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什么叫“私域流量”嗎?
一面,這堪稱最近半年最熱的行業黑話,不僅是吳曉波們掛在嘴上,也是此刻淘寶、抖音、快手這些平臺試圖吸引品牌和商家來做生意的關鍵策略:粉絲是你自己的,平臺不來橫切一刀。
一面,是你通過了一個陌生人的微信好友申請,然后莫名其妙被拉進全是陌生人的500人大群,這個群里發出各種莫名其妙的廣告。當你想拉黑投訴那個拉你入群的人時,你發現ta已經在群里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這套加粉、拉群、發廣告的順滑操作,也叫玩“私域流量”。
需求太旺盛了。
大概從2018年9、10月開始,好衣庫CEO助理杜暮雨明顯感受到杭州的電商業已經開始流行玩私域流量,很多淘寶天貓商家的圈子都在討論這個議題。完美日記等品牌運營私域流量的成功案例,讓敏感的浙江商人聞風而動。
商家的熱情讓虎贊這樣的微信群控制工具服務商業務開始井噴。2018年,虎贊連續完成四輪融資,今年3月公布的最新一輪融資,虎贊又從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等新老股東處拿到3000萬美金。還有多位行業人士對36氪稱,虎贊拿到了騰訊的投資。
“我一點都不擔心沒有客戶,客戶都是主動找過來的。”“群控”軟件小U管家的李曉華對36氪說。
所以當微信出手時,這些人格外驚慌。第一波大沖擊是在618電商大促期間,微信安全中心發布《關于打擊“微信營銷”外掛的公告》,稱對微信的流程和數據進行了侵入,篡改微信客戶端數據、邏輯,以實現惡意營銷、欺詐等目的的第三方外掛軟件進行專項清理。兩周后,微信再發公告,稱將繼續高壓打擊微信外掛。
微信營銷的水下圈子頓時哀鴻遍野。業界一度盛傳一則小道消息,說微信一夜封禁三千萬個號——后微信官方澄清,截止2019上半年,共計對上百萬明確使用外掛的賬號,進行了短期或永久限制處理。這已足以令許多從業者震驚。
也是做“群控”軟件的公司小U管家對36氪埋怨,都怪虎贊這樣的公司太高調了。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虎贊在滬杭、廣深等地辦了多場線下培訓和宣傳活動。一場2019年1月在杭州的虎贊私域流量訓練營吸引了來自母嬰、女裝、男裝、箱包等類目的100余位零售品牌負責人,單單這場培訓活動就持續兩天一夜,多位虎贊講師輪番上陣,為各品牌的流量操盤手講解私域流量。此外,虎贊還積極參加電商、醫美等行業會議,這些線下活動加上線上推廣,虎贊在圈子里的知名度也越來越大,如果不是微信的突然打擊,它的業務本可以蒸蒸日上。
但一切實則在所難免。在微信安全中心兩則公告的評論區,除了部分答疑解惑外,點贊最高的評論都是一些帶有強烈語氣、飽含憤怒之情的簡單詞句“希望嚴懲!嚴厲打擊!”“打擊外掛,絕不姑息!”“嚴懲 好樣的”“繼續嚴打,越嚴越好!”對過度營銷的反感情緒已可見一斑。
在618之后,虎贊COO邵巍把自己微信ID里的公司名后綴“虎贊”刪掉了。微信搞外掛封禁,讓虎贊一夜破功。邵巍預計一時半會沒法重新開張,不如刪掉公司名后綴,“減少溝通成本”。
因為看到虎贊兩個字,商家們還總是要問他:微信社群、私域流量怎么做?
微信營銷水下江湖
進入微信之前,方龍一度看不上微信里的商業變現。方龍自稱十年前QQ群時代就開始幫淘寶商家帶流量,認為淘寶、天貓、京東才是正經做電商的渠道。但進入微信體系后,才發現傳統電商平臺規矩太多,“以前不過是帶著鐐銬跳舞”,“越早進入,更能體會到(微信)沒人管的野蠻生長”。作為2016年第一波進微信的“淘寶客”,他也大方承認自己“是帶壞頭的人”。
過去幾年,這一直是一個水下世界。
在張楚的公司里,數千臺安卓手機一排排擺在架子上,連著電源線,手機屏幕上忙碌地發光,每臺手機可登陸兩個微信號。背后則是一臺電腦,可以控制1000個微信號。這是非常典型的“群控”工具機房。
張楚最早也是做QQ流量的,用軟件控制上千個QQ號去加粉,但QQ活躍度逐年下降,他2016年開始轉向建設微信“群控”機房,已經比早入行者晚了兩三年。更早入行的公司,比如小U管家,現在已經不再需要那種成百上千臺手機的機房,只要電腦服務器就能模擬微信賬號。
張楚做軟件開發出身,他公司的系統,首先可以幫助客戶自動化“養號”,養號的意思是機器模擬真人用戶的微信使用習慣,包括瀏覽好友朋友圈、不定時翻看微信錢包、看新聞推送、好友之間發語音和文字、看好友資料等等,15到20天就能養成一個微信系統認可的微信號,去除微信系統的異常提示。
養好號后,就是自動化加粉的環節。不過附近的人和搖一搖加粉早已被張楚淘汰,“流量必須要精準”,客戶要自己有手機號數據才能做流量。此外,好友通過率低時系統還會暫停加粉,以杜絕微信判定騷擾陌生人現象。
加完粉后,就到了自動化運營的時候。張楚的系統提供的功能包括,瀏覽公眾號文章、拉粉絲進群、群發圖片和文字、與指定好友聊天、發多張圖片或公眾號文章到朋友圈等等,豐富而細分。
這是一套張楚稱之為AB號的系統。A號負責加粉,因為加粉的騷擾比較重,被投訴舉報的風險也就更高。但A號加到粉之后再導流到B號,B號就專門負責運營,基本不會被封。
水下世界從沒有停止過尋找微信的漏洞。
虎贊COO邵巍對36氪說,菲律賓一度有兩億個微信號,是搞灰黑產的人在菲律賓弄的,比這個國家人口都多,微信發現后,全給封了。
還曾有一幫人跑到非洲去注冊微信號,注冊好后帶回中國。微信懵了,怎么突然有幾千萬非洲人跑到中國來了,這不可能,一查,又全給封了。
“微信從誕生到死,都絕不準許這樣的事情。”方龍對36氪說,微信的生存之本是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社交環境,在此基礎之上才是適當的商業變現,微信朋友圈的“牛皮癬廣告”已經對用戶體驗造成了傷害,而私域流量以“創建微信群”、“一對一私聊”為核心,“廣告滿天飛,動不動就拉群、加人”,這是在進一步蠶食微信對良好社交的定義。
更何況,以前是背著微信搞,現在在明面上喊出“私域流量”的概念,公然挑戰微信底線,“私域流量就是一個找死的概念。”
杜暮雨感受到的是,今年春節后,微信生態在日趨收緊。5月13日,微信發布《關于利誘分享朋友圈打卡的處理公告》,禁止通過利益誘惑,誘導用戶分享、傳播外鏈內容或者微信公眾賬號文章。
今年618前后的微信查封,就是對批量養號、批量加人、批量轉發等非人工行為強烈打擊。
到具體技術細節上,這次微信針對的是使用基于Xposed、substrate等技術框架開發的第三方外掛工具。“相當于破解微信、篡改,微信沒有道理不封它,不報警就不錯了。”一位從業者對36氪說。
虎贊就是基于Xposed做的開發,此次武功盡廢,現行的技術方案已無法使用。使用了虎贊群控工具的商家的眾多個人微信號被封。“之前大概聽到過風聲,但沒想到那么快。”
在虎贊被微信封掉之后,一家群控工具服務商對從虎贊流失而來的客戶稱,他們的技術要比虎贊先進,因此不會被封。沒過幾天,用這家群控工具的客戶就被封了。
張楚對36氪說,他的公司“裝Xposed的紅米全被封了”。但作為研究微信策略、“防封”的老手,此前他已經從手機硬件著手,與酷派做定制化手機和定制化系統,650元一臺的成本。此前,他們也曾用過更便宜的紅米定制手機,但618風波中“被微信盯上了”,但裝Xposed的酷派一個都沒被封。
換句話說,“群控”的成本其實已經不低,但只要商家客單價高、利潤高,他們依然趨之若鶩。
虎贊COO邵巍對36氪承認,海量的黑五類微商對“群控”工具有巨大需求,這催生出雨后春筍一樣的群控工具,“什么解決方案都有,不擇手段去實現”,但這個市場中也有合理的一面:頭部正規大賣家也有對掌握私域流量的強烈需求。
流量焦慮,是堵是疏?
為什么大家此刻如此熱衷私域流量?
一個顯而易見的答案是,營銷人關注的熱點從公域流量轉向私域流量,本質上還是因為流量紅利到頂,買流量太貴了。
微信今年5月一封掉朋友圈打卡工具,對在線教育類產品影響甚為嚴重,直接導致暑期前夕,網校展開廣告投放買量大戰。
每日優鮮首席增長官楊毓杰給36氪的回答是,以前平臺上積累的粉絲,品牌有確定性可以觸達他們,但隨著現在很多平臺開始搞算法流量分發,即使是你的粉絲,你也沒有確定性可以觸達了 。因此品牌在尋找給予更多確定性的方式和平臺。
正因如此,才出現了商家試圖把抖音、快手等平臺的粉絲往自己微信號里導流的現象。
流量焦慮之下,“群響”這種公司應運而生,為那些和C端流量業務相關的操盤手和業務負責人提供包括線下活動、線下社群和內容的會員服務。群響的創始人劉思毅認為,線上流量端的獲取對從業者和創業者來說,是一個很難的長期命題。
在群響的線下活動和線上社群中36氪發現,那些擅長在各大平臺“玩”流量然后變成交易轉化的案例,例如二手數碼3C平臺找靚機、美妝品牌禾葡蘭、阿芙精油,幾乎都是全場明星一般的存在,加微信加到手軟。而這些新興品牌幕后的流量操盤手所受到的追捧和敬仰,實際上早已碾壓了傳統的marketing營銷人才。所有人都想知道,在這個被稱為互聯網流量枯竭的時代,他們是如何在微信、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各大流量平臺挖掘出廉價流量的。
微信也明白,沒法對這些需求全部拍死。
618封禁期時,微信也曾網開一面。據業內人士稱,微信在6月12號到18號期間,一夜之間就封了一萬多個用Xposeds系統的號,但是618時短暫解封,因為商家有賣貨的壓力。
虎贊當時與被封號的商家們一起與微信官方緊急溝通,微信方面認可這些商家并非投機薅羊毛的黑五類賣家,商家得以暫時解封,先做完618促銷。
但關于“私域流量”,劉思毅在與騰訊高層溝通后,向他的群響會員發出警告:全面停止使用群控、云控,這是政治紅線;強烈建議不是高客單價、高復購率、高毛利結構品類(電商、服務)的玩家,就不要全量導入微信。
多位業內人士對36氪稱,微信可能通過企業微信,來正面疏解這種商家在微信里運營用戶、企業導購員運營老客戶微信群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