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自由,而又無往不在枷鎖中。縱然我把追求自由與快樂當成畢生的目標,縱然我寫過許多關于自由的文章,我也知道任何人都不會有那種絕對的自由。自由,只能辯證地看待。
在我看來,生而為人,主要有兩重枷鎖,一重是物欲,一重是情欲。古往今來,人們要么陷入功名利祿的枷鎖中,要么陷入七情六欲的枷鎖中。既然是枷鎖,就是一種束縛,就是一種不自由。那有人會說,出家修行的人,會不會更自由,這類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去掉了物欲與情欲的人。但我看也不見得就自由,即使是摒棄世俗,他們同樣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來自于他們追求的東西的束縛。
提到了欲望這個詞,再順便提一下關系這個詞。人是社會性動物,是各種關系的總和。只要存在關系,就會衍生出身份這個詞。想想我們每個人的身份,包括居民身份、職場身份、家庭身份等。身份表明你的社會屬性,表明你的責任義務,也表明對你的約束。既然是約束,就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自由。
有人說,既然我們受欲望的束縛,受身份的約束,那如果我們無欲無求,離群索居,會達到那種最自由的狀態嗎?確實有這種人存在的,只要活著就行。但是,說得極端一點,一個沒有欲望、沒有情感、沒有思想的人,又跟行尸走肉沒有區別。看,對于生而為人來說,不管怎么樣,都感覺別扭的很,糾結的很。尤其是針對什么樣的人最自由這樣的問題上。
繼續往下說。在關于欲望和關系面前,我們既然逃無可逃,那就面臨接下來一個問題,我們是做奴隸還是主人的問題?答案一定是成為主人。主人的特點是什么?是具有支配權,具有掌控能力。但是還有一個成語說,一念是魔,一念是佛。變成魔,就成為了奴隸;變成佛,就成為了主人。所以,這又要控制自己的心性。
到底什么樣的人最自由?到底怎么樣才能獲得相對的那種自由?答案是能控制住自己心性,并且對影響自己的一切,具有最大支配權、最大掌控能力的人。對于一個追求自由的國家來說,大概也是同理吧。
還是說回凡人吧。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明明知道自由難得,卻仍要努力追求的的原因,并且這種追求是畢生的。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對自由條分縷析地寫了許多文章,就是想給這種個人的支配權,掌控能力找一條能是實現的路去走,這也是給自由找一條路可走。
END
2022年 107/300篇
往日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