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小米9發布會上,一切的故事都說完了,最后公布米9的價格,雷軍鋪墊再三、欲言又止,最后砸出了2999的價格,米粉們一片歡呼。
米9是一款優秀的手機,高通855SOC、第五代屏下指紋、4800萬像素的索尼IMX586攝像頭+兩倍變焦鏡頭+廣角鏡頭、三星的AMOLED水滴屏幕、20w無線充電、dxo拍照排世界第三,離華為P20PRO也只有一步之遙......allin的堆料和最新科技,6+128G起售價只有2999,你要說這不是一款好手機,那就有點沒良心了。
但這樣“死磕”式的產品,也讓我們看到了小米式的焦慮。
從漲價疑云,到最終2999,雖然是小米一貫的營銷手段,但這一次,我明顯感到了雷布斯內心的糾結,事先鋪墊了很久,微博輿論輪番轟炸,大家都知道,小米9可能會漲價,雷軍也一再在微博上強調:“這次我們堆料太重了,一切都是頂尖的設計和配置......”。但最終,小米的旗艦還是沒有漲價。
其實在今天,雷軍期待小米漲價、投資人期待小米漲價、甚至消費者和米粉都期待小米漲價,但最終,小米還是沒有漲價。
我曾經說過,人設是套沉重的盔甲,穿上它,就很難脫下來了。小米的人設,就是“極致性價比”,就是“厚道”、“良心”,就是“硬件利潤不超過5%”,就是雷軍所說的“讓普通人享受科技的樂趣。”
看著雷軍,我想起了《三國演義》小說中的劉備,那也是一個忠厚君子,做了一輩子的“忠厚君子”,有人問他,你憑什么和曹操抗衡?他說,我要處處和曹操反著來,才能贏曹操。
當時龐統勸他取益州,他不同意,說:
“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利而失信義于天下,奈何?”
這段話的意思是——取益州的事情我不能干,搶自己宗族兄弟的土地,和曹操有什么區別?曹操急躁,我寬和;曹操殘暴,我仁德;曹操詭譎,我忠誠......我處處與曹操相反,才能做成點事業,今天因為小利而失信于天下,那么我的事業又有什么意義呢?
這就是劉玄德的“人設”,可惜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并不以個人的意志而轉移,劉玄德最后還是要奪了益州,占了成都。憑良心講,劉備已經算得上是一個忠厚君子了,但該做的事情還是得做,“人設”是樹立起來號召天下的旗幟,但成大事,靠的是腳踏實地的手段和方法論。
有些事,你不喜歡做,不想做,但不得不去做,因為人類的本質是“真香”。
我罵很多歷史人物,但我從來不罵劉備,雖然他也有很多說了做不到、心口不一的行為,但我認為,一個對投降曹魏的黃權都能包容,一個臨死之前還在講:“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政治家,一定不是個壞人。
我罵過很多企業家,但我從來不罵雷軍和他的小米,雖然小米也犯過很多錯,雷軍也說過很多錯話。但我認為他本質上還是個“忠厚”人,小米本質上還是個“良心”企業。雖然小米系統中植入廣告,甚至鬧出過P2P暴雷,但你要知道——小米手機,確實性價比很高,硬件的毛利很低。
小米和劉備有一點類似,“厚道”、“良心”、“性價比”的旗幟打得太久了,影響了小米品牌的發展空間,使得他們的旗艦產品,無法像蘋果、三星、華為、乃至于oppo、vivo那樣,走高端路線。也就是說——小米的上限不高,4000元,成了無法突破的天花板,只能延續著低利潤、性價比的路線走下去。
所以,我一直反對企業“不掙錢”,企業的天職就是掙錢,就是盈利,就是塑造品牌形象,賺了錢,利潤高,才有大把的錢去搞研發、搞技術創新、去讓更多的人享受到科技的樂趣,去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實現人民的美好生活。
其實很多人有所不知,小米是中國第一款靠“粉絲經濟”做起來的產品,是第一款靠著互聯網用戶的口碑推起來的手機。
2011年的時候,我后知后覺,還在被諾基亞N9收智商稅,看蘋果如同異端邪教,看三星、摩托羅拉等安卓機,覺得粗糲不堪,價錢還死貴。那時候,同事忽然告訴我,雷軍從金山出來,做手機了。我當時還嗤之以鼻,雷軍做軟件是大神,怎么跨行做硬件了?小米這名字聽起來就不高端!還互聯網發售?還官網搶購?買個手機還要搶?
后來我同事搶來了一臺,當寶貝一樣展示給我看的時候,我有點服氣了,CPU采用高通1.5GHz雙核的處理器,屏幕為分辨率480x854的夏普4寸液晶屏,采用專為iPhone供貨的臺灣TPK生產的電容式觸摸組,相比中國當時泛濫的山寨機、渠道商手中的貼牌定制機,小米確實是“良心”,雖然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陷,但在硬件上,真是舍得“堆料”,而且只要1999。要知道,在那個時候,就連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這樣的大品牌,3000+的價格,都是些掛羊頭賣狗肉的電子垃圾,這種感覺,就像你被收了多年的智商稅,忽然來了個正經賣東西的商人,你不得不驚喜。
小米的成功,有其必然性,在那個野蠻生長的時代,它的“性價比”,它的互聯網營銷模式,就成了降維打擊,它讓大家懂得不在追求品牌,而去追求“硬件配置”。讓大家明白了什么是手機的CPU、GPU、SOC這些東西,它雖然沒有自己的芯片,也沒有超強的研發能力,但在整合供應鏈上,做到了非常搶的水平,所以才能做到低價高配。小米當年的成功,是讓華為余承東都稱贊不已的。
講實話,我是花粉(華為粉絲),但在那個年代,小米的確是中國最成功的互聯網手機,雷軍更是我們簡單粗暴工科生的偶像。
小米自誕生始,就以“價格屠夫”的形象出現在中國,用“厚道”的價格,頂尖的處理器配置,一舉贏得了中國的互聯網消費者,并且讓當年價格高高在上的三星、摩托羅拉等國外品牌的安卓手機,不得不隨之降價。
小米手機的定位,一向是“性價比”第一,也就是雷軍所說的“讓普通人享受科技的樂趣”,小米數字系列旗艦,走的是“性價比”路線,;而小米MIX系列,則有一些“黑科技”加成,設計上比較創新大膽。2016年,小米MIX一代的面世,激進的“全面屏”技術大受米粉歡迎,那時候,小米的確是米粉心中“酷”的互聯網手機。
但在2018年,小米的策略不算成功,雖然數字旗艦小米8總體達到了預期,小米手機線上銷量也有所增長,小米8依舊能夠代表“性價比”,但小米MIX3卻再也不是最“酷”的手機了。
2018年,是中國手機市場群雄爭霸的一年,華為P20、MATE20系列旗艦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在蘋果定價過高的歷史機遇下,華為迅速搶占了4000-5000檔位的高端市場份額;而子品牌榮耀系列,在海斯麒麟自研芯片的全面支持下,出貨量激增,2018年,榮耀以2372萬部的總銷量成為線上銷量王。
而一直以來“悶聲發大財”的OPPO和VIVO兩大線下品牌,忽然在設計上狂飆突進,拿出了更多的“黑科技”,他們第一個使用了屏下指紋技術、第一個使用了伸縮攝像頭、第一次真正實現了“全面屏”。華為有DXO世界排名第一攝影、有麒麟980,OPPO、VIVO有伸縮攝像頭和屏下指紋,就連努比亞,也拿出了“雙屏幕”解決方案,與之相比,曾經“黑科技”的代名詞小米MIX系列,就顯得有點中庸了。
根據IDC的調研報告:2018年第三、第四季度,小米出貨量遭遇大幅下滑。2018年三季度,小米手機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下滑11%。而IDC的“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前五大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更是顯示,小米手機出貨量同比下跌34.9%。
整個2018年,雖然小米繼續在海外市場攻城拔寨,成為了印度市場第一,并且在全球手機市場份額排名上升到了第四,但在3000元以上的檔位,小米還沒有真正立得住的產品。也就說,小米的高端旗艦,還不能和競爭對手相抗衡。
雖然小米9得到了高通855的全球首發,在產品配置、性能上能夠壓華為P20、榮耀V20一頭,但要知道,那都是去年的產品了,而且華為有海斯麒麟980自研芯片的加持,產能足夠,在去年,海思麒麟970的出貨量已經完爆了高通845的出貨量,華為因為自研芯片,可以全系產品使用旗艦芯片,從千元機覆蓋到旗艦手機,這就攤薄了成本。而高通卻做不到,國內依賴高通的手機廠商更是做不到。要知道,小米的銷量,很大部分是來自于低價紅米手機的銷量,而高端數字旗艦,并不是主流。通過數據來看,“米粉”對小米的支持其實是不夠的!
根據去年的數據,2000元以下的產品貢獻了小米70%的銷量,華為的這一比例接近50%。而如果以售價3000元以上定義為高端手機的話,高端產品在小米的銷量中不到4%,華為的這一比例高達16%。
小米的旗艦,是真的良心、情懷,無可厚非,但商業并不是只靠良心和情懷就能成功的事情,性價比是小米曾經成功的法寶,但性價比同樣是小米難以擺脫的“人設”,是阻礙小米品牌高端化,阻礙小米盈利,擴大產能,加大技術研發力度的天花板。不掙錢的“小米模式”,到底能夠走多遠?或者是,除了硬件之外,小米該如何掙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研究的課題。
昨天,我看了小米9發布會的直播之后,我決定買個小米的無線充電寶,10w無線充電,149元,果然價格屠夫,業界良心。這真是個偉大的發明,這才是“讓普通人享受到科技的樂趣”,再也不用擔心路上手機沒電了。
小米充電寶,才是小米的靈魂所在啊。
而小米旗艦手機,真的該漲價了!
(圖片來自小米9發布會,侵刪)
(關注我的備用大號“唐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