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證兩天,我后悔結婚了
前些日子,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女孩在抱怨“領證兩天,我就后悔結婚了”。
她和男友戀愛一年多了,感情一直不錯,在兩家父母見面商量婚事后,就迅速扯了證。
領證第二天正好趕上端午放假,男孩就把她帶回了自己家。
可是到了公婆家,女孩突然開始有點后悔了。
倒不是因為公婆對她不好,而是公婆的相處模式,讓她感到一絲恐懼。
公公在家是個甩手掌柜,什么家務都不管,甚至一日三餐都需要婆婆把飯菜端上桌,他才慢悠悠地坐過來吃飯。
吃完飯抹抹嘴,抬起屁股就走了,剩下一桌子剩飯殘羹,鍋碗瓢盆等著婆婆收拾。
平日里,婆婆拖地、洗衣服、疊衣服、刷馬桶甚至換燈泡,包攬了所有家務,忙得一刻都停不下來,但公公卻總是悠閑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喝茶,只有婆婆拖地到這里的時候,他才會抬一下腳。
婆婆因為常年勞累,身體不太好,總是一邊拖地,一邊捶打自己腰背,但公公從來沒有一句過問,也沒有一次幫忙。
不僅如此,他還總喜歡指揮婆婆干這干那,稍微不合他的心意,他都會破口大罵。
離開公婆家,女孩告訴男孩,公公這樣對待婆婆,實在有些過分。
沒想到男孩卻不以為然,說“這不是很正常嘛,就應該男主外,女主內啊!”
兩人同居后,女孩果然從男孩身上看到了公公的影子:
下班回來只會打游戲,什么家務都不會碰;
女孩做飯稍不對他胃口,他就會甩臉色;
讓他疊一下衣服,他都會反問“這活不應該是女人干嗎?”
……
女孩后悔地發現,自己竟然成了婆婆的復制品,自己的婚姻也沒有了開始期待的模樣。
我們終將和錯的人結婚
除了上面這個原因,讓我們后悔結婚的原因其實還有很多。
1、喪偶式帶娃
一天24小時,媽媽在陪孩子玩的時候,爸爸在打游戲;媽媽在喂孩子的時候,爸爸在玩手機;當媽媽想休息一會兒,讓爸爸看會兒孩子,爸爸說:我要工作!
盡管現在這種喪偶式育兒越來越少,但實際在家庭中,女性的付出仍然遠遠多于男性。很多爸爸在育兒這個方面,也還是經常扮演豬隊友的角色。
2. 出軌
只要出軌一次,就會在婚姻里永遠扎上一根“刺”。
哪怕接受對方回歸家庭,也會心里埋下一顆永遠在懷疑的種子。時不時就要找點蛛絲馬跡,來驗證自己的懷疑是正確的,還是多想了。
這是一種沒有盡頭的心理內耗,也是豎在彼此之間難以逾越的高墻,會讓原本兩個相愛的人,再無從前的親密浪漫,永遠猜忌折磨。
3、家暴
小時候看過一部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簡直是我的童年噩夢。里面的丈夫一言不合就會對妻子拳打腳踢,妻子甚至被他打成了殘疾。
但這種殘忍的畫面,不止存在于電視劇中,也存在于現實的生活中,甚至比電視劇中更加可怕。
4. 婆媳不和
一些婆婆總是把自己當作女主人,哪怕那是兒子的小家。而家庭真正的女主人——妻子,卻成了外人。
明明家里是最放松的地方,可是她們不得不在家也帶上面具,因為很可能稍不合婆婆的意,就會引來一頓爭吵。
長久的婚姻是將錯就錯
實際上,沒有一種婚姻是不后悔的。
男人娶誰都后悔,女人嫁誰也都后悔,因為戀愛的時候,看得是這個人的優點,但結婚以后,每天朝夕相處,看到的就只剩下缺點。
這世上完美契合的婚姻少之又少。
在《奇葩說》里,薛兆豐教授曾說:
在一個大缸里,有72億顆綠豆,你和你的“命中注定”是僅有的兩顆紅豆。
你們想要在短暫的一生中相遇,無論你怎樣搖晃這個桶,相遇的概率也幾乎為0。
我們眼里親密的夫妻,大多數人也是用一兩年的時間,發現對方的優點來愛,然后用一輩子,包容對方的缺點。
只是現在很多人,都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守護一段穩定的關系了。
當我們被婚姻里的瑣事慢慢消磨掉最初的心動和愛意,后悔就成了婚姻的常態。
有人說:再好的婚姻,一輩子也有至少2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掐死對方的沖動。
跟戀愛比起來,婚姻確實牽扯到太多的方方面面,以及數不清的瑣碎繁雜。
但幸福感和煙火氣也是從這些瑣碎中磨合出來的,我們與其花時間后悔當初的選擇,倒不如用心經營當下的婚姻,只要雙方都抱著珍惜的念頭,相互體諒和理解對方,我們就能感受到幸福。
沒有原則的婚姻需要及時放手
不過,如果我們真的遇到無法容忍的婚姻,比如出軌或家暴之類,也請各位一定不能再委屈下去。
婚姻可以有瑕疵,但絕不能有原則性的問題。
很早之前看過一個故事,一位博主說:
買了一箱超級貴的橙子,雖然每天都吃,但還是壞了幾個。
扔了,覺得可惜,畢竟花了大價錢。
不扔,又的確是壞了。
最后,因為舍不得,還是吃了,結果拉了三天三夜的肚子,還請了三天假。
如果我們明明知道橙子已經壞掉,就不應該再繼續吃下去。
婚姻和感情也是一樣,倘若能走到最后當然是皆大歡喜,倘若不能,那及時止損也是我們成年人最應該具備的品質。
END
本期小編推薦好課
現實生活中,除了婚姻,還有很多難關:
事業不順利,不知如何在職場出彩;
財運總不佳,不懂如何積累財富;
家庭關系不和,不會處理矛盾;
身體預警,不知如何養生健體……
朱彥澤博士的“情緒密碼”能幫你處理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