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忽局編外工作室原創
近日晚上,印軍出動了由反動分子組成的印度特種邊防部隊(SFF)展開一場特種行動。不料,過程并不順利,有2名特種兵死亡,頗有點"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味道。
這兩人中,有一人為51歲的印度特種邊防部隊(SFF)連長尼瑪頓珠,此人軍齡長達33年,是一位經驗豐富、年齡不小的老資格連長。他死于在偷越邊境線時意外踩上了印軍自己的地雷,真是命不好。51歲還是連長,這要在別的國家,很多都已經升為元帥或將軍了。
這也說明在印度軍隊,藏族身份的人是不受重用的,永遠是二等公民。另一個死亡的是同一個連隊的24歲的士兵頓珠洛登,他死于地方車輛撞擊裝甲車平板拖車導致BMP-2翻倒的車禍。
在這次行動中,印度特種邊防部隊(SFF)這支神秘的特種部隊被推到了前臺。此部隊組建于1962年11月14日,由當時的印度內閣部長命令召集,是在原來由少數民族精英人物組成的游擊隊的基礎上組建而成。印度特種邊防部隊隸屬于印度對外情報機構安全總局(DGS),現有兵力約1000人,正式番號是"在編22團"或"維卡斯(Vikas)團"常駐北方邦錫瓦利克山附近的小城薩爾薩瓦。該部隊最神秘之處是隊員皆為定居印度的藏人,擁有華人面孔。
之所以組建于1962年,是因為在當年的邊境沖突中,印度人吃了大虧。事后總結是因為情報工作薄弱,無法有效探知解放軍的部署、裝備和作戰計劃,從而在戰場上一敗涂地。
戰后,痛定思痛的印度政府決定組建一支完成由在印度的藏人組成的特種部隊,以便在未來和北方鄰居的斗爭中,能夠秘密借助語言、膚色、民族優勢,潛入敵后,實施特種偵察和秘密作戰。
印度特種邊防部隊組建之初,第一任監察長是一位具有豐富非傳統戰略思維的陸軍退休少將,正是在他的調教下,印度特種邊防部隊逐漸在印軍中嶄露頭腳,成為印度多支邊境部隊(如:邊防安全部隊BSF、邊境警察部隊ITBP、北方邦特別警察部隊、阿薩姆步槍隊、武裝邊境巡邏隊SSB等)中戰斗力最強悍、最受重視的一支。
印度特種邊防部隊平時保密程度很高,素以神出鬼沒著稱,在行動時通常著黑衣、黑帽、黑頭套,所以綽號"黑貓突擊隊"。
印度特種邊防部隊人員通常在一線作戰部隊或其它精銳部隊中精挑細選,淘汰率也極高。骨干人員還曾在以色列著名的情報機構摩薩德受訓,以強化自己的反恐作戰水平和加強自己的諜報能力。
印度特種邊防部隊的訓練課目既有常規作戰內容,也有特種作戰、情報搜集和反恐作戰內容,是一支既能執行特種任務還可執行反恐任務的非典型特種部隊。訓練內容也相當艱苦,很多時候早上4點鐘就要起床,進行包括:8-10公里的負重越野、徒手格斗、乘車格斗、各種車輛駕駛、運動射擊、爆破、團隊合作精神訓練和攀巖登山訓練等在內的訓練。其訓練內容和訓練強度讓世界特種部隊當之無愧的老大美軍同行都贊嘆不已,多次派員參加SSF的生存訓練。
作為印度精英部隊,其裝備自然不會差。除了各式槍械外,該部也有古斯塔夫無后坐力炮,AGS-30榴彈發射器以及51、81毫米迫擊炮。早在2007年,該部隊就向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IMI)采購了350~400支尚未加掛榴彈發射器的TAR-21式突擊步槍改進型號(價值150萬美元)。此外,該部在行動時,還可獲得陸航部隊的直升機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