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黛
書
寫
我經常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為什么要寫作?
如果寫作這個詞顯得過于專業化和距離感,那么,我們不妨換一個詞——書寫。
我聽到過很多名作家,表達過他們對寫作行為的依賴。艾薩克·阿西莫夫說:“我不寫作就相當于不呼吸,會死。”我想了想——不書寫并不影響我呼吸和活著。
馬爾克斯說:“我寫作是為了使我的朋友們更愛我。”我又想了想——不書寫不會讓朋友更愛我或者更疏遠我。
那我到底為何書寫?
白先勇說:“我寫作,是因為我愿把內心深處無聲的痛苦用文字表達出來。”
這一點,我與先生倒是不謀而合。書寫,是用來紓解我內心的情緒,更多時候是負面情緒。
我始終覺得書寫就是把自己內心剖開,給自己和別人看的過程,給自己看尚且需要勇氣,何況還要修飾還要琢磨還要正確地展示給別人。所以,不書寫的時候,我覺得有一種可恥的愜意,也有一種飲鴆止渴的焦慮感。
無論,我寫出來的文字多么悲傷,多么歡快,多么調侃,看起來波瀾不驚,但我的內心在書寫的時候一定是波濤洶涌,甚至痛苦萬分的。
但我需要這個痛苦的過程,我需要看清楚自己的內心,梳理好自己的情緒,接納它們,也接納自我。從這個角度來說,書寫,是一個獲取自我認知的過程,也是一個內耗的過程。
是的,有時候我覺得書寫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會有那么一點傷身傷情的成分在。
但知名心理咨詢師冰千里在《心靈書寫》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心靈書寫。相較于我認為的書寫是表達自我情緒的過程而已,冰千里的心靈書寫則強調通過最自由的文字來療愈自我。
書寫靠的是內心和感受,而不是大腦和思考。
這個提法,我覺得很新鮮。
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和我一樣的看法:現在的寫作都在教我們如何追熱點、如何吸引讀者、如何獲取流量,但沒有人教我們如何通過書寫,來善待自己和尊重自己。我們普遍追求向外拓展,而容易忽視自我內在的挖掘,即便是有內省的想法,也常常因為痛苦、迷茫、焦慮和無力感,而淺嘗輒止。
但如果我們掌握了心靈書寫法,就不會覺得認識自我是一個痛苦和內耗的過程。
冰千里恰恰認為,真正的心靈書寫具有療愈作用。
在《心靈書寫》這本書中,冰千里這樣寫道:
心靈書寫也叫療愈書寫,指自己的文字寫給自己看,不會讓其他任何人看到,這樣的書寫完全不重視什么修辭手法和書寫技巧,只是自我內心的思索和整合。
有人可能會問:心靈書寫不就是寫日記嗎?
其實不然,寫日記是我們用腦來寫,注重復盤和思考;而心靈書寫則是用寫來寫,注重感受,我們甚至可以寫零星片語,不追求語法正確,不追求邏輯合理,不追求有無表達,不追求有無錯別字,你只要一張紙,一只筆,漫無目的,不受控制地書寫即可。
正是這些不受控制的有心而發的文字,讓你更多地了解自己,從而達到療愈效果。
冰千里在書中,把普通寫作和心靈書寫做了比較,差異只有一點——心靈書寫是滋養和療愈,一般書寫是輸出和消耗。所有主動寫給外界看的文字(報告、作文、朋友圈、公眾號、微博等)都屬于一般書寫。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所寫的文章都屬于這個類別,即便我們口頭上保證說:我就是隨便寫寫、我就是寫給我自己的、我就是自嗨而已……
之所以說,一般書寫是消耗和輸出,是因為具有動機性,這種動機往往是在想讓人看到、看懂,里面包含了賺錢、出名、被理解、被認可、被關注、被愛等需求。這樣的文字一定包含了討好、索取、犧牲、控制、迎合、付出……
就好比,我們在發表文章時,總是希望它能夠十萬加,或者能夠引來大家的共鳴,或者能夠讓朋友更理解你、評價你。這種種的功利心都在無形中消耗了我們的內心,從而讓書寫變得不純粹。
在我們的潛意思里,在文字書寫的過程中,我們都渴望被看見,渴望被愛。所以越是以書寫為生的人,如果沒有合適的宣泄渠道,越是容易自我消耗。
這也是為何我覺得寫文章很累的緣故,一方面需要我剖開內心,剝開我給自己設置的謊言,看到內心最真實想法的勇氣;一方面我必然會考慮文章一旦發表,我需要面對什么:我的文筆是否通順?我的三觀是否還在?我的文字是否會傷害其他人?我是否會污化自我形象?就算我不追求流量、不追求贊賞、不追求物化價值,但我從內心深處也一定會有情感訴求,而這種對外的情感需求,無疑會讓我掩蓋一部分真相,讓我離自己的真實內心越來越遠。
所以,我的書寫即便釋放了負面情緒,但也一定會對真實自我有所保留,久而久之,會成為自我消耗。
而心靈書寫,追求的是只給自己看,所以我們可以放心大膽地表達內心的羞愧、恥辱、膽怯、恐懼等等。它就像你的心跳,它的跳動不是為別人,只為你。
心靈書寫,給了每個人這樣一個權力——你有寫出最爛文章的權力。
所以,還有什么好顧及的呢?只要你拿起紙和筆,只要你動手寫出來。
與一般書寫不同,心靈書寫足夠自由隨意,但也有一些小方法是可以促進我們來實踐的。比如:
1.丟掉規則,讓文字失去控制
簡單來說,就是你想些什么寫什么,沒有條條框框:天空可以是紅色的,你可以是有翅膀的,鬼可以是可愛的,天花板可以是會游泳的……
文字越自由,你就越具有掌控感。
請記住:你越控制,就越會被控制,你的思維條框少,字就越靈動,字有多靈動,你就有多自由。
2.寫得越具體越好,越有細節越好
心靈書寫注重細節,因為你的情緒不一定能夠通過開心、痛苦、郁悶、孤獨這樣赤裸裸的字眼來體現出來,但卻可以通過細節來展現,所以在進行心靈書寫時,不妨多些細節,比如,不要寫一個花瓶有多漂亮,要寫它的材質,它的色澤,它看起來如何、摸起來如何,里面有什么顏色的花、花的味道如何。而這些細節,恰恰能折射你的心境。
只要你給身邊的事物賦予一點情感,它便成為你的一部分,會告訴你,你經歷了什么。細節所到之處,都會顯現你內心的情緒,這才是心靈書寫的基礎,也是實現自我療愈的必經之路。
3.寫是為了尊重自己,而不是別人
真正的心靈書寫不是為了掙稿費,不是為了養家糊口,也不是為了索取愛,它就是給你看自己的一個方式,一旦我們融入了其他雜念,就不會看到真實的自我,也不會起到療愈自我的功能。
在自己的文字里,我們完全可以拋開世俗眼光、拋開三觀五官、拋開道德評價。因為你要知道,你想要的東西,在自己的心里,不在別人的評價里。
所有的炫耀都是乞討。
4.不要拘泥于環境地點
心靈書寫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并非是要在書房、在咖啡館、在教室、在一切充滿儀式感的地方。真正的心靈書寫可以是一個字、兩個字,可以是在任何地點隨時而來的隨意和任意,不要試圖去拘泥地點,反而會讓你失去內心一閃而過的想法。
《心靈書寫》是國內知名心理咨詢師冰千里的新作,不僅提出了心靈書寫的說法,更是在心理治療過程中,讓很多有困擾的咨詢者,如何通過書寫療愈了自己。掌握心靈書寫,你也可以成為自己的心理咨詢師。
關于如何實現心靈書寫,冰千里針對不同的情緒,進行了不同的書寫訓練,簡單易操作,人人可以上手。
比如,如何書寫來克服恐懼?如何書寫來克服糾結?如何書寫來擺脫焦慮?
具體來說,主要講述了四塊內容:
如何用書寫來探索自己的負面情緒。
如何用書寫來察覺內心深處的需求。
如何用書寫擺脫失去和束縛。
如何用書寫獲得自由。
心靈書寫,讓寫作通往療愈。原來寫作并不高深,它只需要一張紙,一支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