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不會感激你的過度付出
小珊是我曾經的大學同學,她畢業後和男朋友同居,
租金兩人一人一半。兩人剛剛畢業,都沒什麼積蓄,他們倆的工資也都不高。
因為小珊是中學老師,所以她每天下課就去做家教,
為了能貼補一下柴米油鹽,他們每個禮拜的買菜錢都是她的家教費。
每天晚上七點半輔導完學生,她再趕回家燒飯,
他男朋友吃完就躺在床上看電視,小珊還要洗碗洗衣。
小珊男朋友的胃一向不太好,有一次犯胃病,小珊燒了一個禮拜的粥,
她也陪他喝了一個禮拜的粥。
可是一年後他說起自己胃不好,卻怪罪到小珊的頭上,
說都是因為她下班晚做飯晚,才導致他生了胃病。
小珊的男朋友不覺得小珊兼職是為了他們好,也不懂得為小珊分擔家務,
小珊的辛苦和付出,到頭來得到的卻是埋怨。
女人千萬不要以為,付出得越多,伴侶就會越愛自己,
生活就會越幸福,越是付出不均等的關係越容易出現裂痕,
過度付出會使他成為巨嬰,最終受傷害的只能是你。
過猶不及,別讓你的好變成理所當然
人總是有一些壞毛病,男人一旦習慣了你的好,
只要你表現得有一點不好,你之前所做的再好也無用。
琳琳小時候父母離異,單親家庭長大,
尤其渴望能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她一廂情願的認為,
只要她對他好,他一定會也會對她好,但是結果卻遠非如此。
琳琳結婚以後,承包了各種家務,有著一手好廚藝的她,
每天起早給老公做早飯,有一天她身體不舒服沒有起來,
她老公餓著肚子出門工作,回家就發一通牢騷,
也不管她身體好了沒有,就是抱怨沒吃上熱乎飯。
琳琳也很委屈,自己天天都做就只有一天沒做啊。
很多家事也是如此,他老公適應了她的周到,
她有一點辦不好,他老公就對她橫加指責,讓她白白受了不少氣。
老公對她的付出習以為常,這種心理上的「慣性」一旦養成,
對方就只會變得只懂索取不懂付出。適時地做一個懶女人,
不要什麼都為他包辦,不要讓你的好,變成對方眼裡的理所當然。
懂得表達,有認同的付出才有意義
不要讓你的付出成為一場獨角戲。有很多妻子常常抱怨,
為什麼伴侶就不能理解我的辛苦。世界上沒有感同身受這件事,
他沒有做過,就不可能領會這份辛勞。
要懂得表達,學會傾訴,不要什麼事情都自己擔著自己扛。
夫妻間本來就要彼此分擔,家務事做累了就大聲說出來,
飯可以一起做,孩子能輪流接送,洗碗可以你一天我一天。
最傻的做法是一個人默默做了好多,嘴裡還各種抱怨:
「你看看人家老張、老王怎麼怎麼樣,再看看你!
「沒有一個男人受得了這樣長時間的攻擊和壓力。
有時候也可以撒撒嬌,溫柔永遠是女人最強大的武器,
飯做的好了可以求獎勵,累了可以請他幫幫忙,
千萬不要結了婚,就從妻子變成媽媽。
我一個客戶就和我說,他老婆什麼都好,對他也很好,
就是感覺沒什麼女人味,不會撒嬌沒有情調,
現在越來越沒沒感覺了。
所以,做你老公的賢妻但不要成為他的良母,
在婚姻里,永遠要做那個被疼愛的人。
男人都需要女人的溫柔,對他好是應該的,但是人都是先愛自己,然後才能愛別人,
即使是對自己的伴侶,也要有度有原則。
還是那句話,不要愛得太滿,不要睡得太晚,
聰明的女人,一定懂得不要對男人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