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推薦給你這10種思維模型,因為一個人要想變得更好,往往要從學會思維開始。思維是行動的開端。尤其是最后一種。
1,獨立自主性思維。不代表不與人合作,也不代表不向他人學習;獨立自主是指自我負責,走自己的路,自己支配自己,自己掌控自己,盡量減少對外界的依賴。比如說自己擁有核心的能力、技術、資源等。
2,篩選排序性思維。一件事的完成是由若干個環節組成的,把某幾個決定事情成敗的重要環節篩選出來;然后對這些重要環節按照重要性、前后因果等進行排序。這樣,既能縷清事情的脈絡,也能高效的完成這件事。
3,關鍵節點性思維。分岔路口的事情、這件事影響那件事、這件事決定那件事等,這些都是關鍵節點。如同竹節是整根竹子的關鍵節點,也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對個人來說,哪些節點比較關鍵呢?如考大學、工作的選擇、某個重要機會、甚至是你的結婚對象。
4,借力借勢性思維。一個人的能力與能量總歸有限,學會借力借勢就能放大它們。借助他人、借助工具、借助風口、借助外部等。阿基米德說,給我一根杠桿,我能撬動整個地球。現實生活中,個人可以借助的外力是非常多的。力和勢,有的是看得見的,有的是看不見的。
5,迭代演變性思維。不能用靜止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事情總是循環往復前行與發展的,所以沒有也不必追求絕對的完美。小微式前進,小微式修復,小微式完善,結果就會向好。做產品是這樣,做一件事是這樣,生物界是這樣,甚至歷史的進程都是這樣的。
6,復制復利性思維。復制的意義在于放大,一件產品熱賣趕緊考慮同類產品,一處方法有效想法用到它處,一家店鋪贏利連鎖店鋪也有可能贏利。復利的意義在于積累,我們都知道復利公式,跟本金、利率、時間有關,復利被稱為人類的第八大奇跡。
7,成本風險性思維。想獲取收益無可厚非,但不能不同時考慮成本與風險。時間、精力、金錢、人力等都是成本;聰明人還衡量機會成本,且對沉沒成本毫不可惜。風險也是必須要考慮的,雖然說風險與收益正相關,但是風險要是可控的,并且你要能承擔事情最壞的結果。
8,長期周期性思維。對個人來講,長期就是一輩子。長期更多講的是可持續、穩定性、可累積。對于明天有意義的事,最好今天就開始做,因為明天總會到來。而周期性呢?經濟有周期、四季有周期、個體生命有周期,周期背后隱藏著規律。
9,產品用戶性思維。不管是產品思維,還是用戶思維,其實內在都是統一的。產品是要交易的,產品是針對用戶的,產品是解決需求的。自嗨式產品,用戶不會買賬,你也就無法獲取收益。產品要對用戶有價值。
10,市場品牌性思維。打造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的與眾不同,在一個領域持續發力,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自己的影響力,就能水到渠成形成自己的個人品牌。當然,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要有自己的這種品牌意識。
這是10種個人高效成長的關鍵性思維模型,建議收藏,當然不止這10種。可能的話,也請分享一下你平常是如何思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