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易經與易傳通講二:先迷后得,吉無不利

今日課程要點

以下內容,根據劉明素老師講課內容整理

中國從辛亥革命開始,人民革命的方向有了全新的變化,已經不再像過去一樣,建立一個政權、推到一個政權那種換湯不換藥的老一套的做法。辛亥革命提出了最重要的革命發展的方向,就是要實現民主。民主的思想在塵封了三千年以后,到了辛亥革命時期,又重新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可是,什么是真正的民主呢?現在大家對民主的理解是民主的一種表現形式,就是少數服從多數、投票選舉,老百姓可以行使自己的自主權了,這叫民主。其實,這只是民主的法制形式而已,這不是民主的真象,這只是民主的表象,那什么才是民主的真象呢?這就是坤卦講的主利的法則。

在群體社會的發展過程當中,每一個社會的個體都能夠學會主利的法則,就是實現了真正民主的基礎,也就是可以實現民主專制的前提條件。坤卦當中主利這兩個字,我在之前就已經和大家講過了,是可以通過自己的主動實現利益增長的邏輯,既有安吉之利又有財貨之利,也就是說,群體社會的法則,讓每一個個體都學會和掌握這樣主利的能力,讓每一個人都可以實現自主,用我們現在的語言邏輯就是說,讓每一個個體變成自盈利的個體,這才是實現民主最根本的基礎。這是努力的結果,不是順從的思想。可是,在坤卦的文言當中,第一句話就講了“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這里說的柔和剛、靜與方,也容易讓后世的人產生錯誤的解讀。我之前給大家講過,牝馬之貞并不是封建思想的母馬或者說婦女信守的貞潔,而是清晰客觀的講出了社會化生法則執行的狀態。在過去給大家講過,公馬和母馬行使的功能都是一樣的,母馬比公馬多了一項,就是可以下小馬駒、生小馬,社會的群體法則恰恰如此,群體的智慧、群體的行動可以實現什么?就是增長變化。人與人之間行使合力,其目的就是增長變化而已,這才是坤卦所主導的方向,坤卦所講的核心法則。

坤卦里講的“先迷后得”也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這里講的后得主其實是對易經文字斷句的失誤,現在通行版本中,對于坤卦卦辭的斷句都是錯誤的,一般斷句都會斷成了: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其實這一句的斷句應該是這樣的: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所以從這里來講,主導利益的發展是每一個公民都需要學會的本領,一個連自己都不能主導的人、一個不能主家的人,又如何談到在社會當中去主事呢?如何去為官而從政呢?大家回顧一下易經的思想,易經的思想既講民主,又講專制,這與我們國家建國以來所執行的人民民主專政是完全一致的,這才是坤卦思想最真實的體現,也是最積極的方向。

接下來文言講“積善之家,必有馀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這一句文言說得非常有道理,積善慶余本來是乾卦亨的邏輯,也就是我給大家講的有效積累的過程。可是,把積善慶余放到了“履霜,堅冰至”這句爻辭來講,并且后面以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這樣的邏輯去看因果,就已經把坤卦的思想徹底引偏了。大家要知道,易經的思想,天地自然、人與萬物,無所不包。中國古老的思想總是在講天人合一,總是在講最神秘的道,這里面有一個非常清晰的主線,這個主線是什么?就是天地萬物與自然規律,研究來研究去,都是圍繞著服務于人類的安吉之利與財貨之利來的。也就是說,過去人研究的所有的法則都是以人為核心而展開的。就像坤卦初爻講的“履霜,堅冰至”,這其實是群體法則生存的關鍵要素。在講坤卦的時候我就講過,這句爻辭是古人對大自然氣候現象的研究,也就是說,群體社會的生存法則,法天則地才是基礎,學會認識自然、學習自然,掌握科學的天時、歷法,這些都是為了狩獵與農業積極的發展。在之前我也給大家講過,連山易是穩定的邏輯,而坤卦里面其實飽含著歸藏易的邏輯。大家知道“履霜,堅冰至”,其實就是道的積極儲藏這樣的關鍵時節,認清發展的道路、做好安全的儲備,這是歸藏易所講的最核心的易學思想。所以在這里,文言的講法就完全偏離了易經的客觀的主導思想。

接下來我們看,文言說的“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這一句話也看似非常的有道理,封建思想的傳承給我們后世的人留下了很多籠統的概念,也就是說,太多的人總結了太多的形而上,讓我們后世的讀書人懂了太多的大道理,但是卻不明白具體的事情是什么。也就是這種封建文化的發展,湮滅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就像文言中,二爻對直方大的解釋,就給我們指出了一個非常偏離現實的論調。在開始講坤卦的時候我就講過,直方大是什么意思:直代表的就是上下,上下一根直棍在過去是干什么的,通過觀察直棍日影的變化來測算時間的。咱們大家都知道,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何謂六合?上下左右前后,也就是上下東西南北,上下為直,東西南北為方。也就是說,這里講的直代表的就是天時,而方代表的就是地利。群體社會的發展,學習、研究、認知自然規律,充分吃透時空的邏輯,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域,要有不一樣的生產形式。就像我們現在的中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南北東西中五個方位,有著很明顯的時差,有著非常大的地域特點,所以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地域,按照不同的時間,在農業生產上都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到了長江流域,一年農業可以種植三季,華北地區農業一年兩季,而到了東北則變成了一年一季。大家要知道,什么是大?就是在合理的時間、合理的地域,用最科學的辦法去完成積極的生產,在古人眼中這就是最大的學問,如果把這樣非常客觀的學問,也就是群體社會發展最重要的信息資源和科學技術,換成了個人修為的正和義,就把大徹底的解沒了。

說到這里,我要再給大家羅嗦兩句,我們現在很多人以正義之士自居,認為只要自己做人做事很正直就可以有底氣,就可以在社會當中和任何人據理力爭,或者說當仁不讓。可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種正直并不代表智慧,也不代表能量,這個只代表封建文化腐朽的思維態勢。一個人保持自己的正直或者正義,看似是天大的道理,是最正確的立身之本,可是請大家思考一下,這樣的所謂正直之人、正義之士,在社會的發展當中到底有什么樣的積極作用,到底產生了什么樣的不可替代的價值,可以說根本不會實現!為什么?因為他只繼承了正直的表,而沒有了里,只繼承了正直的表象,而沒有了真正正直的能量。其實剛才我講的直與方的邏輯大家就明白了,什么樣的人才可以是正義之士,才能叫正直之人,就是對天地法則都非常清楚的人,能夠法天地規律的人。也就是說,在學習、認知了時間與空間的法則以后,能把這種法則巧妙科學的運用到具體生產與生活中的人,這樣的人在現實當中為群體社會的發展創造了不可估量的價值和利益,才稱得上正直二字、正義二字。所以說,如果一個人什么事也不會干,什么能量也沒有,天天以正直和正義自居,這不過就是跳梁小丑而已,這是窮書生的氣節,這不是中華民族的智慧,更不是易經當中所講的真實的法則。

接下來文言又說“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這一段話就已經有了典型的封建農奴制思想的萌芽,以君臣、夫妻、天地別尊卑貴賤,這根本不是易經王道思想的邏輯。我之前給大家講過,乾卦講的是個體成長的法則,而坤卦講的則是群體社會發展的法則。沒有個體就不會成就群體,丟掉了群體就沒有辦法成就個體,這種共性與個性的統一,公利與私利的平衡,才是易經真正的王道思想。以前我也給大家講過,什么是王道,就是百姓利益增長變化的途徑,實現百姓利益增長變化的途徑就是真正的王道。王道不是某一個階級所能夠代表的,更不是某一個人可以代表的。我一直在給大家講,易經的思想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超越了意識形態,超越了政治體制,他講的內容不是為某一個階級或者某一種政治而服務的。上百萬年的歷史跨度,上百萬年的社會積淀,怎么可能服務于某一種政治邏輯呢?她是徹頭徹尾的樸素的、客觀的世界觀,是一切以人類的進步和發展為根本導向的世界觀,這是把所有的主觀分解、分化、融通到所有客觀世界的世界觀。大家想想,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我們卻把他的坤道解釋成了臣道、妻道,這是什么邏輯呢?這就是典型的把黃金法則解讀成了破銅爛鐵。

現在所有的人都知道,社會的發展、百姓利益的增長,離了社會體制、離了好的社會制度,是不可能孤立完成的。這種群體社會的法則,之所以做到含章,就是我給大家講的,制度的不斷更新與進步,社會體制的不斷合理與變革,這種與時俱進的發展、這種隨遇平衡的提高,才是群體社會真正做事、主導利益發展最根本的導向。如果把這些本來是動變的思維邏輯、本來是運動增長的智慧法則,解讀成了尊卑的思想、解讀成了保皇的思想,請大家想想,這樣的文言是給易經錦上添花了呢,還是畫蛇添足了呢?其實我覺得這樣的文言對周易的解讀、對后世讀書人的影響,比畫蛇添足還要嚴重,因為這是徹底的講錯了易經群體法則的原則,也就徹底的誤導了我們后世很多的讀書人。學習傳統文化不能撥亂反正,不能批判地去吸收和吸納其中的精華,如果我們現在依然抱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念頭,對這些傳統的經典除了頂禮膜拜之外,不敢有任何的微詞,我們就徹底失去了讀書的意義。因為易經的思想里面處處都在講貞這個字,也就是說,始終把握做事的原則,始終通過做事去增長利益。所以請大家想想,文言當中的說法,放到我們今天的社會來講,在現實生活當中和工作當中,有什么樣的裨益,能夠實現什么樣的增長和提高,除了讓我們的思想變回保守、變回消極以外,并沒有一絲一毫的現實意義。如果我們不把他剝掉,易經博大精深的思想就徹底沒有辦法領略了。

接下來文言又說“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

現在解讀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在通講課里給大家講過,想要解讀真正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像易經這樣的上古智慧,只有兩條途徑才可以實現,第一就是真正的博古通今,第二就是躋身成道。博古通今的邏輯我就不給大家多講了,因為這個其實大家都明白,即使是專業搞文字、文化研究的人,也不見得敢以博古通今自居。剩下我們想解透經典唯一的出路就是躋身成道。什么是躋身成道呢?這也是我這些年提倡用身體讀經典的根本原因。大家學會用身體去感受天地自然的變化,用身體去感受法天則地對身體能量增長的真實狀態,只有在自己的身體上體會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道,大家才能明白個體法則與群體法則的基本關系,也才能夠懂增長與變化之間的能量要素。

就像四爻說的“括囊”,文言又把這樣的問題解釋成了天地閉,賢人隱這樣的邏輯。這其實和乾卦中對亢龍有悔的解讀出現了同樣的問題,大家要知道,天地如橐龠,什么是橐龠?就是大的風箱、大的氣囊,這樣的形象比喻,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中國在西漢以前,我們整個黃河流域的華夏民族不足兩千萬人,可到了西漢建立短短的七八十年,人口就超過了六千萬,到今天,中國的人口超過了十四個億。同樣是一片天地,但是這兩千年的跨度,人口增長了七十多倍,這是什么?這就是“括囊”,在古人眼中,人口的增長與減少是國家施政的重要方向,也是群體社會需要非常重視的法則。在過去,代表生產力提高的一個重要的標志數據就是人口的數量——如果人口在不斷增長,就說明社會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如果人口出現了銳減,一定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

所以我在講坤卦的時候,講到“括囊”的時候,給大家聊起了囊括的邏輯。天下的百姓人人平等、不別貴賤,并且人與人之間,人與萬物之間,要有同生共長、囊括四海的見識與胸懷。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如果我們沒有囊括的胸懷和魄力,沒有這種見識和度量,這么多民族放在一起是要出大問題的,民族的信仰不同,生活的習慣不同,成長的途徑也不同,如何在這樣多民族、多種族的前提下實現社會的長治久安、實現社會的富足與發展,這除了“括囊”的法則,沒有更好的道路可供選擇。也就是說,括囊真正的作用就是在做大無限的同時做大有限,也就是社會發展的離心力有多大,向心力就要有多強,這種增長與制約的力量達到了完美的平衡,就可以實現真正括囊的狀態,也就是以前我給大家講的,既要增長又要制約,這才是群體社會發展最為核心的施政方向。

講到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易傳內容與易經的邏輯,就基本和大家分享完了。為什么在講易傳的時候只給大家講了兩篇文言的內容?因為,見微知著我想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掌握的學習方法,如果我們把易傳全部講完,我就很有可能會犯了和寫易傳的人同樣的錯誤,因為我講的所有觀點都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不是真正的群體智慧。大家如果想在易經當中學到真正的智慧,掌握真正的法則,還是要在經文的原文當中去梳理自己的思路、找出正確的方法,因為我們大家想要成長、想要提高,一定要學會在群體智慧的海洋當中去汲取能量。孔老夫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那就是學習的態度,但是我要給大家講的是,這種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學習法則,并不是真正高明的法則,因為這還是個體學習個體的法則,大家要知道,你從一個人的身上學再多的東西,學到再高明的智慧,也無法與古人群體的智慧相比,更無法與易經這樣把群體智慧與個體智慧梳理到極致的經文相比。也就是說,我們想要進步得快、發展得快,一定要踩在前人的肩膀上,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先把老祖宗這些偉大的智慧和精準的法則掌握住,然后在現實當中與周圍的人切磋琢磨、相互提高,這才是對的,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讀書,為什么要讀好書根本的原因所在。向一個人學習,學的是一人敵,可是向中國的老祖宗去學習經典,學會的可就是萬人敵啊!

但是前面我也講過了,如果我們自身沒有道,掌握不了基本身體能量的增長與變化邏輯,想去吃透老祖宗上百萬年的智慧積淀,想去研究明白上百萬年積累的社會法則,那恐怕又是難上加難了!中國的社會發展到今天,已經重回了易經思想可以得到落地和實施的時空,在這樣的年代才能讓我們以完全客觀的心態去研究這本上古的智慧,就像我講的易傳的邏輯與易經的對比,這要放在過去的年代,我說出這樣的話怕不是要掉腦袋的:敢把森嚴的等級制度和高低貴賤徹底扔掉,這在過去是不可能辦到的。但是今天好了,中國現在是民主的國家,中國的社會現在是開放的態度,但是越是在這樣民主和開放的社會體制下,我們更應該保持理智、認清形勢,要把最客觀、最科學的邏輯繼承好、使用好、發展好,這樣既可以利己也可以富家,關鍵是可以強國啊!

四十天的時間,跟大家分享這部偉大的經典,我感到十分的榮幸,也感到十分的自豪,在這么多朋友的陪伴下,我們共同度過了四十個美好的早晨,一日之計在于晨,一生之計在于勤,希望我們這樣早起、讀書、勤勞、做事可以養成習慣,我一定會積極努力和大家結伴而行,在傳統文化和傳統醫學方面給大家提供更多的幫助。這樣對我來講,就是最大的收獲了。當然大家也知道,我和大家分享的所有經典都是用身體來讀的,我們線上課程的結束就意味著線下課程馬上就要開始。讀書明理還要躋身成道,掌握不了身法,心法就無處可依,線下課的安排就是身法與心法的合一,就是知識與能量的匹配,希望咱們既能相約于線上,又可以相見于線下。

好了朋友們,到今天就要和大家說再見了,我再次代表我個人和利好文化書院向所有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謝,謝謝大家,再見!

利好中國文化書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易傳》又稱為“十翼”,學《易經》離不開《易傳》,《易傳》都講了些什么?(二)
《易傳》
淺談《周易》的歷史形成
《周易》要略
《易經》基礎概念及六十四卦詳解(四)
《易大傳》的著作年代與哲學思想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大关县| 新干县| 临猗县| 西安市| 肥东县| 永胜县| 灵璧县| 西充县| 文化| 莱西市| 聂荣县| 岢岚县| 永兴县| 河曲县| 丰镇市| 六安市| 龙海市| 靖西县| 中西区| 桦甸市| 安义县| 蕲春县| 炉霍县| 广河县| 中卫市| 津南区| 阳原县| 静乐县| 石嘴山市| 古浪县| 金门县| 三河市| 阿瓦提县| 乌什县| 天水市| 行唐县| 镇巴县| 德格县| 海安县| 河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