬 14.5 厘米。

琴身黑色漆,鹿角灰胎,蛇腹斷兼細密流水斷。長方形龍池,扁圓形鳳沼。琴背項間刻“老龍吟”三字。具有晚唐的時代特點,是傳統工藝的延續。

此琴現為天津高仲鈞收藏,據稱于1962 年初期購自北京琉璃廠,曾送管平湖先生審定并修理。

5. “云和”琴



《蠡測偶錄集》載:“云和”琴, 晚唐制作,仲尼式。蛇腹間牛毛斷紋, 原刻均已漆平,琴名后刻,天津某氏舊藏。此琴無圖。



 總  結

從以上介紹 17 張唐琴中可知:

1.



在 17 張唐琴中的雷氏琴,為故宮博物院藏“九霄環佩”、“大圣遺音”、“玉玲瓏”、“飛泉”,中央音樂學院“太古遺音”,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枯木龍吟”,湖南省博物館“獨幽”,美國佛利爾美術館“枯木龍吟”,汪孟舒舊藏“春雷”,王世襄舊藏“大圣遺音”,上海吳金祥舊藏“九霄環佩”11 張。

雷氏琴《蠡測偶錄集》載:“四川雷氏造琴相傳了幾代人。見于宋元人書中的, 共有雷紹、雷震、雷威、雷文、雷儼、雷玨、雷會、雷迅九人。

其斫琴時期,從唐開元至開成,即公元 713 至 840 年,在這 127 年間經歷了盛唐、中唐、晚唐三個時期。

雷氏琴取材,雷威作琴不必皆桐。遇到大風雪獨自往峨嵋山,飲酒著蓑笠入深松中,聽其聲連續悠揚者伐之,斫以為琴,妙于桐。其音重實溫勁,聲韻雄遠, 清雄沉細,如金石聲。

2.



唐代宮琴為故宮博物院藏“大圣遺音”,王世襄舊藏“大圣遺音”,吳金祥舊藏“九霄環佩”,三張琴的腹款為“至德丙申”,湖南省博物館“獨幽”腹款為“太和丁未”,這種腹款四字記下的是制作古琴的年代。

《故宮古琴》載:“‘至德丙申’ 天寶十四年(755)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叛亂,明皇奔蜀。太子李亨即位于靈武, 改元至德,是為丙申年”。北宋陳旸《樂書》載:“唐明皇返蜀,詔雷儼待詔襄陽”,可知系改元時由雷儼負責斫制宮琴。在17 張唐琴中,這 4 張為唐代雷氏斫宮琴。

3.



在 17 張唐琴中刻有“玉振”大印琴 5 張,故宮博物院藏“飛泉”、音樂研究所“枯木龍吟”、湖南省博物館“獨幽”、汪孟舒舊藏“春雷”、王世襄舊藏“大圣遺音”;

刻有“包含”大印 2 張, 故宮博物院“九霄環佩”、“大圣遺音”;

刻有“清和”大印 4 張,遼寧省博物館“九霄環佩”、中央音樂學院“太古遺音”、美國佛利爾美術館“枯木龍吟”、上海吳金祥舊藏“九霄環佩”。

4.



琴式,就是指古琴的外形和式樣。琴式在明代以來的琴譜中有幾十種。

在這 17 張唐琴中,有伏羲式琴5 張:故宮博物院“九霄環佩”、遼寧省博物館“九霄環佩”、旅順博物館“春雷”、王世襄舊藏“大圣遺音”、上海吳金祥舊藏“九霄環佩”琴;

神農式 1 張:故宮博物院“大圣遺音”琴;

鳳勢式(魏楊英式)3 張:汪孟舒舊藏“春雷”、故宮博物院“玉玲瓏”、臺北故宮博物院“萬壑松濤”琴;

連珠式 3 張:故宮博物院“飛泉”、音樂研究所“枯木龍吟”、美國佛利爾美術館“枯木龍吟”琴;

師曠式 2 張:山東省博物館“寶襲”、中央音樂學院“太古遺音”琴;

鳳嗉式 1 張:湖南省博物館“獨幽”琴;

仲尼式 1 張: “云和”琴;

由鳳勢式改為仲尼式 1 張, 天津高仲鈞舊藏“老龍吟”琴,共 7 種琴式。

在其他的文物中,也有古琴形狀的墨, 或者古琴形狀的漆盒,這些文物的名稱, 稱為某某式琴式盒,是不太準確的,而稱為琴式墨、琴式盒較為妥帖些。

本文參考文獻《故宮古琴》、《蠡測偶錄集》、《中國古琴珍翠》。

原文刊載于《收藏家》雜志

2015年02期

律和古琴研習社

斫琴、造軫、研弦、教學



律呂人和,不忘初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千年名琴,余音繞梁——唐琴春雷、九霄環佩、大圣遺音
中國歷代古琴鑒賞(戰國
中國歷代古琴
琴之界 | 揭秘歷代古琴
論鑒定唐琴的兩種方法
十大名琴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安市| 铁岭县| 察隅县| 镶黄旗| 五原县| 文昌市| 尼玛县| 桦甸市| 海南省| 游戏| 区。| 绍兴县| 儋州市| 林周县| 承德市| 双城市| 桂平市| 汽车| 彭水| 西峡县| 金川县| 奇台县| 康保县| 阿尔山市| 泰宁县| 娄底市| 翁源县| 安龙县| 亚东县| 称多县| 扶绥县| 曲靖市| 台前县| 青州市| 信丰县| 松阳县| 富裕县| 柯坪县| 沾益县| 顺昌县| 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