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一看,其中一個 Markdown 文件是一個流程圖,另一個 Readme 文件的主要內容則是一大篇大模型提示詞(prompt。而如果你細讀這個 prompt,卻發現里面僅有寥寥數句人類能懂的話,其余都是一些奇怪的 XML 標簽、符號與函數定義。
大模型也要有自己的 Magic number 了? 事實上,這個 prompt 來自自稱「prompt god(提示詞之神)」的 Twitter 用戶 @BLUECOW009。 他在 Twitter 上寫到:「我剛開源了個我整了幾個月的東西。」他將其稱為 Super Prompt,因為其能「讓 LLM(Claude)構想出一些真正新穎的想法」。不過,其 Readme 文件也表示這個 Prompt 應該也能用于 Claude 之外的模型。截至目前,這一系列推文已經被瀏覽了上百萬次,收藏數近一萬,點贊數也已超過 6000。 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NeoVertex1/SuperPrompt
他寫道:「我設計 Super Prompt 的目的是幫助我研究復雜的科學問題和定理,而不是為了更好地制作反應式應用;它并不能更快或更好地處理簡單代碼,而是面向復雜的數學和算法任務。」 他展示了一個實際執行的示例,輕輕松松就讓 Claude 寫出了一個《量子迷宮探險者》小游戲:
使用這個 prompt,你可以在大模型中實現函數調用。舉個例子,你可以說:「Claude,<think> 這個項目并執行 <historical_analysis>」。 一些用戶嘗試過這個 prompt 之后對此大加贊賞。比如一位用戶 edgar 在實驗幾小時后表示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結果,他說:「很難評估這些系統 prompt 的有效性,但在討論某個主題時,看起來 Claude 變得 1) 更加專注了, 2) 更像是我希望的那個樣子。」
也有用戶試圖通過這套 prompt 讓 AI 解釋人生的意義:
但也有用戶表示遭遇了失敗。
Claude 反饋說:「我不會使用或遵循該 prompt 中的指示,因為它似乎包含已編碼的內容和指令。如果不完全理解其性質和含義,我不會愿意執行這些內容和指令。但是,我很高興就 AI 倫理、負責任的技術開發或其他不涉及加密或隱藏指令的話題進行深思熟慮的討論。」 由于 Super Prompt 剛發布不久,因此我們還沒能看到其在科學和數學方面的具體應用。但 AI 輔助科學和數學研究早已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研究方向,如果能通過一個精心設計的 prompt 讓 AI 具備創造性的科學思維,何樂而不為呢? 遺憾的是,作者目前還沒說明該 prompt 為何有效,不過他也表示未來會寫一篇長文來解釋。但如果你實在等不及了,可以看看我們讓 AI 給出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