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的農民在承包的耕地栽樹,并且之后辦了林權證,如今開展農村土地確權,像這種情況還能確權嗎?怎么確權?
你的承包耕地已經種上了樹,并且依法頒發了《林權證》給你,也就是說此時你的耕地已經是林地的性質,并且已經給該地及地上樹木辦理了“身份證”了。
這種情況是不參與此次農村土地確權的。
注意,一般來講耕地的性質是不能隨意改變其農業用途的,目前耕地能轉為林地的多是“退耕還林”政策在牽線搭橋。
既然講到了這一點,那么就繼續分析下目前我國退耕還林的土地的確權問題。
一般來講有3種情況:
第一種:就是你的這種情況:已退耕還林,并取得林權證。
這個是不再確權頒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
第二種:已退耕還林并領取相關補貼,但無林權證。
從各地現行的處理措施來看,一般是采取農戶自愿性原則,是進行當下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還是等待《林權證》的下發。如果選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那么需要先去注銷林權證辦理并且依據當時簽訂的退耕還林協議來進行相應賠償(有的地方需要繳納一定的違約費,有的地方不需要,看當地政策)
第三種:已進行退耕還林,沒有領補貼也沒有林權證。
此時會繼續講該地塊作耕地處理,進行農村土地確權頒證。確權后要恢復其耕地用途,不能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種經濟林木等。
其實隨著農村承包地確權的全面展開,不少地區也開始了林地確權工作,比如:
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今年就開始嘗試“果樹經濟林確權頒證”,這是較以往來說沒有的,將果樹經濟林的所有權和使用權落實到種植戶,也就是說這將賦予果樹經濟林林權流轉、林權抵押貸款、擔保交易和合作入股等多項權能,對于農戶來說是拓寬了增收的路子的。
目前我國林權制度也在改革中,林地三權分置也是必然的結果,接下來應該會在各地陸續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