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了錯誤,家長批語孩子時,為什么有些孩子就是不肯認錯。其實問題出在大人身上,在批評孩子時如果能注意下面這些,孩子通常就容易接受你的批評了。
只談眼前,不翻舊賬
做錯的事已經批評過了就應該“結案”了,不要老是記著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讓孩子覺得他在父母面前永遠無法翻身。孩子正處在學習做人的過程中,父母要原諒孩子的過錯,動輒老賬,這樣很傷孩子幼稚的心,孩子是不會接受的。
不能只注意孩子的錯處
當我們動怒時常常會急于讓孩子認錯,會直接針對孩子所做的錯事切入,然而,孩子其實不是從小到大都只做錯事,必定還有許多可取之處。
如果我們只針對眼前的錯事而忽略了他的優點,就很容易讓孩子覺得眼中只看到他不好的行為,似乎大人并不了解他整個人,而只注意他不好的部分,這樣他就會懷疑當他表現好時,當他做出努力時,父母倒底看沒看見。
孩子努力把事情做好以后,往往需要我們的贊揚,同樣道理,在我們批評孩子時,也應先對孩子做得好的方面給予肯定,然后再反映出做得不對的地方,要讓孩子知道家長并不是光把眼睛盯著他的錯處,做得好的地方同樣看得見。
增加身體接觸
在批評孩子時可以摟著他的肩膀說話,或拉著他的手講道理給他聽。我們都知道忠言逆耳,有些聽不得一句重話的孩子,會非常排斥所有指責他的話,所以當你們實在需要責備他時,我們應該用眼睛正視孩子,一邊說著指責他的話,一邊身體部分要有接觸,這樣就能夠達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表達對孩子的愛
依舊批評過后,父母不要一直板著臉說話或不理睬孩子,如果本來打算和孩子一起出去玩,也不能以孩子今天做錯事為理由不帶孩子出去,要讓孩子知道,做錯了事應該受到批評,但父母不會因為他做了錯事就不愛他,而希望他更茁壯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