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轉]《肩周部病癥的診療心得》第24次修正

郭奇

我在臨床上遇到很多肩周部病癥的患者,為什么叫肩周部病癥呢。我個人認為單純的診斷為肩周炎是不準確的,很多患者經過長時間的治療沒有效果,主要原因還是診斷不正確,你要相信診斷是錯誤的,治療也不會正確。
一、解剖
肩關節是人體具有最大活動范圍的關節,它是由肩肱關節、肩鎖關節、肩胛胸壁關節和胸鎖關節四部分組成的關節復合體。
肩關節周圍有很多肌肉、韌帶、肌腱起始點附著,以維持肩關節的穩定,及活動肩關節,包括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肩胛下肌、三角肌、胸大肌、胸小肌、背闊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以及喙肩韌帶、喙鎖韌帶、喙肱韌帶等。所以很多時候患者出現肩周部疼痛時我們要詳細的做檢查來確診到底是那塊肌肉或肌腱出了問題。當然這需要我能熟練的掌握各種檢查方法和肩周部的動態解剖學。

二、定位
首先要知道在肩部有幾個骨性標志。
1、在肩外側最高點骨性突出是肩峰;
2、其下方的骨性高突處是肱骨大結節;
3、肩峰前方為鎖骨外側端;
4、鎖骨外側1/3交界處的下方一橫指為喙突。
5、還要檢查局部皮膚溫度,有無腫脹,如系腫物,要檢查其硬度,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如何。
要仔細地尋找壓痛點,肩關節周圍常見的壓痛點為:
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壓痛點在結節間溝;
岡上肌腱損傷,壓痛點局限于大結節的尖頂部;
肩峰下滑囊炎,壓痛點局限在肩峰部;
除壓痛外應檢查肩關節有無異常活動,如肩鎖關節脫位時,當按壓鎖骨外端,可有彈性活動;
肱二頭肌長頭腱滑脫,可在結節間溝觸及肌腱的彈跳;
肩袖疼有疼痛弧。

三、肩關節活動范圍
肩關節活動范圍大,有前屈、后伸、外展、內收、外旋和環形運動,肩外展是主要的功能活功。
肩關節正常活動范圍: 外展90°;內收20°-40°; 前屈70°-90°;
后伸40°;內旋70°;外旋40-50°;上舉160°-180°。

四、檢查診斷
(1)搭肩試驗:患肢肘關節屈曲,手放在對側肩關節時,如肘關節不能與胸壁貼緊,則為陽性,表示肩關節脫位、粘連。
(2)肱二頭肌抗阻力試驗:囑患者屈肘90°,檢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肘部,一手扶住腕部,囑患者用力屈肘、外展、外旋,檢查者拉前臂抗屈肘,如果結節間溝處疼痛為試驗陽性。表示該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或肱二頭肌腱滑脫。
(3)直尺試驗:正常人肩峰位于肱骨外上髁與肱骨大結節連線之內側。用直尺的邊緣貼在上臂外側,一端靠近肱骨外上髁,另一端如能與肩峰接觸,則為陽性,表示肩關節脫位。
(4)疼痛弧試驗:囑患者肩外展或被動外展其上肢,當肩外展到60~120°范圍時,肩部出現疼痛為陽性。這一特定區域的外展痛稱為疼痛弧,由于岡上肌腱在肩峰下面摩擦、撞擊所致,說明肩峰下的肩袖有病變。
(5)岡上肌腱斷裂試驗:囑患者肩外展,當外展30~60°時,可以看到患側三角肌明顯收縮,但不能外展上舉上肢,越用力越聳肩。若被動外展患肢超過60°,則患者又能主動上舉上肢,這一特定區的外展障礙即為陽性征,提示有岡上肌腱的斷裂或撕裂。
根據以上綜合的情況肩周部病癥可以細分為: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肱二頭肌短頭肌腱炎、岡上肌腱損傷、三角肌滑囊炎、肩峰下滑囊炎、肩胛下肌損傷等。比如:岡上肌肌腱炎:疼痛多在肩外側岡上肌肌腱止點處,局部壓痛,且可觸及肌腱增粗、變硬等,肩外展出現典型的疼痛弧是診斷本病的重要依據;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疼痛部位局限在肩前肱骨結節間溝3cm處,也有少部分在肌腹中部和止點處,部分患者可觸及條索狀物,肩關節內旋試驗及抗阻力試驗陽性;肩峰下滑囊炎:疼痛部位在肩外側深部,并向三角肌止點放射,活動受限以肩關節外展、外旋為主,如外展超過60 °反而疼痛減輕。所以只有診斷準確了,我在做任何治療時才能心中有數,效果如神。
五、治療
在肩周病癥的治療中我采用個很多方法:針灸、推拿、正骨、中藥、神經阻滯等各類方法但總不能達到隨心所欲的效果,就是能控制病人的病情,知道經過自己的治療病人能恢復到什么樣子,也可以說我想讓病人什么時候好就能什么時候好的境界。但我個人覺得應該有個前提,要在最大可能無痛的狀態下安全,高效的治療,如果在治療的過程中讓病人痛苦不已,是不道德的。
綜合一些常規的治療方法,手法配合針刀治療肩周疾病效果最好。輕中度肩關節疾病,可用刃針治療,操作方法按針刀思路。刃針針體較小,手法純熟可達到無痛,效果也很明顯。
當然做針刀就需要我們能準確的掌握肩周部的動態解剖,針刀的效果與定點準確度成正比,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最能驗證我們定點準確度的方法就是在定點處做手法彈撥后病的疼痛和活動范圍立馬能得到很好的緩解。針刀的刀法也需要我們多學習多揣摩,不能隨心所欲理所當然的亂治,以免針刀給患者帶來的不可逆的損傷。
肩周部做完針刀后5-7天內疼痛有可能加劇者是正常現象,只要讓病人繼續接受治療,加強功能鍛煉,嚴重者1-3月后會漸漸康復。
六、原始點療法
疼痛原始點療法具備了沒有副作用、效果明確、符合經濟與環保概念,并能事先預防疾病的發生與有效減少醫療費用的支出,只用雙手推揉;不用吃藥、不必打針、不須推揉疼痛處,讓家人幫忙推按即可,就可有效的幫助家人緩解肩部疼痛并有預防和治療意義,我在臨床發現此療法,對輕中度,活動不受限的患者明顯的治療效果。且患者容易接受。

1、具體操作:
肩部(可略分前、后、上、下部位)、肩膀及上臂部肩酸痛(五十肩、冰凍肩)
(1)肩前面痛、肩胛骨上方酸痛、腋下及側胸部痛(側胸定義:在胃經外側旁,約略從腋窩前、下至乳下第五肋之間帶狀區域)
治療:可推拿肩胛骨之中間及外側緣,少部份患者須推拿頸椎及胸椎(T1-T4)之兩側。
(2)肩胛骨疼痛或膏肓痛(即肩后面痛)(膏肓痛應放在背部痛來講)
治療:推拿同側背部上胸椎旁痛點(由上面T1側邊往下推拿到痛點的水平線),若對側有痛點,亦須將對側肩部原始點之痛點揉開。
(3)肩膀酸痛(肩井穴附近痛)(這個部位視為頸部)
治療:可推拿頸椎之橫突處,約略在胸鎖乳突肌。
(4)上臂痛(肩痛引上臂痛)
治療:推拿肩胛骨之中間及外側緣,但若無改善,則是屬胸椎問題,須推拿水平位置之胸椎旁。
(5)肩痛不能舉或肩痛不能向后伸
治療:活動時肩前面或肩胛上方盡端痛,則可推拿肩胛骨中間及外側緣,活動時肩后面痛,則推拿水平位置之胸椎(由上面T1側邊往下推拿到痛點的水平線),活動時肩膀痛,推拿頸椎,活動時肩膀上面及肩后面同時痛,則推拿頸椎到胸椎。
(6)五十肩或冰凍肩(五十肩的痛很廣,可以是前、后、上、下)
治療:視其疼痛部位在前、后、上、下何處,再定治療點
注意:患者如果肩胛骨上面或肩胛骨痛合并五十肩或肩臂痛,應優先推拿頸椎及上胸椎,其次再處理肩胛骨中間及外側緣。
重點總結:
肩部前、上、下部位痛,都是推肩胛骨之中間及外側緣;肩部后面部位痛(即胛骨痛)是推背部上胸椎旁痛點。肩膀定義為肩井穴附近,將這部位視為頸部的范圍,所以若肩膀痛就推頸椎后之棘突兩側至橫突后或再加胸椎1~4。
七、微創針刀治療
經過長時間的的摸索我個人覺得針刀和刃針配合治療肩周部病癥有獨到的效果。當然做針刀和刃針就需要我們能準確的掌握肩周部的動態解剖,針刀的效果與定點準確度成正比,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最能驗證我們定點準確度的方法就是在定點處做手法彈撥后病的疼痛和活動范圍立馬能得到很好的緩解。刃針可用于治療肩周炎早期效果好,患者痛苦小。
1、微創針刀閉合式手術治療
疼痛明顯有炎性反應,對痛感比較敏感的患者,可用1%的利多卡因加5-20mg的曲安奈德做局麻。有很多剛開始接觸針刀醫生,認為病人好的是曲安奈德的作用,這是對針刀治療原理不熟悉的原因,我現在臨床治療肩周部疾病基本不在曲安奈德,利多卡因也用的很少,這兩樣的負作用我就多說了。我們不治病,但一定不能致病。微創針刀閉合式手術治療肩周部疾病,如果診斷不能細致的話,可以用 C型松解術。
嚴格按照針刀進針四步規程:
1.定點:在確定病變部位和搞清該處的解剖結構后,在進針部位用紫藥水做一個記號,局部在用酒精脫碘,覆蓋無菌小洞巾。
2.定向:使針刀口線和大血管、神經及肌肉纖維走相平行,將刀口壓在進針點上。
3.加壓分離:在完成第二步后,右手拇指、食指捏住針柄,其余三指推住針體,稍加壓力不使刺破皮膚,使進針點處形成一個長形凹陷,刀口線和主要血管神經及肌肉纖維走形平行,這樣神經血管就會被分離在刀刃兩側。
4.刺入:當繼續加壓,感到一種堅硬感時,說明刀口下皮膚已被擠到接近骨質,稍一加壓,即可刺破皮膚,此時進針點凹陷基本消失,神經血管即膨起在針體兩側。此時可根據需要施行手術方法進行治療。
所謂四步規程,就是小針刀手術在刺入時,必須遵循的四個步驟,一步也不能省略,而且每一步都用豐富的內容,每一步都很重要,要細心體會每一步的針感,不斷探索,靈活掌握每一步,達到運用自如,大家可以買個生豬蹄練習這四部進針手法,過一段時間就會掌握了,其實針刀療法很好學,不難記憶,只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就不會出現醫療事故。

操作:
(1) 第1支針刀松解肱二頭肌短頭的起點——喙突頂點的外1∕3針刀體與皮膚垂直,刀口線與肱骨長軸一致,按針刀手術四步操作規程進針刀,直達喙突頂點外1∕3骨面,縱疏橫剝2刀,范圍不超過0.5cm。如果只是肱二頭肌短頭肌腱炎只需松解此點。
(2) 第2支針刀松解肩胛下肌止點——小結節點針刀體與肱骨長軸一致,按針刀手術四步操作規程進針刀,直達肱骨小結節骨面,縱疏橫剝2刀,范圍不超過0.5cm。
(3) 第3支針刀松解肱二頭肌長頭在結節間溝處的粘連針刀體與皮膚垂直,刀口線與肱骨長軸一致,按針刀手術四部操作規程進針刀,直達肱骨結節間溝前面的骨面,先用提插刀法提插相關松懈2刀,切開肱橫韌帶,然后順結節間溝前臂,向后做孤形產剝2刀。肱二頭肌長頭腱鞘炎也可只松解此點。
(4) 第4支針刀松解小圓肌止點——肱骨大結節后下方針刀體與皮膚垂直,刀口線與肱骨長軸一致,按針刀手術四部操作規程進針刀,直達肱骨大結節后下方的小圓肌止點,用提插松解2刀,出針刀后,創可貼覆蓋針眼。
如果有刺到了血管引起血腫,要加壓3-5分鐘,血腫嚴重者讓冰敷或用外科方法止血。
個人心得:在做肱二頭肌短頭肌腱炎時針刀切割在喙突外三分之一處效果最好;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做針刀時可在患者的手臂外旋的狀態下做效果最好。
八、個人經典病例總結
(一) 催眠式針刀——暈針者的福音
有些患者懼怕扎針,在經過解釋工作病人還是不能接受,但又必須接受針刀效果才明顯時,我個人認為把催眠引用到微創針刀中來,能彌補針刀微創手術給病人造成的恐懼和疼痛感,可以避免因局麻不當造成末梢神經不可逆損傷。達到真成意義上的無痛或微痛微創針刀閉合式手術,從而讓針刀發揚光大,造福人類。
經典病例:
趙女士,半年前因撞擊傷引起左肩疼,伴活動受限。肩關節粘連嚴重,肩周做屈伸外展活動,肩胛骨連著一起活動,夜間疼痛不能入睡。做針灸推拿治療無效的情況,我決定給病人做針刀治療。但趙女士非常怕痛,更是恐懼針刀。第一次在局麻狀態下伴隨著她的尖叫聲和哭聲完成了針刀微創手術,有效果,但沒完全好。第二次也是在她極度恐懼和撕心裂肺的狀態下完成了針刀微創手術,趙女士述夜間肩痛大有好轉,活動范圍增加,但還是沒取得她滿意的效果,而且針刀給她留下了極度恐懼的陰影。在效果和恐懼之間我陷入了兩難境地。我們需要一種病人不緊張的狀態下完成針刀微創手術,最好是不用局麻藥。
我決定在催眠的狀態下給病人做針刀微創手術,征得病人同意后。
我先讓病人慢慢做深呼吸,吸氣時讓她把放心和放松吸到體內,呼氣時讓她把緊張和恐懼呼出體外。
在從腳開始一步步放松到頭,然后重點讓她放松左肩,并告訴她每當我碰她左肩一次她就會感覺放松十倍。
告訴她我會很好的照顧,讓她放心,當針刀進入她肩時她會感覺到很輕松,感覺不到一丁點痛。在這個狀態我完成第一支針刀的治療,趙女士沒有任何反應,第二支插入她肩時,她的皺了下眉頭。最后一支完成治療時她只輕輕哼了一下。

是運用暗示等手段讓受術者進入

并能夠產生神奇效應的一種

。催眠是以人為誘導(如放松、單調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種特殊的類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識恍惚心理狀態。其特點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斷、自主意愿行動減弱或喪失,感覺、

發生歪曲或喪失。在催眠過程中,被催眠者遵從

的暗示或指示,并做出反應。催眠的深度因個體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師的威信與技巧等的差異而不同。國內著名心理專家郝濱老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介紹說:“科學證明恰當的使用催眠可以達到消除緊張與恐懼、焦慮情緒的作用。”
(二) 三角肌滑囊炎:有部分患者主訴肩部酸痛不適,上肢上舉、外展困難。在慢性期,患者活動上肢時,肩部有摩擦和彈響聲。臨床上深將三角肌滑囊炎誤診為肩周炎。因該滑液囊位于三角肌深面,痛點較深,患者主訴含糊,觸診不清楚,所以,有時也被誤診為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滑液囊分泌的滑液主要是供給位于三角肌下面,岡上肌表面的岡上肌筋膜,以及岡下肌和小圓肌表面的岡下肌筋膜和小圓肌筋膜,使三角肌和下邊這些肌肉和筋膜都將失去潤滑,肩部會出現嚴重不適感。三角肌滑囊炎,過去多數由于誤診而被忽視,即使診斷明確,也缺乏有效的治療措施。用強的松龍封閉,僅能取得暫時的療效。用針刀將滑囊切開,效果及預后都比較好。
操作:
針刀體與皮膚呈90度角,刀口線和三角肌纖維走向平行刺入,當穿過三角骨時,有較明顯的落空感,即到達三角肌滑囊,在此縱疏橫剝2-3刀。嚴重者可做扇形切割。
當然做針刀就需要我們能準確的掌握肩周部的動態解剖,針刀的效果與定點準確度成正比,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最能驗證我們定點準確度的方法就是在定點處做手法彈撥后病的疼痛和活動范圍立馬能得到很好的緩解。針刀的刀法也需要我們多學習多揣摩,不能隨心所欲理所當然的做,以免針刀給患者帶來的不可逆的損傷。

(四) 肩胛下肌損傷(個人論文)
肩胛下肌疼痛是肩周炎恢復期遺留肩胛下損傷的自限性疾病。好發于中老年人,女性偏多,病程長,痛苦大,功能恢復不全,積極正確的治療可以縮短病程,加速痊愈,通過對18例患者進行微創刃針的治療達到松解局部粘連的組織改善血供目的。同時讓患者“強制背手”松解了粘連組織,療效顯著,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18例中,男7例,女11例,年齡46~73歲,病程6~18個月,右肩lO例,左肩8例,排除頸椎病。腦血栓,偏癱等疾病。標準:肩胛深部疼痛,淺部檢查疼痛不明顯;自主摸脊引起劇痛,活動范圍縮小;內施內收阻力大,后伸小于30度;肱骨小結節壓痛。按壓肩胛骨引起肩胛部明顯疼痛。主要特征是夜痛(即靜止痛)。患者睡覺時如不小心壓患側的肩部會起嚴重的疼痛,有時夜間疼痛無法睡眠,當我們在患者肩胛內緣做觸診,如果手法稍微過重會引起劇烈疼痛,個別患者會有胸悶憋氣感,甚者會痛暈過去。
1.2治療方法
第一,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或俯臥在治療床上,患肢盡量作摸脊動作,從而使肩胛骨向后翅起;
第二,進針點選肩胛骨脊柱緣中點旁約.0~1.5 cm,用棉棒按壓作一標記,常規消毒2~3次;
第三,用0.5×40的刃針向四個方向平行刺入即可。拔針后消毒棉棒按壓片刻,用無菌小帖敷遮蓋針眼,2 d后去掉;
第四,此時囑患者患肢背手摸脊,自感疼痛時讓患者作“強行背手”動作。具體方法:以左肩為例,患者反坐于椅上,用左手握緊患者的肩袖,右手握住患者的肘關節開始緩慢抬高的同時分散患者注意力。然后緩慢和趁患者不注意時用力抬高患肢肘部,使之達到最大限度,為避免手法過猛和用力不當,背手角度不超過45度,即患者感到瞬間劇烈痛為限,連續作2~3次;之后囑患者每天功能鍛煉,10 d左右治療1次,連續治療3~4次。3次后告患者10 d后來復診評估。
2 結 果
治愈:肩部疼痛消失,功能恢復正常9例,后伸內旋可摸及肩胛間。顯效:肩部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關節功能活動接近正常,后伸內旋伸直拇指后可摸至第3腰椎以上脊柱中線6例。好轉:肩痛及活動功能均有好轉,但關節功能未達到正 常3例。
3討 論
肩胛下肌起自肩胛下窩。有內旋內收肩關節的作用。本組通過進行微創刃針的治療后,采用強制背手”使其肩胛下肌肉、肌腱及其纖維等組織的疼痛消失,從而為治療后功能鍛煉創造了條件。肩胛下肌為內旋肌其上部纖維有前屈作用,中部及下部纖維有背仲作用,當肩外展增加時,肩胛下肌的內旋作用減弱,而前屈作用就增強。反之當背伸時內旋作用加強。做揩背的動作時肩胛下肌受到最大的拉應力作用,容易造成損傷,因此在做強制背手鍛煉時應注意手法宜剛柔兼濟循序漸進。肩周炎早期病變在關節囊,關節囊周圍的軟組織最終都受到侵犯,而且病變發展各不一致,但病變可以逆轉,肩胛下肌是肩周炎最容易受侵害的肌肉,因為肩胛下肌位置比較隱蔽。過去我們只注重了典型部位(肱二頭肌腱、肩峰下滑囊、肩關節等)的治療,致使肩周炎久治不愈,遺留背手摸脊疼痛。功能障礙,而遺漏了肩胛下肌損傷的治療。本組18例中,我們對肩胛下肌進行微創刃針治療達到松解局部粘連的組織改善血供目的,從而使肩痛消失,并能逐漸做摸脊動作.使之進行輕松的功能鍛煉,是一種聯合治療方法,它是在微創刃針治療的基礎上采用的一種跟進治療,是肩周炎徹底根治的方法之一,且復發愈低。通過強制背手的功能鍛煉使之松解粘連組織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同時在治療中應注意剛柔結合,使之適度。由于肩關節在人體中的活動度較大,參與活動的肌肉較多,以及肩關節本身解剖特點和生物力學的原因,肩關節疾患康復比其他關節的康復更難。在治療中采用單一的治療方法,難以迅速達到理想的效果。在微創刃針治療的同時,進行功能鍛煉是鞏固療效和預防復發的有效措施,也是縮短療程的可行方法。
下圖為:肩胛下肌損傷的點位

(治療中)
注:對癥狀比較輕或經上述治療后還不緩解的,可以在肩胛下肌點處做點按手法或針刀治療。
(五) 頸肩綜合癥(頸源性)
有一些病人在經過以上治療后,肩關節的上舉,外展,內旋,外旋都沒有問題,但總是不能后伸或肩關節后伸時疼痛伴前臂酸痛麻木,正常情況下肩關節后伸可摸到肩胛下角,此時我們容易忽視的是有二個問題:

1、有一部是因為頸椎脊神經受壓導致的,最常見于頸5-6-7脊神經受壓。

2、我在臨床上發現肩關節不能后伸時在肩胛上角處有明顯壓痛,此處有肩胛提肌、岡上肌、肩胛下肌綜合性損傷。

治療方法:

1、用刃針在頸6-7橫突處提插切割;

2、在肩胛上角處緊貼骨面做扇形松解;
3、如果在肩胛內緣按到明顯壓痛點也可用刃針做扇形松解;
4、然后壓頭推肩法打開頸6-7椎間隙,病人平臥休息10分鐘即可。

(六) 撞擊性肩周部損傷
一些病人一般因跌倒撞擊了肩峰,當時可能只是有些皮肉痛,但過了一段時間出現肩周部酸痛,起出并不在意,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出現周部疼痛加重活動受限,夜間陣發性疼痛,從而嚴重的影響工作和生活。有些患者發現早期用熱敷后會緩解,接受針灸、推拿、封閉等治療后并不能完全緩解。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容易忽視一個問題,因大部分患者肩周部疼痛后活動減少,從而引起患者肩胛部肌肉代償性增生與粘連,我們可以在患者病側肩胛緣找壓痛點——常見痛點:肩胛內上角上下處、岡下窩處、肩峰處在最疼的點用手法點按何解數十次,一般病人都會即刻感到輕松。活動受限等問題可參考上文微創針刀的治療方法。
(七) 彈響肩
肩胛彈響的原因很多,可分為發育性因素、肌源性、骨源性和滑膜源性、腫瘤等幾類。
1.發育性因素:主要是肩胛骨內上角前屈較多,此種發育性因素可在斜位X線片上顯示。
2.骨源性:骨源性的原因有異常增生以肩胛內上角異常的纖維軟骨結節為多見;有肩胛骨內側角彎度增大、肩胛骨內側角前方有骨性或纖維軟骨性結節、肩胛骨肋面的外生骨疣、肩胛骨骨折后畸形愈合及局部腫瘤等;
3.肌源性:肌源性的原因有肩胛下肌萎縮、后鋸肌外傷后瘢痕形成和類似狹窄性腱鞘炎的肌纖維病變等;
4.滑膜源性:主要原因有肩胛下肌和前鋸肌下滑囊的病變;肩胛骨與胸壁之間的滑囊有慢性炎性增殖與肥厚。
5.腫瘤:肩胛骨與肩胛胸壁間的軟骨骨瘤,此處軟骨骨瘤因受壓常呈扁平狀。
6.其他:偶爾可在肩胛內角與頸椎間有異常骨纖維聯結,肋骨腫瘤或其他發育性形態異常等。
本病一般發展緩慢,多無明顯誘因,少數病例可有外傷史。

不良和肩胛下垂與發病有一定關系。除響聲外,尚無肩胛部的疼痛和不適,亦可因痛而有肩胛活動障礙。彈響一般在主動活動時存在,而在被動運動時則不出現。
九、正骨扳法

肩部疾病治療中正骨扳法很重要,但往往會病人帶來很大的痛苦,因為在扳的過程中比較痛,且扳法不當,效果也明顯。肩關節在沒有活動受限粘連的情況下不要做大幅度的牽拉手法,以免造成肌腱韌帶的撕裂損傷。
1、提升扳法:我在臨床用了很多中扳法,總結一下我認為在肩關節牽引的狀態正點做提升扳法,效果最明顯,一般都能在一聲輕脃的撕裂聲后,應聲而解。
2、提籃式:此法比較輕柔,適合年齡偏長者。

肩部肌肉有無菌性炎癥,會引起的結節到是會引起T3、4、5、6、7不等的脊柱側彎,從而引起脊上韌帶發炎。當然脊柱側彎和脊上韌帶發炎也會反過來引起肩部肌肉的動態平衡,所以我習慣在給病人治療肩周部問題的時候調一下患者的脊柱,這是動態的整體觀。有些純屬個人看法,不正之處還請各位指正。
3、陳雙振手法

陳雙振手法 治療的視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十、預后
以上的治療,部分患者在治療后會出現疼痛加重的情況,這是炎癥代謝的過程,為預防感染可服克林霉素3-7天或克林霉素1.2靜滴3天,疼痛不能忍受者可服英太青。
十一、自我康復鍛煉方法
肩周部疾病的康復鍛煉目的在于改善肩部血液循環,加強新陳代謝,減輕肌肉痙攣、粘連攣縮及肌肉萎縮,恢復肩關節的正常功能。肩周部疾病一般病程較長,特別是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的,時間可延及數月,甚至一年之久。因此,患肩周的老年人在康復鍛煉中,應該每天堅持進行,并逐步增加鍛煉時間及次數,嚴重者經過1-3個月的鍛煉一般都能取得較好的效果。鍛煉以引起輕微疼痛為度,但應避免引起劇烈疼痛。具體如下:
1. 爬墻練習,面對墻壁,兩足分開與肩同寬,上肢前伸,手指做爬墻運動和由低逐漸增高,使肩臂肌肉有牽拉感,重復10次,堅持練習。

2. 后伸壓肩,背對桌面,雙手扶桌,反復下蹲,重復10次,練習肩關節后伸功能。

3. 站立畫圈,站立、雙臂伸直,避免彎曲,最大限度緩慢地由下向上按順時針畫圈(注:雙臂伸直,否則無效),然后逆時針劃圈,重復10次,反復進行。

4. 患者雙手扶持固定物體(如床沿、桌邊)做下蹲,用體重牽拉患肢向上舉直。

5. 雙手在頸后部交叉,肩關節盡量內收及外展,反復數次。

老年人一般缺乏活動,上肢與肩部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較差。因此,肩關節的關節囊、肌腱容易變性、鈣化,炎癥。如果老年人平時注意運動,鍛煉上肢及肩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肩周部疾病的發生。有肌肉萎縮、關節粘連的病人要定期找醫生按摩上肢及肩部肌肉,并主動加強上肢各關節活動。鼓勵病人做手指關節的各種活動,捏橡皮球或健身球,并做主動性的肩關節功能鍛煉,以防止肌肉萎縮及關節粘連。
十二、心理和生理護理
長期忍受慢性疼痛病人一般會表現出焦慮、緊張,為疾病的預后擔憂。應對病人進行衛生知識的宣傳,提高病人對疾病的認識,從心理上配合治療與護理。向病人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消除因治療怕疼痛而引起的緊張心理。協助病人穿衣、梳頭、系腰帶等。關心、體貼病人,協助病人解決生活中的困難。鼓勵病人主動進行鍛煉,盡快恢復生活自理能力。
十三、鑒別診斷
1、對經過反復治療無效的病人要考慮是否有肩關節囊腫、腫瘤(淋巴瘤最常見)、韌帶撕裂傷。下圖為一患者在我處反復治療1-3個月無效后,在我強烈建議下做了肩部MRI:

有肩關節囊腫

有肩關節囊腫、肩袖不完全撕裂傷

有肩關節囊腫、肩袖不完全撕裂傷
2、左肩痛要先排除心臟相關疾病,在給予治療。
這就需要我在臨床上多年摸索多總結,是我個人見解,不完之處,請各位同仁及病友指正,在此感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手摸不到后背-岡下肌
針刀治療要點規程定點定位
【專業篇】凍結肩的針刀定位與治療
疑難肩部問題,岡上肌有可能是核心
針刀醫學知識整理版(絕對干貨)
胸背部-- 肩胛下肌肌筋膜疼痛觸發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伦春自治旗| 四会市| 江口县| 屯昌县| 勃利县| 德清县| 苏尼特右旗| 贵溪市| 达孜县| 天峻县| 惠安县| 陆河县| 汶川县| 阜新| 潞城市| 宁国市| 合肥市| 日照市| 柘城县| 灵宝市| 永兴县| 新密市| 东山县| 依兰县| 鄂伦春自治旗| 西青区| 北京市| 苏尼特右旗| 莫力| 剑川县| 宾阳县| 利津县| 双辽市| 昌黎县| 浪卡子县| 扬州市| 深州市| 曲水县| 南康市| 聂拉木县| 永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