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北向資金動向備受市場關注。廣發證券7月發布的報告顯示,6月北向資金凈流入426億元,凈流入規模前五名的行業是食品飲料、銀行、非銀金融、醫藥生物、家用電器,其中食品飲料行業凈流入規模71億元。截至6月末,外資持股規模排在前五的也是這五大行業,表明其持續偏好金融和消費。
中證100指數是一只聚焦金融和消費的指數。Wind統計顯示,截至7月30日,金融和消費占比合計67.1%。自2014年7月21日至2019年7月19日的最近5年,中證100指數累計收益率104.77%,年化收益率為15.93%。廣發中證100ETF(512910.SH)是上交所上市的場內ETF,可作為投資者資產配置的選擇。
北向資金持續超配金融和消費
廣發證券對北向資金投資偏好的分析結果顯示,消費及金融行業流入量居前。今年上半年,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前五的行業是銀行、醫藥生物、家用電器、非銀金融、房地產。從存量配置的行業來看,截至6月末北向資金持股規模前五行業分別為食品飲料、非銀金融、家用電器、銀行和醫藥生物。其中,食品飲料持股規模仍然位居各行業第一,配置比例達20.78%。
據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負責人羅國慶介紹,北向資金的行業配置集中在金融和消費行業,個股選擇體現四個特點:大市值、高ROE、高股息率、中低估值。例如,外資偏好的三分之二標的估值在30倍以下。根據對外資過往投資偏好的研究,金融和消費行業有望繼續獲得青睞,優質企業的定價或進一步提升。
一方面,根據北向資金的選股標準,他們挑選的企業以白馬龍頭股為主,企業在多年的發展中已確立規模優勢和深厚的護城河,具備較穩定的盈利能力。例如,消費品的龍頭公司在品牌、渠道、產品、研發等方面形成了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企業可以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質量,提高毛利率水平,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
另一方面,市場環境和投資者結構也有利于龍頭企業定價的提升。近幾年,A股市場結構分化:一是優質的核心資產獲得越來越多資金的關注;二是投資者結構發生變化,外資持續流入,對A股的影響力逐步提升。據Wind統計,截至7月31日,滬深港通北向資金自開通以來累計流入額達到7501.27億元,今年合計流入1083.93億元。
羅國慶認為,中長期來看,以大金融和大消費為主的行業龍頭股有望繼續成為外資配置的首選,相關標的定價或進一步提升。對于沒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研究企業的投資者來說,可以選擇中證100指數作為投資工具。
中證100指數:聚焦核心藍籌
中證100指數是從滬深300指數樣本中挑選規模最大的100只股票組成樣本,反映的是滬深市場100家大市值公司的整體表現。Wind統計顯示,截至7月30日,中證100以30.33%的漲幅在11只中證規模指數中排第一,滬深300以28.55%的漲幅排第三。2016年以來,僅有3只中證規模指數上漲,中證100以22.54%的漲幅排第一位,滬深300指數以3.74%的漲幅排第二位。
羅國慶分析道,中證100指數具有大盤價值、高股息率、高凈資產收益率、低估值的特點,與北向資金的選股標準比較吻合。首先,中證100指數成分股呈現大盤價值特征。截至7月30日,中證100指數個股平均市值2655億元;指數市盈率(TTM)為11.51倍,滬深300指數估值為12.46倍;股息率(近12個月)為2.71,高于滬深300指數2.40的水平。其次,中證100指數成分股覆蓋行業龍頭。既包含滬市大盤代表的平安、茅臺、招行等龍頭企業,又包含深市藍籌的格力、美的等行業巨頭。最后,中證100指數聚焦大金融和大消費。Wind統計顯示,截至7月30日,銀行、保險、證券占比為23.1%、13.6%、8%;飲料制造、白色家電、食品加工行業、化學制藥占比為9.9%、6.5%、3.6%、2.4%,大金融、大消費合計67.1%。
廣發基金布局了跟蹤中證100指數的ETF和聯接基金。廣發中證100ETF(512910)在上交所上市,場內投資者可以通過證券賬戶買賣。該基金還配置了聯接基金,廣發中證100ETF聯接(A類:007135,C類:007136),C類持有30天以上免贖回費,收取0.10%/年的銷售服務費,費率業內最低。長期看好該指數的投資者,可以選擇A類份額定投,中短期投資者建議優先選擇整體費率較低的C類份額。(CIS)
責任編輯:田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