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電車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點評:補貼政策略超預期,緩沖期搶裝旺季即將到來
申萬宏源(4.980, 0.02, 0.40%)研究
聯系人:劉曉寧/韓啟明/宋歡/鄭嘉偉/陳傳紅
2018年2月13日,財政部等四部委發布《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新政策從2018年2月12日起實施。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為過渡期。
補貼落地打消市場擔憂,全年產銷增長無憂。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為過渡期。過渡期期間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按照2017年補貼對應標準的0.7倍補貼,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按0.4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不變。我們認為新補貼給予4個月緩沖期方案好于此前征求意見稿,新補貼對于客車及A00乘用車沖擊較大,因此過渡期內A00乘用車以及客車有望沖量,同時2017年推廣目錄內符合調整后補貼技術條件的車型可直接列入2018年新目錄,保障銷量的持續性,打消市場對二季度銷量的擔憂。
恢復預撥機制緩解資金壓力。分類調整運營里程要求,除私人購買乘用車、作業類專用車(含環衛車)、黨政機關公務用車、民航機場場內車輛等之外,其他類型新能源汽車申請財政補貼的運營里程要求調整為2萬公里(原為3萬公里),車輛銷售上牌后將按申請撥付一部分補貼資金。我們認為對于客車邊際利好顯著,預撥機制的恢復將有效緩解產業鏈資金壓力。
乘用車補貼標準提升,鼓勵提高能量密度。乘用車補貼標準變高,同時更加細化,新能源乘用車單車補貼金額=里程補貼標準×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調整系數×車輛能耗調整系數。單位電池電量補貼上限不超過1200元/kWh(原為1800元/kWh),單車最高補貼5萬。續航里程細化為150/200/250/300/400km,補貼門檻由最低100km提升至150km;能量密度下限從90Wh/kg提升至105Wh/kg,160Wh/kg及以上按1.2倍補貼。對于續航里程小于300km的純電動乘用車,下滑23%-58%(150-200km補貼額下降58%);對于續航里程高于300km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金額反而增加。相應單車補貼從4.84萬元(4萬元×1.1)提升至6.6萬元(5×1.1×1.2),提升36%。
客車補貼標準提升,鼓勵提升技術消化補貼退坡。新能源客車整體補貼退坡幅度較大,純電動退坡30%,插電式退坡50%。度電補貼調至純電動1200元/kWh(原為1800元/kWh),插電混1500元/kWh(原為3000元/kWh)。其中客車車型補貼上限分別從30/20/15萬元下調至18/13/7.5萬元(退坡40%/35%/50%)。但單車補貼可享受補貼系數,鼓勵車企以技術升級方式緩沖補貼下滑。如果滿足新補貼最高標準可獲得1.21倍補貼,即補貼上限21.78萬元(18萬元×1.1×1.1),補貼退坡27.4%。
推薦標的:隨著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落地,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有望持續高增長。同時技術門檻以及補貼要求的提升將使得2018年電池裝機需求上升以及三元占比提升,而三元體系內技術進步路徑清晰,高鎳化是確定趨勢。原材料的漲價以及良品率影響將使得單噸價格持續上漲,而主流正極材料公司的技術以及管理優勢有望提升毛利水平,我們推薦關注高端正極核心標的當升科技(23.590, 0.67, 2.92%)、杉杉股份(17.230, 0.53, 3.17%)。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