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熙鳳和賈探春是曹雪芹著力刻畫的兩個女性形象。本文通過分析她們的行為舉止、性格情操等, 探討這兩個女性人物的叛逆性格以及她們對男性中心社會所進行的女權主義抗爭,以便更進一步理解曹雪芹蘊藏在《紅樓夢》中女權主義思想。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2/view-493131.htm
關鍵詞: 王熙鳳 賈探春 女權主義
與中國其他古代長篇小說相比,《紅樓夢》具有顯著的“女兒化”特征,以往的“紅學”家曾概括出諸如“女兒國”(女兒世界)、“女性空間”、“女兒性”、“女清男濁”、“女兒崇拜”等術語來評析之。曹雪芹創(chuàng)作《紅樓夢》一書本就有為女兒立傳之意。小說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尤其是女兒不僅遠遠超出了同時代的男性形象,而且具有某些“新女性”的因素。在曹雪芹塑造的這個多姿多彩的女性世界中,充分體現(xiàn)了他對女性的歷史和現(xiàn)實的悲劇性處境的深刻認識、對女性生存意義的嚴肅思考、對女性價值的全新評價。本文以王熙鳳和賈探春為例,通過分析她們的行為舉止、性格情操等進一步分析《紅樓夢》中的女權主義。
一、 痛斥男尊女卑,熱情贊美女性
其實,曹雪芹創(chuàng)作《紅樓夢》的真實意圖是為中國女性的權益吶喊,是為她們的不公正待遇和悲慘命運鳴冤叫屈。通過塑造王熙鳳、賈探春這兩個人物,作者表達出自己對新一代女性的價值取向:她們沒有封建禮教壓抑下的那種怯懦、依賴、屈從的心理定式;她們敢于沖破封建禮教的桎梏;她們具有強烈的自信心、進取心;她們具備堅忍不拔的意志、獨立自主的意識和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作者在小說第一回便開宗名義:“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于我之上。” 顯然,這開篇之言是對孔子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這一鄙視婦女說法的有力駁斥。他還通過主要男性賈寶玉之口,貶斥男子頌揚女性。“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鐘于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作者通過對男子的冷嘲熱諷和對女子的熱情贊美,是想向世人傳遞這樣一個信息:在幾千年封建社會中形成的男尊女卑思維定式必須予以改變,發(fā)端于周禮“三從四德”的中國女子“賢妻良母”的形象必須給予摧毀,由男性社會的性別觀所建構的中國女性在行為上的被動、性格上的懦弱、智力上的無能、生理上的低劣等錯誤理念必須予以摒棄。
二、自古男子掌乾坤,今朝裙釵可齊家
“男外女內”的夫妻關系一直是封建社會推崇的家庭模式,因此“治內之婦”必須服從于“治外之男”的意愿。曹雪芹塑造王熙鳳這個人物是對“賢妻良母”傳統(tǒng)女性角色的否定。她“自幼假充男兒教養(yǎng)”,從小就顯示了如男孩般淘氣好強的性格。嫁入賈府后,“出嫁從夫”這句話更是無從說起。對外,她是賈府事務的管理者,對內,連賈璉都畏她三分,在她身上充分體現(xiàn)了女權主義的影子,正如秦可卿所說:“嬸嬸,你是個脂粉隊里的英雄,連那些束帶頂冠的男子也不能過你。”王熙鳳既不害怕也不屈從丈夫“別叫我惡心了。你們看看你家什么石崇鄧通。把我王家的地縫子掃一掃,就夠你們過一輩子呢。說出來的話也不怕臊!” 這里沒有“賢妻良母”式的低三下四的恭敬之態(tài),這仿佛是女主人在盛氣凌人地痛斥男仆。而她的管理才能則是在第十三回的時候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接受了賈珍的委托后,她立刻命人訂造簿冊,查看家口花名冊。同時分配任務,叫個人負責自己專職的事務,何處負責供茶供飯,隨起舉哀,何處打理監(jiān)收祭禮,酒飯器皿,打點得一應俱全,井井有條。對于遲到的人,她處罰嚴厲,命人打二十板子,再革去一月銀米,并說:“明日再有誤的,打四十,后日的打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誤!”使得“眾人不敢偷閑,自此兢兢業(yè)業(yè),執(zhí)事保全”。仆人們領的物品她也能牢記在心,核對之后方可領取。瑣碎繁雜的后勤事務竟被她“籌畫得十分整肅。于是合族上下無不稱嘆者”。王熙鳳具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和自立性格,不愿受制于男性,她的叛逆昭示著中國女子在封建社會末期爭取平等和自由的意識的覺醒。
和王熙鳳豐富的管理經驗相比,探春可說得上是一個新手,但這并不妨礙她展現(xiàn)她的精明能干。用王熙鳳的話說就是“他雖是姑娘家,心里卻事事明白,不過是言語謹慎;他又比我知書識字,就更厲害一層了。”連王熙鳳都畏她三分,可見探春確實有著非同尋常的本事。王熙鳳生病,王夫人命探春、李紈、寶釵共同管理賈府,她碰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關于她舅舅趙國基的安葬費的發(fā)放。吳新登的媳婦認為探春年輕不懂事,故意不說出往例,看看年紀輕輕,無經驗的探春如何處理。結果探春查明舊帳,根據規(guī)矩,賞銀二十兩,做得公正妥當,毫不徇私。并狠狠地斥責了故意刁難的奴才,也在眾人中樹立了自己的威信。而她管事后處理的第二個問題就是精簡開支,蠲掉賈環(huán)、賈蘭每年學里八兩銀子和姑娘們每月二兩脂粉費的重復使用。省下的銀子雖不多,但從這件事上卻可看出探春心細如發(fā),精打細算的性格。除完宿弊之后,探春又開始在大觀園中進行一項大膽的改革活動。自從她與賴大家的女兒閑聊之后知道園里的“一個破荷葉,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錢的”,于是效仿賴大家,在大觀園實行承包制。園中的媳婦婆子們除了供給姑娘們的頭油脂粉和瓶花、鳥食等以外,還能自享其收成的盈余。這樣既能家中開支給姑娘們的頭油脂粉那一筆費用,花木竹稻等又都有人管理、保護,于各個方面都有好處。雖然這次改革以失敗告終,但管中窺豹,探春的精明能干一覽無余。
三、勇于反抗,維護自我
封建時代的女子被那個時代的思想桎梏深深束縛著,夫權、族權、君權、神權像四座大山壓在她們身上,使她們沒有一點自我。然而在王熙鳳和賈探春身上充分體現(xiàn)了封建社會女性勇于反抗,維護自我的光彩,正如春寒料峭之際在枯枝敗葉中探出的幾許星星點點的綠芽,雖然渺小,卻讓人看到了生機和希望。
王熙鳳主要表現(xiàn)為對婚姻的維護和占有。她在府里一是以辦事能干、雷厲風行而得名,而另一個則是吃醋撒潑。“人家是醋罐子,她是醋甕”。她入門不到半年,便把原來服侍賈璉的兩個小妾打發(fā)走了。為落人口實,又將自己的心腹丫頭平兒收作小妾,不讓賈璉在外尋花問柳。即便是自己的心腹她也不放心,一逮到他們兩人單獨相處,鳳姐便疑神疑鬼。對平兒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女兒巧姐生天花,鳳姐與賈璉分房住,等到巧姐痊愈了,鳳姐便命平兒檢查房內物件:“這半個月難保干凈,或者有相厚的丟下的東西,戒指、汗巾、香袋兒,在再至于頭發(fā)、指甲,都是東西。”一席話,說得賈璉臉都黃了。所以當她知道賈璉背著她在外偷娶尤二姐時,她又如何能夠忍受得了!雖然把尤二姐騙入大觀園將其折磨至死顯得毒辣了些,但這一切的出發(fā)點都是為了維護自己婚姻的完整。在她對賈璉的監(jiān)管中,不可否認是摻雜了強烈的占有欲,但也顯示了她對專一愛情的美好向往,對一夫一妻制的執(zhí)著追求。在三妻四妾很平常的封建社會里,鳳姐能夠向這種不公平的社會制度奮然反抗,這是難能可貴的。
另外是對嫡庶觀念的不認同。封建社會很講究嫡庶的區(qū)別,妻妾不分則宗室亂,嫡庶無別則宗族亂,所以在封建大家庭中,妾以及妾所出的子女的社會地位都是比較低下的。而探春正是賈政之妾趙姨娘所出。鳳姐并未因此看不起她,相反卻為她鳴不平:“只可惜她命薄,沒托生在太太肚里。” 鳳姐評價人物的標準和原則不是按照封建社會正統(tǒng)的嫡庶觀,而是能擺脫這種觀念的局限,從客觀實際出發(fā),以才能為標準來衡量一個人的高下,確實見識不凡。然而在當時嫡庶正統(tǒng)觀念根深蒂固的情況下,鳳姐也只能發(fā)出這樣無奈的感慨。想到探春的未來,鳳姐感嘆:“如今有一種輕狂人,先要打聽姑娘是正出庶出,多有為庶出不要的。……將來不知哪個沒造化的挑庶正誤了事呢,也不知哪個有造化的不挑庶正得了去。”既有對探春未來的憂慮,然而更多的是包含著對那些以嫡庶觀念來待人的須眉濁物的不滿和鄙視。不能說鳳姐沒有嫡庶觀念,但她對嫡庶觀念能夠不一味茍同,不以它來看人,這也確實是一種進步。
探春的反抗精神則更多的表現(xiàn)為對自己尊嚴的維護。庶出的地位是她心中永遠抹不去的痛,一旦別人侵犯到她或傷害到她的自尊,她便強烈的反擊,用激烈的言辭和行動給自己強烈而又脆弱的自尊套上一層保護膜。因此也有了“玫瑰花”的渾名。對于潛藏在心底的自卑,探春并為放任自流,相反,她采取積極的方式,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人淡忘她的出身,承認她的價值。王夫人安排她與李紈管理大觀園,她事事精細認真,“每于夜間針線暇時,臨寢之先,坐了小轎帶領園中上夜人等各處巡察一次”,比鳳姐當權時更為謹慎,每一件事都力求做到最好。自己的親舅舅趙國基死了,發(fā)放他的安葬費就更為認真,詳細詢問傭人,仔細查看賬本,生怕弄錯,落人口實。當趙姨娘嫌安葬費少來質問探春時,她委屈地哭道:“如今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務,還沒有做好一件事,姨娘倒先來作踐我,倘或太太知道了,怕我為難不叫我管,那才正經沒臉,姨娘也真沒臉!”可見在她內心深處,確實是希望通過行動來改變別人對她的看法。一旦有人因為庶出的地位而傷及她的尊嚴時,她便像刺猬一樣全身武裝起來狠狠還擊。王善保家的跟隨鳳姐抄檢大觀園,因為探春是庶出的而毫無顧忌地上前掀起探春的衣襟時,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的摑在王善保家的臉上:“你是什么東西,敢來拉扯我的衣裳!我不過看在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紀,叫你一聲媽媽,你就狗仗人勢,天天作耗,專管生事,如今越性不得了。你打諒我是同你們姑娘那樣的好性兒,由著你們欺負她,那就錯了主意!”聲色俱厲,義正詞嚴,維護了她做主子的尊嚴。不單是自己,連同是庶出的姐姐迎春,探春也是極力保護。她認為“我和姐姐一樣,姐姐的事和我的也是一般”。迎春的懦弱膽小和逆來順受是探春不能接受的。當她知道迎春的乳母和她的兒媳婦私自拿了迎春的金鳳去賭錢又捏造假賬威逼迎春去求情,她表示:“我不聽見便罷,既聽見,少不得替你們分解分解。”并向平兒質問:“還是誰主使他如此,先把二姐姐制伏,然后就要制我和四姑娘了?”她無時無刻都在維護她做主子的身份。她的行動不但是對自身尊嚴的維護,更是對不公平的封建正統(tǒng)觀念的強烈控訴。在對封建嫡庶觀念的抗爭中,她從未放棄過對自己應得權利的爭取和對自身尊嚴的維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勇敢、堅強、敢于向不公平社會制度反抗的女性形象。
轉載請注明來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2/view-493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