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國相關影視劇的朋友都知道,趙云在《三國演義》里是蜀國的五虎上將中的一個,極其少有的高級將領之一。因為他從來沒有打過敗仗,所以被稱為“常勝將軍”!他和關羽、張飛一起都是劉備和諸葛亮十分重用的武將,和關羽、張飛相比,趙云是一個更完美的人物,因為他既沒有關羽的傲慢和目中無人,也不像張飛那樣經常喝的大醉、還打罵士兵,趙云則是一身是膽,膽大心細。
然而《三國演義》的這個說法卻和真實歷史相差甚大,因為趙云在三國真實歷史中是不受重用的。我們從他擔任的官職中就能看出來!趙云在漢水之戰中表現很優秀,劉備給他的評價是“子龍一身是膽”,而且還賜給了他一個“虎威將軍”的稱號。
這個稱號看起來威風凜凜,但在東漢時期只是一個雜號將軍,在戰斗中作戰最勇猛的武將通常被給予這么一個稱號。所以,趙云在后人眼里雖然名氣很大,但在當時最多只是一個雜號將軍(有史學家說,甚至連雜號將軍都不如)!
關于趙云在當時蜀國的地位,我們可以從這三點著手分析。
首先,武將在漢朝時的官職級別大致如下,(1)大將軍,(2)驃騎、衛將軍、車騎等封號,(3)前、后、左、右將軍,(4)護軍、武衛、諸四品等雜號將軍,(5)徹底的雜號將軍(趙云就是此列)!
其次,劉備在漢中稱王后,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這四人分別被它封為前后左右將軍,在后來的民間傳說和小說演義中把趙云也加了進去,因此就形成了五虎上將。但在實際擔任的官職中,趙云和關羽、張飛相比,最少也差了兩個等級。
第三,關羽、張飛等都是能征善戰的大將,不僅武力勇猛,而且能率領千軍萬馬作戰,都能坐鎮一方,為劉備分憂。雖然劉備也讓趙云指揮過一些戰役,比如說漢水之戰、入川之戰、箕谷之戰,但都是小規模的戰爭,而不會讓他統領三軍來指揮真正的大戰。
從以上三點就可以看出,實際上趙云并不受劉備的重用。趙云在長坂坡時就有七進七出這樣經典的戰役,可以說是武力出眾,那劉備為什么不重用這樣一員大將呢?
其實劉備在臨死之前對諸葛亮說了四個字,就可以看出趙云不受重用的原因!說的是哪四個字呢?答案是'不堪大任'! 所以趙云雖然武力值高,但在劉備眼里他只能做一個合格的保鏢,卻不能讓他統兵作戰!
其實劉備在識人用人這方面眼光非常獨到,可以說是知人善任。所以他在臨死之前給了趙云一個'不堪大任'的評價,應該說是非常準確的。在這一點上,諸葛亮與劉備相比,可以說是相差甚遠,從失街亭一事中可以看出諸葛亮沒有劉備的識人眼光。
所以在三國時期,趙云不是一個能夠影響歷史進程的大人物,只是劉備帳下一個小角色。
當然,我們也不能因為劉備的評價,就小看趙云。雖然趙云不能成為像關羽那樣坐鎮一方的大將,但如果沒有他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拼死護主,劉備的家眷包括后主劉禪早已魂歸當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