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私信我,我家娃除了學習成績不行,其他方面都挺好,以前我很焦慮,疫情后我思考過很多問題,想通了,讓娃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學,要我?guī)停揖蛶停灰夜軐W習,我就管他吃喝,現(xiàn)在親子關系改善多了,發(fā)現(xiàn)娃偶爾也有小進步,上次數(shù)學考試竟然考了90分。感覺我越發(fā)力,他就越對抗,我有時裝糊涂,他反而很在意。
難得糊涂,也是一種智慧。
這幾年,國內(nèi)教育氛圍越來越窒息。 “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國家長的普遍心理,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這種心理導致了家長和孩子在求學過程中不可避免產(chǎn)生焦慮。
從孕期營養(yǎng)到胎教,生娃堪比造衛(wèi)星,總害怕某個環(huán)節(jié)沒做到位,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各類早教班,興趣班,補習班的繁榮,背后的強大的市場支撐就是眾多家長。
在所有家長中,A娃家長更是苦不堪言,因為別人不懂ADHD,不是懷疑你孩子智商弱,就是懷疑你教育方法有問題,你說自己盡力了,別人卻覺得你沒上心,七大姑八大姨,公婆,自己爸媽,甚至老公,矛頭都指向你,你吼孩子,說你不耐心,不管不問,又說你不嚴格要求孩子,總之A娃父母經(jīng)常會覺得低人一等。
ADHD兒童因為注意力問題影響了正常的學習能力,與普通孩子相比,他們是就像戴著枷鎖和一群人在賽跑,雖然目標相同,但付出的代價是沉重的。這些孩子如果在家長的呵護下是能完成學業(yè)的,這個目標我們還是要堅持的,但我們必須對孩子完成這個目標的過程放低要求,如果一味以孩子成績作為考核手段勢必會造成焦緒。
很多家長期待孩子能在學業(yè)上出色,但孩子因為ADHD問題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在小學階段粗暴的打壓手段,孩子的成績勉強可以跟上,中學階段,家長的教學輔導已不足以彌補ADHD學習能力的缺失。
很多ADHD孩子的家長都為孩子的成績焦慮,因為無論多么努力,考試成績也難以超越別人。經(jīng)歷小升初,中考,高考,無數(shù)次考試,家長和孩子的內(nèi)心都需要強大。
A娃能和其他人同時跑到終點,已是一場不平等競爭。我們無法讓孩子成龍成鳳,他們也許就是一群四處撒歡的小雞子,在大自然中很不起眼,但只要它們健康快樂,很接地氣,那又何必焦慮呢?
中考和高考是當下教育的指揮棒,也是篩選器,我們接受篩選,但不怕落選。
讀過朱自清的《背影》,我最喜歡父親的那句話:“……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這也是我經(jīng)常安慰蘋果的暖心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