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步 讀一篇綜述論文首先從摘要讀起,然后讀結論。如果你能讀懂摘要和結論,那么再開始讀introduction。
第2步 當你讀完introduction之后,如果還饒有興趣,那么可以繼續讀正文部分;否則如果沒產生興趣,那么正文部分就不用讀了。在讀introduction的時候,在腦子里盡量形成一些框架式的結構,如綜述所闡述問題的結構是什么樣的、文章的組織結構是什么樣的。
第3步 讀完一篇綜述文章后,如果你對這篇文章里面講到的內容有60%以上能看明白,而且有興趣想沿著這個方向嘗試著做下去,你需要做的是把introduction里面提到的參考文獻從IEEE上面下載下來讀一讀(注意是introduction里面的參考文獻,而不是所有參考文獻)。這一點是我之前沒有注意到的,一篇好綜述的introduction部分,其中所引用的文獻往往是這個領域中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文獻,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經典文獻。
第4步 當你讀完一定數量的參考文獻之后(大概8篇左右),你就對這個領域最前沿的研究現狀小有了解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問問自己對這個方向有沒有什么新想法,可以是對已有算法的改進、對現有假設條件的調整等等。除非你是牛人或者基礎知識非常扎實,通常你在開始一個新的領域后的最初一段時間內不會有太多的創意(因為你還是懂的太少),這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斷重復讀已經讀過的參考文獻,以及參考文獻中的參考文獻,參考文獻的參考文獻……直到你能夠提出新的思路和想法。通常如果你能保證把一篇綜述的10篇參考文獻都讀過,每篇理解度在70%以上,或者6篇都讀過,每篇理解讀在90%以上,我相信你就自然而然有新想法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