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洞庭湖 | 有且不僅有岳陽樓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銜遠山,吞長江,
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范仲淹 《岳陽樓記》
洞庭湖位于長江中游,橫跨湘、鄂,水域面積2820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她北接長江,南通湘、資、沅、澧四河,因有調蓄江河洪水之能,也被稱為“長江之腎”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就賦予洞庭湖以無限的遐想,得其魚米之利,宋人更是以“洞庭八百里,玉盤盛水銀”來形容洞庭湖的廣博。
回溯歷史,洞庭湖以一己之力貫通東西水道,上承北地兼濟天下之胸懷,下潤荊楚瑰麗綺異之文明,當得起“華夏文明之腎”的美譽。

洞庭湖上岳陽樓

河網縱橫 信巫好祀
洞庭湖的形成遠在上古時期,起初并不是像現在看到的汪洋大湖,而是湖南君山周圍的一片河網縱橫交錯的平原,史籍多以“九江”稱之。這是因為沅、浙、辰、溆、酉、澧、資、湘、潕等“九江”在此處交匯,而后泥沙淤積,云夢澤萎縮,江水倒灌繞君山形成“洞府之庭”,因此才有了洞庭湖的稱呼。
洞庭湖被《尚書·禹貢》稱為“九江孔殷”,以形容這里河水捭闔交錯。洞庭湖地區既得山水之利,文明起源較早,這里發現了距今最早的水稻以及古稻田實體,比河姆渡文化還要早上千年。

洞庭水系圖
圖片來自網絡
然而由于距中原王庭路途遙遠,加之洞庭湖水勢浩大、舟車難行,九曲河道阻礙了湖區先民與中原各族的往來,因此中原文明對這里知之甚少,卷冊典籍中對這里的描述更多的是神話傳說。
洞庭湖的命名就源自上古神話。《山海經·中山經》記載,古有洞庭之山,帝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居住在此,兩位神女“常游于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是在九江之間,出入必以飄風暴雨。”
洞庭湖畔有湘妃廟,其《湘妃廟記略》稱:“洞庭蓋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無得而稱,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神女加持,為洞庭增添一抹令人向往的縹緲仙氣。
后世唐代柳毅傳書的傳說更讓這里的神話氛圍綿延不絕。
而據史冊記載,自黃帝起,中原王室及有識之士就不斷前仆后繼,經略南地,這里也成為數代帝王將相的埋骨之地。
前有帝舜葬于蒼梧之野,二妃殉于湘水,后有周昭王三次南征,而葬于昭潭。直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開始全面征服洞庭,大將吳起輔佐楚王,征略三苗,南并蠻越,才真正將洞庭、蒼梧納入楚國實際掌控之中。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道路難通的情況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南巡至洞庭,被水勢所阻,“幾不得渡”,因此繞道南郡,由武關回關中,所以才有下令刑徒三千人“伐湘山樹,赭其山”的故事。
隨著中原文明的進入,洞庭也逐漸融入華夏文明骨髓。
《莊子》載,黃帝張《咸池》之樂于洞庭之野。《咸池》為古之雅樂,雅樂對于古代王室而言是禮樂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政者治國所遵循的準則,制禮作樂就意味著建立王朝憲章。因此,黃帝于洞庭作雅樂,意在將洞庭納入中原主流文化。
古籍中的洞庭湖山水
先秦時期,中原王朝對洞庭的管轄如此曲折,歸根究底,除了丘陵地勢的阻隔外,還是因為這里少數民族眾多,民風信巫而好祀,受中原文化教化較少。
洞庭先民在這里“封土為壇”,大興祭祀,至今洞庭湖濱澧縣城頭山遺址還保存有距今約7000年的中國最古老的祭壇。由于南地濕寒,煙瘴四起,蟲豸疫病多發,為驅邪除惡,先民們巫歌儺舞,崇日而祭。
隨著楚人對洞庭地區的管理日漸深入,特別是屈原貶黜于此,泛舟沅、江之間,作《離騷》、賦《九歌》,正巫風、明心志,將粗俗鄙陋的祭祀歌詞轉為瀟湘雅樂,從而使雅正的中原文明與荊楚巫祀之風相交融。
屈原縱身投江的壯舉,不僅為荊楚文明注入了靈魂,更將浪漫主義旋律融入鏗鏘有力、棱角分明的中原文明,從此華夏卷冊有了柔弱嫵媚卻慷慨激昂的獨特一面。

湖沼大觀 人文薈萃

魏晉南北朝時期,荊江內陸三角洲擴展,云夢澤日趨萎縮,荊江江陵河段興筑金堤,自然的變化和人為的干預導致波濤洶涌的長江水橫穿華容沉降帶,涌入原本河網交錯的洞庭沼澤,至此,洞庭湖才形成了如今我們所看到的煙波浩渺的大湖景觀。
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描述了這一時期洞庭湖的浩大聲勢,他勘察到湘、資、沅、澧“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會大江。……湖水廣圓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沒于其中。
唐宋時期,洞庭湖已變成了文人篇章中“周極八百里,凝眸望則勞”的蔚為大觀。從唐宋至元明清,洞庭湖受到地勢、江水和圍墾影響,湖水面積在擴展和縮小之間循環往復,但總體上仍在擴大。


洞庭湖風景
明代,荊江大堤的修筑使洞庭湖分為西洞庭湖與南洞庭湖。道光年間,洞庭湖面積達到鼎盛,其時“東北屬巴陵,西北跨華容、石首、安鄉,西連武陵、龍陽、沅江,南帶益陽而環湘陰,凡四府一州,界分九邑,橫亙八九百里。”
隨著洞庭湖水域面積的不斷拓展,浩渺湖水浸潤荊楚,加之北方戰亂,流民南遷,永嘉之亂后,“流入荊州者十萬余家”,安史之亂后,“襄鄧百姓,兩京衣冠,盡投江湘。故荊南井邑,十倍其初。”北方農民為原本仙氣飄渺的江南煙瘴地帶去了人間煙火氣,他們因地制宜發展水稻,使澤國變成沃壤,洞庭湖區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糧倉”。

洞庭湖江灘風光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幽幽洞庭水,浸潤楚江情。
瀲滟的洞庭水不僅造就了魚米之鄉,而且吸引了南下的文人流連忘返,張九齡、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韓愈等等著名文士紛至沓來,書盡名篇。
唐宋時期的文人尤愛洞庭,登仙入仕之途,除卻終南山,便是洞庭湖了。
這里有
“西風吹老洞庭波,
一夜湘君白發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
滿船清夢壓星河”的夢幻;
也有
“南湖秋水夜無煙,
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
將船買酒白云邊”的瀟灑豪邁;

更有
“洞庭木落萬波秋,
說與南人亦自愁。
欲指吳淞何處是,
一行征雁海山頭”的鄉愁。

洞庭群鳥

詩文與湖泊相得益彰,為洞庭增添了更多的山水詩意和北望家鄉的思歸懷遠之情。
似是傳承上古遺風,洞庭湖也是歷來是文臣將相蟄居之處,浩瀚湖水與家國情懷相激蕩,可謂“謫貶吟成千古賦,感懷書就萬年章”有道是“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說道洞庭文風,最繞不開的便是岳陽樓。此處本是東漢魯肅的閱兵臺,成建之初就是軍事要地,故而,安史之亂后,詩圣杜甫拖著殘病之驅,還要一路漂泊登上岳陽樓,感嘆“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最終病逝于洞庭湖畔,留下“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的無奈心酸和不盡遺憾。
縱唐代文人雅士留詩不少,而真正讓岳陽樓名動天下的卻是南宋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廣博胸懷,猶如上古時期黃帝于洞庭湖作雅樂、開華夏文明先河的氣度。


洞庭秋色

全盛時期的洞庭湖不再如上古傳說般只可遠觀不可親近。這個時期的洞庭湖仿若仙子降臨人間,揭開了往日的神秘面紗,揮灑勃勃生機,荊楚文明深入華夏文脈,納四水吞遠江,浩浩湯湯,反哺了中華大地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

湖光山色 和諧共生
洞庭湖擴展時期,一度成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但是人們競相圍墾,造成湖水蓄洪功能減弱,給洞庭湖的萎縮埋下了隱患。清代末期,藕池、松滋相繼決口,加上原有的太平、調弦,荊江四口南流入洞庭的江湖格局持續至今。
清后期至民國初期,“湖深漸淤漸狹,田垸更推更廣”,昔之橫無際涯者,今則滄海桑田,半成沃壤之區。不斷擴大的耕地面積,并沒有如期帶來更多糧食,反而水患頻仍,更甚者則致萬戶蕭疏、病厲猖獗。
歷經洪荒與信史,洞庭湖不僅為湖區人民提供了生生不息的源泉,更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璀璨明珠,連接歷史,溝通未來。洞庭湖若是因人為而消失,那么隨之消失的還有楚地孕育千年的農耕田園和文脈遺風。
留住洞庭,便是留住鄉情、留住歷史。因此,如何平衡洞庭生態系統、恢復昔日煙波浩渺的景象,成為近百年來中國奮斗不息的事業。
新中國成立后,無數有志之士走出湖光山色的迷障,投身于泥沼水田,歷經數代,篳路藍縷,終還洞庭波涌連天雪的開闊景致。
洞庭湖濕地
新時代,人們將自己重置于山水之間,不再做徒有羨魚情的垂釣者,而是成為山水林田湖草這生命共同體中的一員,正如湖水一般,順天時就地利,處自然而不爭,競天擇而不怯,文明終由激昂灑脫、雄心萬丈而致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湖作為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容納萬物、滋養文明,是人類生生不息的源泉。洞庭湖更是中國“五湖四海”的代表,野積九江,山通五岳,北望長江,南接荊楚,新時代,洞庭只有繼上古文明之余緒,奮今人未竟之事業,保留湖光山色的綠水青山,維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才能繼續吞吐日月,搖蕩乾坤,從人文薈萃的荊楚大地奔涌至更廣闊的天地。

本文首發于《地球》2021年第1期,有刪節修訂



責編|卞躍躍
排版|溫宜妮
審核|閱   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洞庭湖的歷史
吳敏樹的君山情
洞庭湖概況
[轉載]八百里洞庭美如畫
1926年的湖南,衡陽、長沙及岳陽影像
對聯故事 81、岳陽樓名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溪市| 灯塔市| 东安县| 邯郸县| 水城县| 商都县| 高雄市| 信丰县| 稻城县| 鄂温| 玉环县| 寿光市| 乐安县| 安泽县| 徐水县| 宁阳县| 福州市| 开平市| 宁晋县| 涞源县| 郓城县| 克拉玛依市| 子长县| 乾安县| 竹山县| 千阳县| 无锡市| 准格尔旗| 堆龙德庆县| 阳新县| 雷山县| 崇信县| 盈江县| 府谷县| 柏乡县| 和田市| 玉龙| 米泉市| 奎屯市| 雷州市| 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