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之能報道
編輯:吳昕
新數據顯示 OpenAI 的產品在初創企業中呈病毒式增長。
財務和人力資源咨詢公司 Kruze Consulting 對 800 多家風險投資支持的初創公司的支出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使用 OpenAI 產品的公司比例已從去年 11 月 ChatGPT 推出時的 3% 上升至 9 月的 57%。
這一點或許并不令人意外。OpenAI 希望自己的技術成為消費者、開發者、行業企業的默認選擇。現在的 OpenAI 不再只是發展 ChatGPT,它正日益成為一個 B2B 平臺。除了為類似摩根斯坦利這樣的行業大客戶定制產品,他們也為開發者提供使用其模型構建產品的工具。
此外,OpenAI 還有 1.75 億美元用來投資下一代人工智能初創公司,鞏固其作為首選 AI 模型開發商的地位,順便還有機會在這些應用開發者淘金成功時獲取價值。
先發制人無疑對 OpenAI 有利。巨大的基建成本已經為潛在競爭對手設置了進入壁壘,這又反過來讓 OpenAI 更容易鎖定企業用戶(考慮到高昂的遷移成本)。
當然,他們也有很多錢來維系這種領先。
OpenAI 至今已經籌集了大約 140 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資金來自微軟,可能有約 130 億美元。
4 月,包括 Andreesen Horowitz、Founders Fund 和紅杉資本在內的幾位知名風險投資人向該公司投資了 3 億美元,估值在 270 億至 290 億美元之間。OpenAI 還通過股票出售籌集了 3 億美元。
考慮到廣泛而多樣化的生態推廣可能比任何技術優勢都更重要,我們簡單梳理了 OpenAI 從去年 11 月到今年 10 月投資或者資助的 AI 初創( 12 家)和機構( 1 家),也發現了一些特點。
首先,垂直行業解決方案的投資幾乎占了一半(有五家)。其次是通用生產力工具方面(四家),包括 Mem、Descript、人形機器人( 1X ) ,還有一家父母 Copilot( MILO )。在開發工具方面投資的企業包括前景被看好的 Agent 方向初創 Anysphere。
其次,就垂直行業來看,OpenAI 最青睞典型的 NLP 行業應用,包括法律( 2 家,Harvey、Oikeus.AI )、醫療( 1 家, Ambience)以及教育( 2 家,Speak 、 Class Companion )。
法律行業與 LLM 屬于天作之合:作為一個典型的 text-in/text-out 的場景,法律行業的數據以文本為主,并且多為絕對事實和真實案件,很適合大模型學習。法律工作的強知識性和邏輯性也讓大模型能夠在更多法律工作流環節中提供價值。
Sam Altman 也曾在受訪中提到對 GPT-4 在法律場景應用的期待。投資兩家法律 AI 初創也表明他們對這一領域出現 Copilot 量級效率工具的信心。
投資兩家教育 AI 初創也印證了 OpenAI 一直以來觀點,教育將繼續成為受人工智能影響最深刻的領域。
至于醫療領域,自不待言。微軟以 197 億美元收購 Nuance 就是一個例證——有哪個行業比醫療保健提供更廣泛的語言 AI 用例?醫療保健是美國經濟中最大的部門,占美國整個 GDP 的 19.7%。
有意思的是,就在 Ambience 2 月推出 AI 抄寫員 Ambience AutoScribe 后不久,微軟旗下的 Nuance 在 3 月推出了一款類似的語音醫療抄寫應用,還集成了 GPT-4 。由此可見,微軟通過 Azure 向客戶出售 OpenAI 的服務,也導致一些傳統大客戶很長時間都難以轉向 OpenAI 之間合作,進而影響后者將當前優勢轉化為持久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 也在通過合作的方式(比如與美聯社、AJP)探索生成 AI 在新聞領域的應用。而新聞應用領域已經集合了諸如谷歌、微軟、蘋果以及 Meta 這樣的巨頭。
不過,目前的策略與優勢似乎并不能保證 OpenAI 霸主地位。當 Kruze 深入挖掘數據時,又看到不同的景象。
雖然這 800 家公司平均每月在 OpenAI 上花費 2,600 美元,但支出中位數僅為 80 美元,也就是 4 個 Plus 賬戶的價格。
這種差異表明,一些高價值用戶大幅改變了平均數據,大多數初創企業只是在試驗或根本不需要 OpenAI 的產品。(分析中的初創公司平均籌集了 800 萬美元的資金。)那么,問題來了,如何讓客戶留下來?這也側面支持了路透社最近的一份爆料, OpenAI 即將到來的重大更新會面向開發者,降低 95% 的開發成本。
經濟學人最近援引風投人士郭偉業即將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的話,指出,OpenAI 是否成為下一個科技巨頭核心在于模型的通用型能帶來多大價值。如果價值不大,那么整個行業可能將由一眾專業公司(比如 character.ai )主導。如果價值很大,那么,它就有可能占據主導地位。
以下是我們梳理的 13 家投資和資助對象(基于可以查到的公開資料):
1、Anysphere
Andrej Karpathy 多次表示對 Agent 前景的看好, OpenAI Startup Fund 最近投資的 Anysphere 也是一家 AI Agent 玩家。Cursor 是這個團隊開發的 IDE,旨在加快常見的編程和軟件構建任務,如調試。
他們將 Cursor 稱為 AI-first IDE,產品 UI 與 VS Code 接近(被認為對標微軟 VS Code ),具有由 OpenAI 模型提供支持的生成 AI 功能,比 Github Copilot 做得更深入,被認為是 AI Agent 化的 VS Code + Github Copilot。
得到 OpenAI 投資后,他們在 GPT-4 發布的第一時間將其加入自己的產品中。
2、 Class Companion
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無論是 ChatGPT、Bard 還是 Claude 都在教育領域顯示出巨大的潛力。10 月下旬,一個為老師設計的新型教育平臺 Class Companion 完成 4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OpenAI Startup Fund 參與投資。
該平臺利用生成 AI 幫助老師為學生提供及時、個性化反饋,教師可以將更多精力集中在小組討論、個人指導、課程規劃等工作上。
平臺上,教師可以自定義作業并邀請學生提交答案。學生在完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及時從 AI 那里獲得反饋,無需等到第二天甚至更久才收到老師的實質性反饋。
除此之外,AI 還提供提示和上下文知識、修訂建議和進度認可。教師對整個過程擁有完全的可見性,并享有最終決定權。
3、MILO
8 月,MILO 完成種子輪融資。這是一家旨在利用 OpenAI 大模型為操心的父母打造 Copilot 的初創公司,也是 YC 孵化的初創。
家長可以向 Milo 助理發送購物清單的短信或學校活動登記表,Milo 掃描文檔后可以將這些行程安排添加到數字日歷,到時提醒父母購物、參加學校活動、同學生日邀約或者看醫生。
「家長技術」或幫助家長管理養育瑣事的工具也在成為市場關注點,并在 2021 年達到 14 億美元規模。除了 MILO,其他迎合家長需求的人工智能工具已經開始出現。例如,睡前故事生成 AI,為家長免去哄睡的辛勞。
4、Kudo AI
8 月,Kudo AI 從微軟及其合作伙伴(包括 OpenAI )那里獲得了價值 98,000 美元的資助。Kudo AI 目前的核心產品是 chatgpt.js——一個廣受好評的 JavaScript 庫,它允許開發者與 ChatGPT DOM 進行超級簡單的交互,構建 AI 應用程序——從聊天機器人到創意內容生成。
7月,這家領先的 AI 語言學習平臺完成 B 輪融資 2700 萬美元。3 月,Speak 使用 OpenAI 的 GPT-4 文本生成模型升級了 AI Tutor,可以就任意數量主題在任何時間與學員進行開放式對話,AI 會提供有關發音,語法,詞匯等的實時反饋。
GPT-4 能夠生成具有更高準確性和連貫性的文本,為學習者提供更自然、更具指導性的互動。另外,Speak 也采用了 OpenAI Whisper API 進行多語言語音識別,并與 OpenAI 合作開發了 ChatGPT 的插件。
在 OpenAI 看來,Speak 不僅有可能徹底改變語言學習,而且有可能徹底改變更廣義的教育。
6、American Journalism Project(AJP)
美國新聞項目(AJP)是一家風險慈善機構,致力于為全美各地的非營利性新聞機構提供資助。7月,AJP 與 OpenAI 宣布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旨在探索生成 AI 在當地媒體領域的應用與創新。
作為合作的一部分,OpenAI 承諾向 AJP 提供 500 萬美元的資金支持,以及高達 500 萬美元的 OpenAI API 信用額度,以便 AJP 及其受助者可以自行嘗試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
這一合作是 OpenAI 與媒體機構合作努力的一部分。在此之前,美聯社( Associated Press )與 OpenAI 達成了為期兩年的協議。根據協議,OpenAI 將獲得使用美聯社自 1985 年以來的部分文本檔案的權限,以輔助其人工智能算法的訓練。作為回報,美聯社將獲得 OpenAI 的技術專業知識和產品支持。
7、Oikeus.AI
這是一家今年成立的新公司,利用 AI 快速分析法律文件、自動起草符合標準的法律文件、信函,并與現有系統集成。
8、Harvey
4月,Harvey 完成 A 輪融資,OpenAI Fund 繼續在本輪跟投。Harvey 由律師 Winston Weinberg 和室友 Gabriel Pereyra 創立,后者曾是 DeepMind、Google Brain 和 Meta AI 的研究科學家。當 Pereyra為 Weinberg 展示 GPT-3 文本生成系統,Weinberg 意識到它可以用來改進法律工作流程。
這家公司的產品定位是律師的通用性助理(Copliot)。首個產品是一個在 GPT4 底座模型上加入大量法律專業數據微調后的 AI Chatbot,產品形態類似 ChatGPT,主要能力包括法律寫作、回答復雜法律問題以及合同處理等。
據報道,Harvey 還在秘密開發第二款產品,比第一個產品更雄心勃勃,研發強度極高。投資人紅杉在官方博客上表示,目前有上萬家律師事務所正在排隊使用 Harvey 的 AI 產品。
9、1X
3月,挪威的機器人初創 1X Technologies(前身為Halodi Robotics)宣布獲得 2350 萬美元的 A2 輪融資,由 OpenAI Startup Fund 領投。
1X 成立于 2014 年,致力于生產能夠模擬人類運動和行為的通用機器人,也是少數真正專注于將「大模型」與「機器人硬件」結合起來的公司。他們一方面嘗試合適的語言大模型,用來做「語言到動作」的轉化,將語言模型和真實世界連接起來,另一方面也會積累視覺、觸覺數據用于訓練,實現環境交互、通用控制。
公司目前有兩款機器人 EVE、NEO,面向安防、安保、物流、醫療康養等場景。他們也用到了 OpenAI 技術,比如用 OpenAI Gym 來訓練自主導航和避障,實現其機器人與 ROS(機器人操作系統)之間的通信,用 GPT-3 來提高自然語言交互能力。
透過與 OpenAI 合作,未來可能利用 DALL-E 和 CLIP 讓機器人能夠生成和理解圖像。
10、Ambience Healthcare
這是一家醫療健康 AI 公司,利用技術解決醫生的一大痛點——在記錄和管理任務上花費太多時間。
多年來,醫生一直在使用各種文檔輔助,包括語音識別軟件和人工轉錄器。但最新的人工智能具有高級推理和自然語言功能,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2月,Ambience Healthcare 推出一款全自動人工智能醫療抄寫員 Ambience AutoScribe,通過聆聽醫患醫療就診并做筆記來實現臨床記錄自動化。系統可在患者就診后幾秒鐘內自動創建臨床筆記草稿,并可供臨床醫生立即查看,以便他們可以進行筆記更正。該解決方案還與 EMR 軟件緊密集成。
AutoScribe 還可以根據醫生個人偏好進行定制,以自己的風格編輯文檔。
11、Mem
辦公筆記工具 Mem 拿到 OpenAI 投資時,這家公司只有 16 位員工。
如果說在此之前,所有的筆記工具都需要人來整理和歸納,那么,生成 AI 的出現使得讓 AI 整理用戶個人信息成為可能。
用戶可以在 Mem 上添加自己的筆記,電子郵件、日歷事件、航空公司確認、會議記錄等,Mem 會通過 AI 自動整合和理解這一切,并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將所有信息反饋給用戶。換句話說,它會成為用戶的個人數據管家和搜索引擎。
Mem 還有 AI Writer,一個基于用戶個人信息數據的 AI 寫作助理。當用戶在寫作中提到某個日程安排或者某條視頻內容時,Mem 會自動將這些信息同步到文檔中。AI Writer 還具備 GPT-3 的能力,可以自動搜集各種網上的信息并進行補全。
12、Descript
一個用于音頻轉錄、播客、屏幕錄制、音視頻編輯的 all-in-one 的桌面軟件,其最大的特色是可以將音視頻內容轉錄成文本,然后將文本中的每個詞和音視頻中的時間戳對應上,允許用戶通過編輯這個轉錄后的文稿來編輯原始音視頻。
Descript 將繁瑣的剪輯變為像編輯谷歌文檔一樣簡單和方便,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獲得 OpenAI 的投資后,Descript 正在探索如何將 OpenAI 的 AIGC 能力集成進來。比如可能圍繞著視頻腳本,引入更多的文本生成能力,如自動分章節、寫標題和摘要。
13、EdgeDB
現代數字業務環境嚴重依賴數據庫。根據 2019 年 Vanson Bourne 的一項調查,72% 的企業認為他們對關系數據庫的依賴阻礙了他們的數字化轉型計劃。
EdgeDB 是第一個開源圖關系數據庫的開發商,其使命是解決傳統關系數據庫的一些基本的設計缺陷,這些缺陷使得數據庫的使用對企業來說過于繁重。
EdgeDB 雄心勃勃,希望重新構想關系數據庫,關注開發體驗,讓開發者在使用 EdgeDB 比使用任何其他數據庫(無論是 SQL 還是 NoSQL)時更有效率。許多初創公司都采用了EdgeDB,包括 Y Combinator 孵化的 BeatGig。
參考鏈接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new-data-show-openais-viral-growth-among-startups-can-it-l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