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大街小巷流傳著許多俗語,這是先哲們的“經驗總結”和“智慧”,年少輕狂時,對其不屑一顧,然歲月流逝,芳華不再,驀然回首,才深知俗語的魅力,并領悟到其中的奧秘!聊天中,有了俗語的點綴,讓談話變得生動有趣!工作中加上一兩句俗語,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人生中,俗語凝練而深刻,能指引我人生的道路。而這些俗語在數千年的演化過程中,通過不斷的提煉歸納,也具有了通俗易懂,簡短意賅,朗朗上口的特點,比如說“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簡潔而又形象的說出了家禽家畜不好養,養殖業風險高!
前段時間長輩生日,請罷假,連夜趕回農村老家,給老人祝壽,壽宴上就聽到一則特別有趣的俗語“男做進,女做出”,我甚是費解,詢問了鄰桌的長輩后,才恍然大悟!
“七十余年真一夢。朝來壽斝兒孫奉”,祝壽過生是人生禮儀中的重要內容。尤其是在古代,祝壽是更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祝壽作為一種習俗傳統,更是受歷朝歷代的推崇!因此有著多如牛毛的講究和禁忌框框。
如在過六十大壽時,要邀請親朋好友前來,壽宴必須要舉辦的隆重!即使在貧窮的人家,也要隆重的慶賀一番,以此來表達子女祝愿老人身體健康和長壽的心愿。“六十花甲子,七十古來稀”,因為在古代,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比較差,老人能活到60歲的高齡,已屬不易,自然要慶祝一番!
祝壽作為各地普遍的習俗,總的來說都會擺上壽宴!并且大擺宴席來慶賀,設壽堂,擺壽燭,張燈結彩!賀壽儀式完畢,共吃壽宴,祝壽酒!
但在民間過壽時也講究“男做進,女做出”,這句話說的是,男性到了60歲大壽時,應做59歲的壽,因為在之間,祝壽都是按農歷來的,而虛齡是六十,故稱為(做進),在一些地方也稱為齊頭。而女性過60歲的大壽時,要做61歲的壽,故稱為(出一)。在坊間,聽到“男做虛,女做實”,“男慶九,女慶十”的種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