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看見比我更小的年輕人,已經有一百萬的存款時,多少有些羨慕,因為我不知道從現在開始,我要多久才能攢夠那一百萬。
有兩種不提倡攢錢的看法:一種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態度,先過了今天再說,他們多半對未來極度樂觀,或者根本就是得過且過;一種是從投資回報上去看,提倡應該先把錢投入到將來更值錢更增值的事務上去。
我個人現在的看法是,攢錢與這兩種不攢錢的看法,沒有明顯的沖突。我們攢錢當然不能以犧牲現在的生活為代價,基本的生活是要滿足的,甚至是滿足有節制的稍好一點的生活;當然也不能以犧牲未來的希望為代價,個人成長上的投資也是不能少的。
如果說滿足了這兩點之后,所剩無幾,那不應該說是攢錢的問題,而是應該去找你賺錢的問題了。
02,
我小到現在,從聽到的看到的,包括切實感受到的,都是賺錢重要,因為大家都是削尖了腦袋,想著怎么賺錢。如果說賺錢是第一重要的,那么攢錢也至少是第二重要的。我要再加上一個形容詞定語,那就是尤其是對你我這樣的普通人而言。
創業、天使投資、上市暴富等神話,只屬于極少數特殊的人才,這種人當然有,但是你我只能遠觀,我們與此無緣,我們不是這類人。他們不需要攢錢,但我們需要。
如果一個人總是花掉他所有賺的錢,很顯然,他永遠不可能停下賺錢的腳步。當某一天,比方說辭職退休的時候,比方說新冠疫情不得不封控在家里的時候,即當外界逼迫他停止賺錢時,他仍然需要的開銷怎么辦呢?不焦慮是不可能的。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同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是很淺顯的道理。全部消費光,甚至借錢透支消費,都是不應該的;最終的結果要么是轉嫁屬于自己的責任,要么是陷入財務的困境之中。
一個人的富裕程度,主要看的是他還剩下了些什么。
評價一個人是否有錢,是要看他現在有什么,而不是看他過去有什么,或者未來可能有什么。如果你想看曾經是大富翁,現在是大負翁的故事,你能找到很多。賺更多的錢,同時留下更多的錢。
03,
攢錢的好處很多,上文已經提到了一點,即為不可預知的未來留足存糧。
在這一點上,我們要學習過往父母的智慧,每年秋收時,都要留下種子。因為靠天吃飯時,有豐年就有災年,當然現在不為吃飯而發愁了,但是智慧是永恒的。手中有足夠的現金時,永遠是心安的。
攢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儲蓄,你得有儲蓄的意識并且切實開始,你才能離心心向往的財務自由更近一步。甚至毫不夸張地說,儲蓄才是普通人實現財務自由的第一步,否則一切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按照我分享的實現財務自由的三種路徑:
第一種只有少數人能靠著極度熱愛的事業,以此換來的主動收入,從而得到財務上的自由與滿足感。極度熱愛、從事一生,看看這標準,再對照自己不得不上的班,不得不做的工作,你就知道它的難度與不確定性了。
第二種靠可觀的被動收入來實現,前提是你得有產生被動收入的物力與財力資源,這照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大費周章。
那么唯一離普通人實現財務自由最近的途徑,也就是第三種,靠儲蓄,攢錢積累的現金,具有很好的流通性,而且合理的利用也能夠帶來息錢。生活有許多開支需要支付,攢錢也并不能總是如愿,但它的難度系數比另外兩種小多了。
寫了這么多,是寫給我自己看的,也同樣是寫給你看的。因為,你我皆凡人。所以,向著一百萬的攢錢目標起航出發。
END
2022年 50/300篇
往日熱文:
關注@石小柴
及時查看更多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