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魔都,晴。
12:30 鴕鳥展區旁的鳥類科普車,留著長辮子的志愿者匆匆吃過同伴打包來的午飯,沒顧上休息就又開始了講解服務。
鳥類科普車上的標本在上海動物園的科普小推車里算是種類比較齊全豐富的了。
看到游人圍了過來,戴眼鏡的志愿者主動笑瞇瞇地迎上前去。
“大家好,我手里拿的是澳洲鴕鳥——鴯鹋 (ér miáo)的蛋,剛生出來時它是墨綠色的,重約700克左右。您要問為什么它的蛋是墨綠色的,主要是鴯鹋生活在樹林里,墨綠色也是一種保護色。”
“相比我手里的鴯鹋蛋是墨綠色的,這個更大的非洲鴕鳥蛋卻又是白色的,這是因為鴕鳥生活在沙漠里,白色也是一種保護色。非洲鴕鳥是現今鳥類中最大的鴕鳥,它的蛋也是現今鳥類中最大的蛋,每只蛋重3~4斤,假如把它放在沙子里,一個成年人踩在上面也不會踩碎。要想把鴕鳥蛋煮熟,需要用沸水煮上兩個多小時左右。”
哇哦,這么漂亮的都是什么鳥的羽毛呢?
畫配音,“寶寶,不要亂摸”。
畫配音,“沒關系的,這些羽毛的實物標本就是讓大家隨便摸的”。btw,上海動物園科普小推車上的標本全是真貨,都是動物園里的動物壽終正寢后才制作的。
“大家知道我手里拿的兩根羽毛是什么鳥的嗎?”
“仔細想想,這是什么造型?”
“大家都知道西游記吧,美猴王頭上插的領子就是我左手里拿的白腹錦雞的羽毛”。
“仔細看看,很漂亮的”。
魔都行者注:有這么漂亮羽毛的鳥,一般顏值都不會差的。
“這是紅腹錦雞的羽毛”。
魔都行者注:事實再次證明,有這么漂亮羽毛的鳥,顏值都很高。
那么問題來了,相對高顏值的紅腹錦雞和白腹錦雞,那根短小精干且相貌平平的羽毛主人到底是誰呢?
魔都行者注:白冠長尾雉的顏值也還可以啊,所以說我們看問題不要一葉障目,一定要全面。
畫配音,“這是什么羽毛這么漂亮?”
畫配音,“您好,這是金剛鸚鵡的羽毛?”
吃瓜群眾會問了,這普通的一根“黃毛”有啥值得大驚小怪的?!
別急,看到中間的志愿者手里那根“藍毛”了嗎?對的,沒錯,這根羽毛奇妙之處就在于比起羽毛里側顏色的低調,表面顏色卻艷麗得高調!
“您知道這是什么鳥的羽毛嗎”?
“對的,小朋友真聰明,的確是火烈鳥的羽毛!”
吃瓜群眾肯定又會問了,這照片的火烈鳥難道不是白色的嗎?
※科普小貼士
紅色羽毛并不是火烈鳥的本來羽色,而是來自其攝取的浮游生物。在野生條件下,一般以含有大量色素的貝類為食,每天還要吃掉大量的螺旋藻,而螺旋藻中除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外,還含有一種特殊的葉紅素,當它們吞食這些食物時,這些色素就存在于鳥的體內,特別在羽毛中積存起來,使它們的羽毛如火焰般鮮紅。當火烈鳥進行周期換羽而體內色素沉積程度還不夠時,它新長出的羽毛就是白色的。由于喉嚨超細,上海動物園為這些火烈鳥專門配制了蝦漿,就是由蝦、蘋果、熟肉漿、青菜、大蒜、熟雞蛋、胡蘿卜和新鮮粥打成漿狀混合而成,而蝦漿中的胡蘿卜和展區紅土中的紅色素都有助于使火烈鳥的羽色更加紅艷。btw,各位看官如果想看看上海動物園里的火烈鳥的美貌,可以點擊“小滿,上海動物園,隨拍”。
小朋友眼睛直勾勾地在看什么?
讓小朋友“受驚”的又是什么呢?
這是金剛鸚鵡的喙,形狀象以前我們用的老虎鉗,堅強有力的喙可將堅果啄開,用鈍舌吸出果肉。
此外,鳥類科普車上還展示了鷸,秋沙鴨,白琵鷺等鳥類喙的實物標本。
“紅腹錦雞俗稱‘金雞’,分布在我國華中、西北、西南的山地森林里,羽毛絢麗多彩。小朋友,你知道嗎,紅腹錦雞在我國古代具有“五德”之譽。具體來說,就是: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
畫配音,“姐姐,您不會是忘了解說詞吧......”
“好吧,姐姐是忘了。為了讓你印象深刻,我們一起來學習下,紅腹錦雞在我國古代具有“五德”之譽: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小妹妹,記住了沒?”(此處應該有笑(zhang)聲,而且是杠鈴般的笑(zhang)聲......)
這位同學是第一次來動物園做志愿者,“我是帶著期待又有點茫然的心情去的。因為以前總是以游覽的態度參觀動物園,所以總對成為動物園志愿者這件事情充滿好奇心,這次經歷也算是滿足了我一個小小的愿望。當得知自己的任務是鳥類科普車志愿者時,我就直接去翻了動物園提供的資料。但是我覺得講解過程中科學知識固然重要,然而小朋友們都是天性愛玩的,會更喜歡有趣的故事,在趣味中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識。所以我就自己在網絡,相關圖書上尋找科普車內容相關的材料,比如白腹錦雞的象征意義等,力求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有豐富的內容可講,使聽者在短暫的時間內獲得豐盛精神食糧,讓他們回想起來覺得聽講解不是浪費時間的行為。”
“那天有一件事讓我覺得好玩的,就是在上午的時候有幾個孩子熱熱鬧鬧的聽了講解之后離開,沒想到中午又返回到我們的小推車前,興奮地叫著姐姐,指著科普車上的標本叫喊著這個我認識,并且說的都是正確的。當我們夸他們很棒時他們開心地回答因為姐姐上午講過啦。這個時候我的內心充滿了滿足感,因為自己的講解有了成果,得到了別人的認可。這種幸福感遠不是吃頓大餐,看個電影所能帶來的。”
“在動物園做志愿者是一件于他人有益更是件對自己有益的事情。有科普車講解能讓游客們在游覽動物園時不只是浮于表面的觀賞,更能真正了解相關的知識,從而更好的理解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積極加入保護動物的行動中來。畢竟動物園不是單純的山水,欣賞風景足矣。動物園使讓城市中的人們在遠離自然的大環境下還能擁有近距離接觸動物的機會。如此良機,不搭配科普學習,豈不可惜?于我而言,做志愿者首先帶給我了快樂與成就感。最開心不過聽到接受講解的人稱贊‘你們講的很好’之類的話語,只一言便能消去一天不停說話講解的疲憊。并且,我也在過程中學習到了相關知識,體會到了做志愿者的樂趣。下次有機會我依舊愿意積極參加。”
這位表情豐富的同學國慶期間曾經做過一次勸阻投喂的志愿者,“勸阻投喂挺辛苦的,在這里再次呼吁大家不要投喂。”
※科普小貼士
游人在參觀動物時不要喂自己帶的食物給動物,因為動物園已為動物提供了營養均衡的食物,過多的食物可能會導致動物過于肥胖而出現高血糖等疾病。動物們依賴人類朋友,沒有分辨食物健康與否的能力。病從口入,投喂還可能會造成人與動物間疫病的傳播。
“一開始是學校負責人在群里召集,我還以為志愿者是做飼養員的工作呢,我小時候的夢想就是作飼養員,然后就很興奮,報了名。結果雖然跟想象的不太一樣,但是也很有意思。我提前大概三四天先把講解詞過了一遍,然后又上網查了一些標本涉及到的鳥類的相關知識和小故事。然后記在服務手冊那一頁上,多看幾遍。然后來動物園那天在地鐵上又背了一下。”
“其實整個講解過程都挺好玩的,我是那種表演欲特別強的人,只要有人聽我就可以一直講,所以做這個特別開心。比較有趣的事就是你可以看到很多不同類型的人。比如有的家長會很高興招呼他們孩子來聽講,有的會審視地看著你,有的是小孩子還想聽但是家長催著走了。小孩子也有很多不一樣的,比如說有的會不停地問你這是什么那是什么,有的則是單純想難倒你;有的就是想知道是什么,有的不僅知道是什么還會提問;還有的小孩子特別厲害,我問一些我前幾天才知道的問題,沒想到這些問題他們也都能答的出來。”
“很多科普知識小孩子都不一定聽得進去或者聽得懂,到最后可能只有家長在聽,但是我覺得不管能讓誰了解一下都是很好的。小孩子也可以就此培養對大自然的興趣。還遇到一個青年,想跟我討論進化論。我前幾天正好也看過相關的文章,可惜他可能行程比較緊,討論到一半就走了。”
“科普真是一件特別好玩的事情。首先我自己對這些東西就非常感興趣,小時候也特別喜歡動物,現在能摸到這些標本感覺也特別好。其次是我非常喜歡給別人講東西,包括這些小知識,小故事。有一個機會讓我不停地給別人講東西感覺也特別好,就算嗓子啞了也特別開心。第三是覺得科普這個活動特別有意義,可以把知識傳遞給更多人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以及增加別人對動物,對大自然的興趣也是一件好事。這樣能把自己面對大自然的那種快樂分享給更多的人。最后一點是做講解員可以觀察到很多不同的人,在講解的同時觀察他們的表情,語言,反應都特別有意思。”
第一次認真拍攝志愿者,第一次聆聽志愿者的心聲,我覺得受益匪淺!
更多上海動物園志愿者的風采,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