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關系真是太密切了,脂肪組織暗搓搓地在暗地里使壞,很大程度上加劇了糖尿病的發(fā)展。所以一看到大腹便便的患者,醫(yī)生們往往就會要他們趕快去減肥。
可是奇點糕要問了,減肥帶來的有益影響,真的全是“減肥”帶來的嗎?要是在減重之前病癥就好轉了呢?
'為期三天的超低卡路里飲食通過多種機制逆轉大鼠模型的2型糖尿病“
這項研究來自《細胞代謝》雜志[1],美國耶魯大學醫(yī)學院Gerald I. Shulman教授領導的團隊發(fā)現(xiàn),一種短周期、超低卡路里的飲食(VLCD)能夠在不減輕體重的情況下,逆轉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高血糖、胰島素抵抗!這種低卡飲食為期三天,每天攝入量為正常情況下的四分之一,也就是600-800大卡(差不多一個最簡單的金拱門)。
研究發(fā)現(xiàn),超低卡路里飲食能夠減少乳酸、氨基酸等物質向葡萄糖轉化、抑制糖異生作用,同時可以降低肝糖原轉化為葡萄糖的速率,總體上降低血糖。此外,超低卡路里飲食還可以減少肝細胞中重要的信號分子二酰甘油(DAG),抑制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的通路,顯著改善肝臟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不、不夠吃……
說起2型糖尿病,奇點糕就感覺很唏噓。奇點糕家鄉(xiāng)的老人家,認為糖尿病是富貴病,得了病還頗有一種家境富足的得意,殊不知現(xiàn)在糖尿病已經(jīng)愈演愈烈。國外研究者大膽預測,到了2050年,將會有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患上2型糖尿病[2]。治療糖尿病的方法還是有一些的,除了各種各樣的降糖藥和注射胰島素,還有一個相對來說更一勞永逸的方法——減肥手術。
千萬別誤會,奇點糕說的減肥手術可不是以減肥為目的的抽脂手術,而是通過在胃里植入控制設備、或者干脆切除一部分胃部,來達到減重的目的。實際應用中,也真的有那么70%-80%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人,在接受了減肥手術之后,不用任何藥物就緩解了2型糖尿病的癥狀[3]。
目前植入設備還沒有進入中國。切胃手術已經(jīng)在臨床上比較成熟了,專業(yè)醫(yī)生告訴奇點糕,一般來說BMI>38才會建議進行切胃手術。所以別幻想用這種方式減肥了。
聽起來有些簡單粗暴的減肥手術,到底是怎么緩解癥狀的呢?是因為患者變瘦了?可是一般來說在變瘦之前,患者就會好轉了[4]。相比起來,短期的超低卡路里飲食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5]。這么一說,可能手術的作用還是體現(xiàn)在讓患者少吃上。
為了探究這背后的機制,研究者準備了一種2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它們高血糖、高胰島素血癥、肥胖,還有2型糖尿病的典型癥狀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可以說是很慘了)。同時,為了能夠精確追蹤動物模型體內的生理變化,研究者使用了一種名為PINTA[6]的新技術,利用同位素標記追蹤血糖升高的關鍵通路。
研究者減少了模式大鼠75%的正??防飻z入量。一般來說都會建議糖尿病患者吃得“清淡少油”,對疾病有一定好處,也是一種變相的降低卡路里攝入了。而為了排除這類少吃帶來的健康影響(這話真奇怪),研究者還精心設計了飲食結構,保證碳水:脂肪:蛋白質=5:4:1,簡直吃油渣喝糖水,可以說是非常不健康了。在這種情況下,實驗的第三天,吃得少的大鼠體重幾乎沒有下降,但它們的血糖值下降了大概75mg/dl,血胰島素更是下降了差不多50%。(咦,是不是可以說要是健康地吃,效果還會更好)
從左到右依次為體重、血糖、血胰島素含量對比
當使用同位素標記了相應的化合物,對肝葡萄糖產(chǎn)生和胰島素抵抗兩條通路進行追蹤,研究者清楚“看見”了現(xiàn)象背后的本質。
大家都知道,肝臟是十分重要的產(chǎn)糖器官。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糖存儲功能,機體用不掉的葡萄糖會在這里轉化成肝糖原存放起來,在必要的時候就自行分解補充血糖。除此以外肝臟還可以進行糖異生作用,將氨基酸、乳酸、丙酮酸、甘油等轉化成葡萄糖。
利用PINTA技術,研究者發(fā)現(xiàn),在超低卡路里飲食的情況下,肝糖原的分解速度大大降低。同時,除了甘油之外的糖異生作用也降低了。總的來說,肝臟的凈產(chǎn)糖量下降了30-40%!
圖注從上到下為:糖原分解、甘油來源糖異生、其他來源糖異生
(甘油來源糖異生與其他來源糖異生反應過程不同)
繼續(xù)追根究底,研究者發(fā)現(xiàn),肝臟中的乙酰輔酶A(acetyl-CoA)數(shù)量下降了!乙酰輔酶A是糖異生反應過程的重要部分,缺乏乙酰輔酶A,關鍵酶(PC)活性低下,反應就無法進行,哪來的葡萄糖呢。
那么另一條通路,胰島素抵抗通路又發(fā)生了什么呢?肝細胞中有一種叫做二酰甘油(DAG)的脂質,是個重要的“傳令兵”,蛋白激酶ε(PKCε)需要它才能激活。激活的PKCε會促進肝糖原的分解,還能夠抑制糖原合成,可以說是完全和胰島素對著干了。Shulman教授團隊在此前的研究里發(fā)現(xiàn),DAG- PKCε通路還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因為PKCε會令胰島素受體的關鍵酶(IRTK)失活,降低肝臟對胰島素的敏感性[7]。
但是在超低卡路里飲食的情況下,肝臟中的DAG數(shù)量下降,直接導致激活的PKCε減少了40%,胰島素的作用一下子提高了2.5倍!不過不要擔心,這種作用只存在于肝臟,并不會讓全身的細胞都提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DAG數(shù)量下降(左),PKCε激活下降(右)
這意味著,不吃藥不打針,只是餓一餓,短短的三天之內,確實從根本上降低大鼠血糖、提高胰島素效率!
目前已經(jīng)有幾項臨床試驗,驗證了低卡路里飲食對2型糖尿病的良好作用。研究人員的下一步工作,就是在做了減肥手術的患者、或者采用超低卡路里飲食的患者中使用PINTA追蹤相應的通路,看看這種機制是不是在人體中也成立。
Shulman教授說:“如果這些結果在人體中得到證實,我們就有了新視角,以便更有效地治療2型糖尿病?!?/p>
編輯神叨叨
每個人身體條件不一樣,到底怎么吃對病人最好,還是得醫(yī)生說了算。
不管怎么說,還是健康飲食吧
參考資料:
[1]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550413117306162
[2]Boyle, J.P., Thompson, T.J., Gregg, E.W., Barker, L.E., and Williamson, D.F. (2010). Projection of the year 2050 burden of diabetes in the US adult population: dynamic modeling of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prediabetes prevalence. Popul. Health Metr. 8, 29.
[3]Baskota, A., Li, S., Dhakal, N., Liu, G., and Tian, H. (2015). Bariatric Surgery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Patients with BMI
[4]Buchwald, H., Estok, R., Fahrbach, K., Banel, D., Jensen, M.D., Pories, W.J., Bantle, J.P., and Sledge, I. (2009). Weight and type 2 diabetes after bariatric surgery: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Med. 122, 248–256.e5.
[5]Jackness, C., Karmally, W., Febres, G., Conwell, I.M., Ahmed, L., Bessler, M., McMahon, D.J., and Korner, J. (2013). Very low-calorie diet mimics the early beneficial effect of Roux-en-Y gastric bypass on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b-cell Function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Diabetes 62, 3027–3032.
[6]Perry, R.J., Peng, L., Cline, G.W., Butrico, G.M., Wang, Y., Zhang, X.M., Rothman, D.L., Petersen, K.F., and Shulman, G.I. (2017). Non-Invasive Assessment of Hepatic Mitochondrial Metabolism by Positional Isotopomer NMR Tracer Analysis (PINTA). Nat. Commun. 8, 798.
[7]Perry, R.J., Samuel, V.T., Petersen, K.F., and Shulman, G.I. (2014). The role of hepatic lipids in hepatic insulin resistance and type 2 diabetes. Nature 510, 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