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8歲的江蘇男孩王云飛在高考過程中,寫了一篇文言文,僅有755個字。但高考作文的字數要求是不少于800字。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是,因為這篇文言文,王云飛受到高度贊揚,媒體稱他為“古文奇才”;專家自愧不如,還為王云飛的文章做了四大頁的注釋;閱卷老師直言,王云飛的文化造詣,可以直接攻讀古文獻的碩士。一時間,眾多學校伸來了橄欖枝,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但王云飛選擇了東南大學的土木工程專業。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本期最人物紀就帶大家走進王云飛的成長之路。
出生江蘇 身負厚望
1992年10月,王云飛出生在江蘇如皋市下原鎮文莊村,父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雖然王云飛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但他自小懂事,沒有一點驕縱之氣。
下原鎮
因為家庭條件不好的緣故,王云飛的父母不想讓兒子重復他們的人生道路,所以,對王云飛,他們寄予厚望。
父母的期望鞭策著王云飛,也因此,上學后的他,對待學習時,不敢有一點兒懈怠之心。日日的努力,也迎來了好結果,自小學到初中,王云飛的成績排名都在班級的前三。
拿出來的獎狀,貼滿家里老舊的墻。每次親友來訪,都感嘆不已,直夸王云飛是個好孩子。為此,父母以他為榮。
夸贊并沒有讓王云飛變得驕傲,相反地,這成為一股力量,激勵他在學業的路上越走越遠。
進入高中的王云飛
2007年,王云飛憑著優異的成績,進入人才濟濟的江蘇省如皋中學。如皋中學不僅歷史悠久,還是當地的重點高中。
深耕興趣 高考冒險
就在高一的時候,王云飛有了新愛好。這要從語文課談起。相比初中,高中階段的語文課本擁有更多的文言文。很多學生,看到晦澀難懂的文言文都是頭疼不已,不認識的字詞、難以理解的句子,就連文章底下的注釋也讓人心煩意亂。
總之每到上文言文的時候,大部分的學生都是眉頭緊鎖,只有王云飛興致勃勃,不是聽課做筆記,就是向老師提問。顯而易見,王云飛喜歡文言文。當然,這種喜愛的呈現,不僅體現在語文課堂上,還體現在閑暇時光的利用上。
古文書籍
《史記》、《尚書》、《資治通鑒》······這類古文書籍,都是王云飛的解悶工具。徜徉在古文的世界里,感受古文的魅力,感嘆歷史人物的命運,不僅如此,讀到不同的歷史細節時,他還翻閱多本書籍,進行真偽的判斷。
對王云飛而言,這不僅是一個讀古文的過程,還是一個尋找樂趣的過程。談到為何喜歡古文,王云飛說:“古文的特點是言簡意賅,意境優美,這是現代語言比不上的”。
王云飛對古文的熱愛,讓同學驚嘆不已,他們笑稱王云飛是“穿越的古代人”,不僅如此,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王云飛一定選文科。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是,王云飛在高二分科的時候,選擇了理科,這是他本人的意愿。
王云飛
雖然熱愛文言文,但王云飛志在工科,因為他的心底埋著產業報國的夢。
就這樣,在大家不可置信的目光中,王云飛進入了理科班。雖然課業繁忙,但王云飛對古文仍舊抱有熱忱之心。下課的時候,周末的時候,或是臨睡前,他都抱著書籍,如癡如醉地看著。一本《資治通鑒》,已經被翻得破了頁。
除了翻閱古文書籍,王云飛還嘗試著寫作,不是普通的白話文,而是用古字書寫武俠小說和文言文小故事,不僅如此,他還給同學寫傳記,同學爭相傳閱。
日子一天天過去,王云飛駕馭古字的能力不斷加強,在此期間,他的成績依舊名列前茅。高三下學期快結束的時候,王宇飛的心中冒出大膽的想法,無論語文作文是什么命題,他都要用文言文的形式書寫。隨著高考時日漸近,這種想法越強烈。
情景再現
參加高考的前一晚,王云飛對母親說:“媽媽,我要冒險了”,母親不解地看著他,王云飛繼續說道:“語文考試中,我要寫文言文”。母親摸摸兒子的頭,告訴王云飛,學習的事情她不懂,但只要王云飛認定了,她就支持他。母親的話,為王云飛帶來了力量。
2010年6月7日,王云飛邁著堅定地步伐,踏進高考的考場。第一場考試就是語文,老師分發試卷。隨著考試的鈴聲響起,王云飛拿起手中的卷子,翻到了最后的作文。
“綠色是生機勃勃的,它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以綠色生活為題,寫一篇作文”。這是作文區域給出的提示和命題。王云飛深思了一會兒,又轉頭答起試卷前面的題目。一邊做題,一邊構思作文,整個過程很順利。
王云飛
一個小時后,題答完了,只剩作文了,此時,王云飛構思得差不多了。但是,面對空白的格子,他猶豫了,畢竟,在這個足以改變命運的考場上,他的行為堪稱冒險。
手心快要攥出汗,王云飛抬頭看了看表,幾番猶豫,還是決定用文言文的形式寫作文。心中沒了糾結,作文寫得很流暢。
走出考場的時候,王云飛的心里開始打鼓,他覺得自己寫得還不錯,但閱卷老師如何判,王云飛并不清楚。心中沒底,就像懸著一塊大石頭。這種狀態維持了大半個月,直到快出成績的時候。
王云飛寫的文言文
“呱呱小兒,但飲牛湩······佌佌之豚,日食其羓,洎其成立,未識豜豭·····”這是王云飛的作文,通篇駢體古文,還夾雜著晦澀難懂的字詞。
改卷老師看到后,整個人懵了,因為作文的部分內容,他是看不懂的,不僅如此,高考作文的字數不能少于800字,但這篇作文只有755個字。為了給出合理的分數,改卷老師把試卷提交給了專家組。
多方贊揚 古文奇才
南京市語文閱卷組組長、古典文獻學專家吳新江在看完作文后,一邊嘖嘖稱奇,一邊做注釋。因為語義深奧,他做了4大頁的注釋。
寫完注釋,吳新江對改卷老師說:“別說你不理解,就連我也沒有看懂,這位同學用的古字,有的我見過,但沒用過。更夸張的是,還有40多個古字,我根本不認識,說到這點,真的很慚愧”。
何永康
高考作文閱卷組組長何永康也對這份試卷的主人給予了高度的贊揚,他說:“這樣的文化修養,完全可以被高校破格錄取”。
一位閱卷老師說:“這位同學的文化造詣很深,他不僅會用古字,而且用得很恰當。更重要的是,他寫得很切題,很有思想,從歷史的發展角度出發,表明環境遭到破壞,幻想回到農耕時代。這樣的水平可以直接攻讀古文獻的碩士”。
事實上,王云飛的行為并不是沒有先例,早在2001年的江蘇高考中,有學生也在作文中寫了文言文,但他使用的是“三國體”。相較這個學生,王云飛更勝一籌,因為他使用了純正的文言文。
2010年6月23日,《揚子晚報》報道了這篇作文,稱呼作文的主人是“古文奇才”,不僅如此,他們還在報道中呼吁古文奇才盡快現身。因為這個階段的試卷處于加密狀態。
接受采訪的王云飛
第二天,看到報道的王云飛承認了自己的身份。頓時,全網沸騰,因為這篇作文,王云飛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競相爭取 東南大學
2010年6月25日,王云飛的高考成績出來,總分384分,語文作文滿分。一時間,眾多學校伸來了橄欖枝。首當其沖的便是東南大學。東大校辦副主任馮建明在與上級商量后,決定預錄取王云飛。為此,他親自前往如皋中學與王云飛溝通。
溝通過程中,馮建明承諾只要王云飛進入他們學校,他可以選擇任何專業,包括東大最有名的土木工程專業,王云飛同意了。對此馮建明很欣喜,他笑著說:“哥招的不是生,是才”。
劉波和王云飛
2010年6月28日早上,東南大學的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劉波趕到如皋中學,為王云飛親手送上了東大土木工程專業的預錄取通知書。
就在這個時候,北京大學與南京大學也向王云飛投來橄欖枝,王云飛婉拒了,他說:“做人要講誠信”。
王云飛剛到東南大學 正在整理床鋪
2010年8月,王云飛背著行囊,離開家鄉,來到東南大學。臨走的時候,他還帶了幾本書,《山海經》、《中庸》······
2010年8月31日,是東南大學舉行開學典禮的日子,作為大一新生的王云飛作為新生代表,上臺發言,這次他維持了一貫的特色,用文言文進行演講。隨后,他的發言稿,被貼在了東南大學的校園討論版上。
看完發言稿的學生議論紛紛,有人直呼“暈”,有人贊嘆王云飛有個性。當然,也有質疑聲,他們說王云飛講文言文不分場合,嘩眾取寵,讓人無法理解他的意思。
王云飛寫的《四連魂》
對于這些聲音,王云飛并沒有理會,因為他忙著軍訓,忙著寫稿。軍訓期間,王云飛被分在宣傳部,為了宣傳自己所在的連隊,王云飛用古文寫一篇文章《四連魂》。雖然只有百來字,但是氣勢相當足。
除此之外,學校還給王云飛布置了一個任務,用古文寫一篇校史。因為校史悠久,寫作的難度很大,學校給他的時間很充裕,就是本科四年。
忙著在教室學習,忙著去圖書館看古文書籍,忙著參加社團活動,王云飛的大學生活,過得很充實。
進入職場 步步高升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
2014的畢業季,王云飛從東南大學畢業。之后,他進入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在這里擔任見習工程師。
身在職場,王云飛沒有一點兒不適應。他性格開朗,人又好學,所以朋友多,事業進展的也很順利。在此期間,他也沒有丟掉古文的愛好。只要有點空閑時間,他都用來讀書、寫文章。
2015年,剛剛結束見習期的王云飛,馬上被公司委以重任,在上海虹橋商務區核心區一期07-2項目土建工程中,擔任監理工程師。任職期間,王云飛十分敬業,不容一點瑕疵存在。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云飛參加的工程項目,在這年獲得上海市優秀工程質量管理小組一等獎以及全國三等獎。這樣的獎項,對王云飛而言,是一種精神上的鼓勵,此后,他又以監理工程師的身份,負責其他的大型項目。
成為營銷經理的王云飛
2016年,王云飛憑著之前的工作經歷,成功升職,此時他是中建八局上海分公司的營銷經理。責任大了,繁忙的時間更多了,但王云飛享受這樣的生活。不僅如此,他還告訴自己,在事業這條路上,他要走的更遠。為此,他也在不斷地努力著。
2017年,王云飛從上海調離,去了寧波的分公司。在這里,他擔任助理總經理,職責是管理公司在整個寧波的市場經營。這么快的升職速度,可以想象,在這榮耀的背后,他又付出多少汗水。
事業蒸蒸日上,王云飛的愛情也來了,他與對方相識于工作。在長期的相處中,兩人日久生情,彼此性格相合、愛好相投。除了工作上有交談,就連閑暇的時候,也能聊上兩句古文。
情景再現
所以,相識一年,他們就自然而然地在一起了。沒多久,他們又在雙方父母的同意下,領了結婚證。
2020年,因為疫情的緣故,王云飛空閑時間多了起來。利用這些時間,他又重拾興趣,除了看古文,也會在興起之時,寫上兩句。有時給妻子看,有時發在朋友圈,讓各位親友評論。一如往昔,雖然剛開始構思的時候,有點生疏,但寫了一段時間,又變得流暢起來。
妻子也會故意詢問王云飛,建筑和古文相比,他最喜歡哪一個?王云飛笑著說:“這兩個對我而言,都是重要的,前者是現實,后者是興趣,只有兩者結合,才是真正的我”。
2022年初,王云飛恢復了以往的工作節奏。此時,他不是那個閑情逸致的“古文奇才”,而是游走職場,發布指示的企業管理者。
成為助理總經理的王云飛 右一
如今,三十而立的王云飛已是中建八局總承包公司助理總經理,職責重大,主要分管整個江浙滬地區的市場經營。
對此,王云飛躍躍欲試,畢竟,站的越高,施展才能的空間越大。雖然在建筑工程的行業已經深耕8年了,但王云飛對待事業的態度,依舊是熱情的,這不僅讓我們想起那個志在工科,期望產業報國的王云飛。
現在,王云飛還沒有放棄自己熱愛的古文,但因為工作繁忙,書寫的次數很少。不過,他想過自己的晚年生活,王云飛說,等他退休,他專職做古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