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版本的“故事推演”,引發了網民的好奇和不安,但真相只有一個。
官媒以事實說話,認定胡某宇系自縊死亡,尸體發現地系原始第一現場,并非網民揣測的那樣屬于惡性刑事案件。至此,胡鑫宇事件諸多疑團逐漸解開,多個謠言也已經破解。
其實,蘋果爸爸也和大家一樣非常關注這起事件,隨著媒體不斷曝光的碎片化信息,我漸漸覺得,也許真相并不復雜,這并非是馬后炮,前幾天我在自己另外一個公眾號就已經寫過。
如今,青少年抑郁并非是罕見現象,在我接觸的家長和A娃中,不乏其數。很慶幸,他們都能直面這個問題,并且進行了積極治療,這也是唯一有效規避悲劇發生的方法。
ADHD和抑郁焦慮癥屬于兩種不同的病癥,但兩者的某些特征卻是重疊的,如注意力不集中,睡眠紊亂等。所以,家有A娃,家長不能不直面這個問題。
一組研究數據表明,兩種疾病的關聯性很大。
1、有多動癥的青少年患抑郁癥的可能性是沒有多動癥的同齡人的10倍。
2、與沒有ADHD的成年人相比,患有ADHD的成年人的抑郁癥患病率高三倍。
3、被診斷出患有抑郁癥的人往往多動癥的診斷率約為30%至40%。
4、有70%被診斷患有多動癥的人可能在一生中也會經歷抑郁。
目前,大多數青少年抑郁主要是與學習壓力有關,也有少數是因為家庭父母矛盾離異后,孩子心態失衡導致。A娃的注意力先天缺陷,導致學習能力薄弱,這個時候,如果遭到外部壓力,如家長要求目標過高,重點學校學習競爭激烈等外部因素刺激,都有可能引發A娃的抑郁情緒,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孩子的注意力也就是雪上加霜,這也是很多普娃原先很好,抑郁后不得不退學休養的原因,因為孩子已經無法靜心深入思考學習了。
作為家長,很多人高估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認為自己并沒有怎么打壓孩子啊,是不是孩子天生就是心理脆弱?NO!孩子感受的壓力,并非是以你的標準來確定,就像蘋果小時候說,我沒考好,你們沒打我,沒罵我,但媽媽的臉色很難看,充滿失望,中午只吃了一點飯睡覺去了。看到了吧,孩子的感知和我們想得并不一樣,所以在對待A娃的挫折和失敗時,我們并不是不打不罵就行了,還要學會管理自己的表情,讓孩子看到你對他還是充滿信心的,只有這樣,孩子才不會自卑放棄。
從胡同學這個事件,我們家長需要關注的幾個媒體曝光的細節,同樣對于預防A娃抑郁焦慮非常有參考價值:
原因很簡單,因學習成績不佳造成心理落差,加之人際關系、青春期沖動帶來的壓力,造成了心理狀態失衡。
入睡困難、早醒、醒后難以再入睡等睡眠問題。
在書本上寫有很多諸如“終于知道失眠人的痛苦了,晚上不知想些啥,啥亂七八糟的都有”等類似內容
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困難等認知功能障礙,存在內疚自責、痛苦、無力無助無望感、無意義感等情緒問題
多次考試結束后向同學說“想去聽,就是注意力集中不起來,自己愛發呆,思想飄走了。
進食出現異常,有明確的厭世表現和輕生傾向。
當孩子突然什么興趣都沒有了,比如不愛吃平時喜歡的美食,也不想玩游戲等,茶飯不思,家長就要及時引導孩子把不良情緒釋放出來,進行及時安撫疏導。
與生命相比,一切都不重要。我們只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成年后做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至于學業,送給大家八個字:盡力而為,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