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父親和我說:“我不怕給他花錢(補課),有效果就行。如果沒效果我最頭疼的不是錢白花了,是耽誤時間。孩子還有半年就要高考了,補了3個月,沒有效果,相當于浪費了三個月,我能有幾個3個月?
作為一個父親,我看到別人的小孩補課,如果我不做一些事情,我是焦慮的,所以我也得給我的孩子補課,我只能做到別人有的他也有。”
我們可以感受到,大多父母在選擇補習班上都是盲目的,為此也花了很多冤枉錢。
有一次我聽說,一個家長送孩子上一對一,300塊一次,補了20次,孩子考了30多分。本來花100塊就可以提分,但是往往我們都會花掉1000塊,多花的這部分錢就是選擇補習班的試錯成本,想省錢又想出效果,那么如何選擇補習班呢?
01
老師比機構重要
很多家長去看:機構的規模、機構的品牌、機構的廣告。但是大機構里也有一般水平的老師,所以選擇機構,一定要關注老師,要了解直接教孩子的那名老師。
如果孩子不喜歡這個老師,或者這個老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方法、教學態度不夠好的話,都會影響補習的效果,所以選老師比機構更重要。
02
適合比品牌更重要
有些家長說,我們同學的家長都說那里好,因為那里是品牌、那里是頂尖的、那里是規模的。但是你的孩子和他的孩子一樣嗎?
你是為了你的孩子選擇適合你孩子的教育機構,而不是選擇教育機構,所以選擇適合的比品牌更重要。
03
了解比選擇更重要
你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具體問題:他是學習方法出現問題,還是基礎知識出現問題,還是孩子學習的能力需要提高。
情況不一樣,補習的方法也不一樣,選擇的教育機構也不一樣,這也是我們需要考量的。
04
能力比成績更重要
去補習提升的是能力,改善的是學習方法。有些時候是補習了這次就考得好,下次沒有補,又考不好了。
所以我們關注的并不應該是成績,并不需要看機構幫助孩子提了多少分,而是要關注:這個機構能不能有效地提升孩子學習能力,能不能讓孩子離開他之后還能保持學習的成績,這是最重要的。
05
學習力比學習更重要
這一點是所有家長都要注意的,當我們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學習的狀態,學習的心態不好了,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全面了解孩子,而很多家長把它歸結于孩子學習不好了,于是送去補習班。
當然,這是有效的方法,但是我覺得還有更有效的方法,就是我們一直提倡的:要推動孩子學習動力提升,激發孩子學習動力、激發孩子的學習愿景、激發孩子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