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底部有驚喜,【e萬大亨】等著你!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西爾維亞認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最近微博上,一位可憐的爸爸發了一篇長文,爆料稱自己為了女兒能夠在國外好好留學,把全部積蓄300萬打進女兒賬戶,最后卻被女兒無情拉黑,這種分離讓網友們唏噓不已。
究竟是女兒的過錯,
還是過度溺愛、教育缺失導致的惡果。
女孩從小是在溫室中長大的,成年以后的她想要出國留學,寵溺她的父親覺得國外的生活或許能夠鍛煉女兒的意志,于是拿出了所有積蓄供女兒留學。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原本在父親身邊乖巧聽話的小女孩,到了加拿大才一周,態度就來了個大轉變。
先是不停地買買買,不上課,火速交男朋友,抽煙喝酒、吃喝玩樂,從女孩的朋友圈可以看出她的日子過得很瀟灑:過生日開Party,在超級貴的飯店請客吃飯。
而女兒消費的這些錢,是這位父親為了給女兒留學,以女兒的名義將300萬積蓄全部存在了銀行卡中,結果女兒卻偷偷地將銀行卡里面的錢轉到了自己的賬戶里面。
心疼女兒的父親多次嘗試在微信和微博聯系女兒,竟然還被女兒直接拉黑!
父親也動員全家人一起聯系女兒,沒想到女兒把全家人都拉黑了!
萬般無奈之下,這位父親只好找女兒的同學幫忙轉達自己想說的話,結果同學也被拉黑了!
都說:「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結果曾經相依為命18年,區區300萬就讓自己辛苦撫養長大的女兒變成了白眼狼。
讓人不禁感嘆:究竟是教育的缺失,還是過度溺愛的惡果?
事件發出后,引來了大量或支持或批評的言論,有人質疑父親沒有意識到自身也有問題:
@會飛的魚:60后生出的00后,本身就有代溝,全文溝通下來竟然眾多威脅語氣,威脅自己的女兒「你要是不聽話就讓你身敗名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不想想為什么會教出這樣的小孩,不是自己的問題也很大嗎?
@夢想終究會實現的:一個快60的男性有18歲的女兒。沒有公布女兒是怎么回復他的,公開女兒的一切隱私,這是一個做父親應該做的嗎?你都做到這個份上了,是我也絕不回頭,因為你已經毀了她。
但還是有很多的人是支持父親的:
@夢里挑燈:一個單身父親養了這么個女兒,也是要操碎心了,真的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要是我有這樣的女兒真的是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MEKI:可憐的父親,真的是千辛萬苦都毫無用處了,希望能夠早日找到女兒吧,別讓父親這么操心下去了。
或許女兒是真的傷了父親的心,他已經不想再跟女兒糾纏了,他刪掉了所有的微博,只留下了一句聞者心碎的獨白:“把她寵大了,就把我撇開了,這樣的女兒太讓我心寒了”。
同情父親的辛酸,但更想說的是:“過于溺愛的家庭教育和極度寵溺的成長環境,才造成了女兒現在的狀況,你養她長大,可是卻沒教會她成長。”
愛不應該是不問緣由地縱容,
而是要教會孩子感恩、獨立,對人生負責。
有些父母,只注重給孩子物質的滿足,卻忽略了孩子精神上的需求。
一味地溺愛,卻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式,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外表上光鮮亮麗,腦子里卻空無一物。
在父母身邊的時候,尚且是管不住的「小皇帝」,何況是被送出國外留學呢?所以一些關于「中國留學生」揮霍奢靡,買奢侈品炫富的新聞層出不窮。
1、CoCo
Coco熱衷名牌產品,出手闊綽,她經常背著LV包,隨手購置上千澳幣的奢侈品包包,而她購買奢侈品的錢,多半是父母給的,當然也有一些是自己投資所得。
Coco說:“我最貴的包是跟朋友一起購買的愛馬仕限量款包,價格$20000多,買來從來沒背過,只當是用來投資的啦!”
2、Nicole
19歲的留學生Nicole說:“一些中國學生真的非常有錢,他們會買各種各樣的奢侈品,其實中國人很簡單的,只要貴的,我們都喜歡買。”
3、Lexi
同樣是奢侈品的忠實愛好者,20歲的Lexi曾說過:“你說奢侈品,哪個女的不喜歡啊?況且還是父母掏的錢。”
留學生群體中經常存在攀比現象,炫富幾乎變成日常活動,分不清自己方向的人,很容易隨波逐流,跟隨大群體一起沉迷享樂,以奢侈品去填補內心的空虛和乏味。
而這一切的根源,都與父母的縱容密切相關,父母只管提供錢,卻忽視對孩子的教育。
愛不應該是不問緣由地縱容,而是教會他們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讓他們擁有豐盈的內心世界,即使孤獨的時候,也能坦然面對,而不是以頹廢和享樂去填充內心的空虛。
錢并不是萬能的,為人父母,最重要的應該是要教會孩子如何感恩和獨立。
28歲的Nicole Xie在澳洲留學,但是她會定期將自己工資的一部分交給父母,當做給父母的零花錢。
她說:“作為一名留學生,我的父母花了很多錢,所以我才會有今天。”
因為有父母的支持,Nicole Xie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畢業后,她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雖然開始工資并不高,但是她卻開始反哺父母,并且以此為榮。
懂得感恩的人,會過得很幸福,未來,相信Nicole Xie會走得更好、更遠!
物質條件父母可以提供,
他們唯一給不了孩子的是學問。
父母送孩子出國是出于對孩子的前景考慮,想讓孩子能獲得新知識,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讓父母失望,前陣子在《最強大腦》奪冠的何猷君就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他顛覆了我們以往對富二代的看法,用實力向我們證明了有錢、有顏,還比你更努力。
從小,賭王何鴻燊就教育兒子:“我什么都可以給你,唯一給不了你的就是學問,因為學問要靠自己去學、去問、去努力汲取。”
所以,何猷君自小就勤于學業,每逢考試,總要拿到第一才肯作罷。當別人還在討論怎么玩的時候,他已經成為麻省理工學院史上最年輕的金融碩士。
李嘉誠也曾說過:“對子女的教育,百分之九十九應該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即便是他們成人后,也應該是三分之二教他們如何做人,三分之一才是教他們如何做生意。”
他的兩個兒子從小就被要求克勤克儉,不求奢華。即便在后來,當李澤鉅和李澤鍇都以優異的成績從美國斯坦福大學畢業,想要進入父親的公司施展才華時,父親卻對兒子說:“我的公司不需要你們!”
后來,兄弟倆離開香港,到加拿大白手起家,一切從零做起,終于創出了一番成就。
李嘉誠曾自豪地說:“即使我不在,憑著他們個人的才干和膽識,足以各自獨立生活,并且養家糊口,撐起家業。”
你用金錢堆積起來的寵愛,可以創造一個自私自利的惡魔,也可以塑造一個自律自愛的孝順孩子。關鍵在于,要讓他們明白,什么叫感恩,什么叫愛與責任。
你在教育上偷的懶,放的水,終有一天會變成一個響亮的巴掌,扇在自己臉上,火辣辣地疼。
女兒騙走父親300萬,在這件事情背后,一定存在著家庭教育的失敗。
外面的世界存在著太多的物欲,作為一個剛剛步入成年的孩子而言,任何欲望的沖擊都有可能讓她迷失自己。我們只有教會孩子自強、獨立,自主……才能讓孩子不至于長成一個嚴重依賴父母的成年「巨嬰」。
若你真的愛自己的孩子,請在金錢上對他們吝嗇一點,多抽點時間教會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一切,既然我們把他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就該看重他們生命的尊嚴。把創造的權力還給他們,讓他們流汗、流淚、流血,讓他們在無人撐傘的雨中奮力奔跑,讓他們在挫折和奮斗中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
這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