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說,拋棄成見,做自己的英雄。但是很遺憾,成見無處不在。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無法搬動它。”
這是申公豹講給敖丙的金句,無論是放在申公豹身上,還是敖丙身上,都極其合身。
身為元始天尊的徒弟,申公豹即便勤勉努力,卻依然得不到師父的重視和肯定。因為申公豹是豹妖。申公豹自述的原因未必全面,但至少映射出了申公豹因為出身被人冷眼的現實。
同樣因為出身為妖,備受成見所累的還有龍族。龍族曾為天族立下戰功,打敗眾多妖獸,最后卻因為妖族出身不被信任,永鎮海底看守妖獸。正是因為成見,讓龍族受到不公待遇。龍王之所以與申公豹合作,將龍蛋注入靈珠,化為敖丙,正是想要隱藏敖丙作為龍的出身,以此能夠建功立業位列仙班,改變家族名為守衛實則為囚犯的處境。所以龍族將希望寄托在敖丙身上,當所有神龍將身體上最硬的龍鱗給敖丙做成萬龍甲時,我們便已然能料到敖丙做出的選擇。
宿命的悲劇才是最大的悲劇。而這悲劇,是因為成見。敖丙如此,申公豹如此,哪吒更是如此。
可以說,最早的成見源于元始天尊。當混元珠被元始天尊煉化為靈珠和魔丸時,成見就已存在:靈珠為善,魔丸為惡,要遭受天雷劫的毀滅。
既然混元珠為一團混沌,無善無惡,為什么又要強分善惡呢?敖丙與哪吒的存在不正是說明善惡本為一體嗎?當敖丙和哪吒融合時,力量是最大的。這是因為完整,而不是因為純粹。
神仙如此偏見,又何必強求村民慧眼識珠呢。成見源于恐懼,或者說成見源于自我保護。村民對哪吒的成見,正是因為哪吒的頑劣異常總是會給村民帶來災難。即便后來哪吒打走了海夜叉,乃至拯救了陳塘關,我始終相信村民的成見不會放下。因為哪吒對于村民來說,不可控。他們對哪吒的畏懼,大于所有的情感認知。
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就像我們以為三十歲的女人就必須要結婚,否則就是不幸福;就像我們以為男女之間只有性,沒有純潔的友誼;就像我們以為同性之愛是一種病;就像我們以為有錢的都是富二代;就像我們以為被老板重視是因為懂得諂媚;就像我們以為女性受害者是因為穿著暴露……
成見太多,我們無力消除。
就像哪吒所說: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誰只由我自己說了算。
我們都期望成為哪吒一樣不理成見,成為自己的英雄。但是,絕大多數的我們都是被成見所左右的向往英雄的普通人。
更為可悲的是,我們一邊被他人的成見所傷;一邊因為成見傷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