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曹雪芹心中,《紅樓夢》里從來都是釵黛合一!
用現在的話就是,雙女主。
在紅學界,對于這個觀點是有爭議的。有的人喜歡林黛玉,有的人喜歡薛寶釵,但是在曹雪芹的心中,林黛玉所象征的是完美愛情,是理想的化身。薛寶釵對應的是世俗婚姻,是塵世的化身。也就是說在世則為薛寶釵,出世則為林黛玉,她們都是美好的,所以我不同意貶低任何一方。
有一條證據是,在太虛幻境里,警幻仙姑把自己的妹妹許配給賈寶玉,這個妹妹“乳名兼美”,“其鮮艷嫵媚,有似乎寶釵, 風流裊娜,則又如黛玉”,按照這里的意思就是,我讓你又擁有寶釵,又擁有黛玉,這下你要滿足了。
而曹雪芹的知己“脂硯齋”則有這樣的批語:
“釵、玉名雖兩個,人卻一身,此幻筆也。今書至三十八回時,已過三分之一有余,故寫是回,使二人合二為一。請看黛玉逝后寶釵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謬矣。”(第四十二回總批)。
把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判詞放在一起,李之鼎先生曾經在《貴州文史叢刊 》1985第2期中《《終身誤》和《枉凝眉》究竟詠誰——兼評一九八二年版《紅樓夢》的兩條注釋及其他》中有這樣的論述,二十年來我認為這個觀點還是最完整的:
《終身誤》是模擬賈寶玉的口氣來“悲金悼玉”——悲薛寶釵、懷林黛玉的。即俞平伯先生所說的“釵黛合寫。《枉凝眉》也是“悲金悼玉”,雖然并非嚴格地擬賈寶玉的口氣。就是說,把它看成是賈寶玉悲金悼玉是可以的,也可以理解為他人對賈、林、薛三人遭遇的感嘆。因此《枉凝眉》也可以說是釵黛合寫。實際上,兩曲都概括了三個主人公的愛情悲劇和命運悲劇,兩曲都可以說是以賈寶玉的身份詠唱,所以都可以說是三人合寫,即是兩曲都集中地概括了做為全書線索的賈、林、薛的悲劇。……關于《枉凝眉》,我認為也是悲金悼玉的。也可以認為是虛擬賈寶玉的口氣,但不象《終身誤》那樣嚴格模擬。《枉凝眉》是作者繼續抒發《終身誤》所表現的思想感情。“閬苑仙葩”,明顯地指薛寶釵,壽怡紅時,她曾拈得“牡丹”簽,題著“艷冠群芳”,附注有“此為群芳之冠”。曹雪芹筆下的薛寶釵,論外貌美也是不下于林黛玉的。曹雪芹寫她“端莊凝麗”,富態而艷俊,頗有牡丹風格。本不相信金玉姻緣的賈寶玉“今生偏又遇著他(她)”,最后只能使她獨處空閨,“枉自嗟呀”。“美玉無瑕”則是林黛玉的借喻,名實相符。木石姻緣本是賈寶玉一生“心事”,應該算“有奇緣”了,但終成“虛話”,結果是“空勞牽掛”。這兩個有稀世之才、傾國之貌的女兒,都如同水月鏡花一樣。……第一回甲戌眉批道:作者“哭成此書”,“芹為淚盡而逝,余嘗哭芹,淚亦待盡”……釵黛在正冊中,“合為一圖,合詠為一詩”,曹雪芹的意思“就是想回避這先后的問題”圖冊題詞如此,《紅樓夢曲》也如此。也正是為了回避這先后次序,所以在《終身誤》《枉凝眉》中重復地悲金悼玉,并不各專一曲。除了次序上不分先后以示同等地位外,釵黛二人最終的命運相同,可以說是殊途同歸,也就是作者強調的那種“千紅一窟,萬艷同杯”的命運,這也正是作者所以要使閨閣昭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