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統論General System Theory
系統論是研究系統的模式、性能、行為和規律的一門科學。它為人們認識各種系統的組成、結構、性能、行為和發展規律提供了一般方法論的指導。 系統論的創始人是美籍奧地利理論生物學家和哲學家路德維格·貝塔朗菲。系統是由若干相互聯系的基本要素構成的,它是具有確定的特性和功能的有機整體。如太陽系是由太陽及其圍繞它運轉的行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等等)和衛星構成的。同時太陽系這個"整體"又是它所屬的"更大整體"--銀河系的一個組成部分。
世界上的具體系統是紛繁復雜的,必須按照一定的標準,將千差萬別的系統分門別類,以便分析、研究和管理,如:教育系統、醫療衛生系統、宇航系統、通訊系統等等。
如果系統與外界或它所處的外部環境有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流,那么這個系統就是一個開放系統,否則就是一個封閉系統。開放系統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它可能促進經濟實力的迅速增長,使落后地區盡早走上現代化。
2、控制論Control Theory
人們研究和認識系統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有效地控制和管理系統。控制論則為人們對系統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了一般方法論的指導,它是數學、自動控制、電子技術、數理邏輯、生物科學等學科和技術相互滲透而形成的綜合性科學。 控制論的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古代。但是,控制論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科學學科的形成卻起始于本世紀20~30年代,而1948年美國數學家維納出版了《控制論》一書,標志著控制論的正式誕生。幾十年來,控制論在縱深方向得到了很大發展,已應用到人類社會各個領域,如經濟控制論、社會控制論和人口控制論等。
3、信息論Information Theory
為了正確地認識并有效地控制系統,必須了解和掌握系統的各種信息的流動與交換,信息論為此提供了一般方法論的指導。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的工具,文字擴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圍,19世紀電話和電報的發明和應用使信息交流進入了電氣化時代。信息論最早產生于通訊領域,現在已同材料和能源一起構成了現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信息的概念已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因此,人們說現在是信息社會、信息時代。美國政府提出了建設信息高速公路的宏大計劃,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支持,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積極呼應,我國政府也撥出了巨額資金,以便在這項高科技領域內跟上世界發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