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篇是通過四篇文章去介紹 “該投多少錢在基金上” 這個問題,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關系著自己的倉位控制,以及跟自己投資追求的穩健型,還是積極型都有很大的關系。想看原文的同學,可以點擊 該投多少錢在基金上
該篇文章是介紹了四種方法,分別對應的是每個月的工資,突然的一次性收入(大額補貼、年終獎、項目獎金),根據投資目標(相機或電腦),家庭資產配置,我這邊詳細說說第一種和第四種吧,對大多人還是很有參考意義的。
每個月的工資定投,定投的錢一定是長期不用的錢,文章中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公式,大家可以根據這個計算一下。
通常,每月閑錢是月結余的一半,也就是(月收入—月支出)/2。
其中,月收入包括每月工資和其它固定收入;這里,月支出不僅包括每月生活支出,還包括每月要按揭還的房貸、車貸等。
比如:小明月收入1.5萬元,除了房貸和車貸,每個月要還7000元之外,還支出4000元,每月結余4000元。可以拿出每月結余的一半來做定投,即每月定投2000元
家庭資產配置
一是家庭日常開支和緊急備用金。這部分錢一般為3—6個月的家庭支出金額。比如:我每個月的支出金額在5000左右,那就要留出1.5萬—3萬的資金作為緊急備用金。由于這筆資金對流動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很高,建議買入低風險、高流動性的貨幣基金,可以同時兼顧流動性和收益性的目標。
二是保險支出,應不超過家庭年收入的20%。保險主要是保障當家庭出現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時,有足夠的錢來保命,解決突發的大開支。
三是建立保持增值的理財賬戶,應不低于家庭可投資資產的40%。短期要用的錢,比如3年內可能出現的大額消費的錢,明年要裝修房子的錢,后年孩子出國繼續深造的錢等,都可以放入理財賬戶,買些固收類理財產品;另外通過基金定投的方式,實現資金的長期保值增值,實現某個理財目標,或籌劃子女教育金、養老基金等。
比如家庭可動用資金10萬,那么拿出4萬做理財賬戶,其中2萬投資固收產品,買債券基金、國債、定期產品等,期待個5-8%的年化收益率;另外2萬分12-24個月做基金定投,按過去十多年歷史數據,可獲得13%左右年化收益率。然后每年根據可動用資產情況,調整這個可定投的金額和比率。此外,理財賬戶這里你也可以結合第三條我們提到的按目標來確定每月定投金額。
四是投資賬戶,就是拿去冒險的錢,不應超過家庭可投資資產的30%。去買股票、股票基金、炒房等等,盡可能博取高收益、改善生活品質,當然這部分錢萬一打水漂,也不能影響到正常的生活為宜
原文: 基金定投,每月投多少錢最合適
該篇文章是主要是介紹了社保基金資產配置比例限制。社保,無論是資金體量,還是擔負的社會責任,都要求社保基金必須穩健投資。
原文 :該拿家里多少錢買股票和基金
該篇文章主要是介紹一種根據 證券化率、股債收益差、滬深300市盈率、滬深300市凈率、滬深300股息率 這五個指標按照股債收益差40%、證券化率30%、市盈率20%、市凈率5%、股息率5% 加權平均后去與滬深300 收盤價比較,就能夠大致把握住市場整體的估值情況。
證券化率是比較靠譜的一個指標,是用市場各類證券總市值除以GDP,用來評判市場所處的位置。GDP通常不會發生劇烈的變化,證券化率主要由各類證券總市值決定。牛市,全市場證券市值猛漲,證券化率會相應飆升;熊市,全市場證券市值縮水,證券化率會相應下跌。
股債收益差是極具參考價值的一個指標,使用股票預期收益率減去其債券預期收益率。股票收益率可以用滬深300市盈率的倒數考慮;債券預期收益率用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代替。股債收益差的內在邏輯是,投資股市還是債市取決于誰性價比更高。牛市,股票在高位,很危險,股票預期收益率很低,股債收益差也很低,投資股市性價比很低;熊市,股票在低位,反而風險小,股票預期收益率很高,股債收益差也很高,投資股市性價比很高。
市盈率、市凈率這兩個指標就不用多說了,PE和PB分別從企業利潤和凈資產的角度反映了公司的估值,即市盈率=總市值/凈利潤,市凈率=總市值/凈資產,牛市,股票市值猛漲,市盈率、市凈率會很高;熊市,股票市值縮水,市盈率、市凈率會很低
股息率是指派息總額除以市值。股息率的邏輯類似,牛市,股票市值猛漲,股息率低;熊市,股票市值縮水,股息率高。
作者 通過分析過去滬深300收盤價和各項指標的關系,發現相關性由好到差依次為股債收益差、證券化率、市盈率和市凈率、股息率。
頻繁交易修正倉位毫無必要,徒增手續費,這樣的倉位指數更大的意義在于可以增加對于市場的把握性,應對一切變化。可以在倉位指數發生了較大變化的情況下,幫助指導調整倉位,也可以依據它進行擇時。
例如,我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較高,我通常指數在50以上,就直接滿倉;當指數在35的時候,調整到7成倉;指數在20的時候,調整到4成倉,指數在10以下,我會調整到2成倉以下,甚至清倉。也就是說,沒有必要一直頻繁調倉。
我覺得如果沒有那么多精力和能力,完全可以就按股債收益差這一個指標去判斷市場高低,對于小白,能夠利用指標大致判斷市場高低,不再盲目追漲殺跌,有紀律地操作,已經成功一半了
最后,作者建議是可以根據股債收益差這一個指標大致去判斷市場高低,從而有依據去控制自己整個倉位,還是蠻有借鑒意義的。
原文: 干貨,我編制的基金倉位指標
該文主要講述的是倉位管理,是我們抵御市場風險的手段之一。里面提到倉位多少適宜以及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基金倉位。
基金投資的倉位管理因人而異,幾乎每個人的倉位都是不同的,不同人對于倉位有不同的理解。對于倉位的判斷與個人自身情況而定,可以試著問自己兩個問題。
第一,對現在的基金倉位會不會感到不舒服?
這是一個相對體感的判斷方式,也是間接測試你的風險可承受范圍。假設投資者投入基金的倉位是50%,當基金下跌10%時,你是否能夠承受,但是如果市場繼續下跌,下跌20%的時候,你是否還能接受。如果此時已經茶飯不思了,那可能當前50%的倉位與你而言過高了點。
第二,用來買基金的錢打算長期持有還是短期?
長期持有的話倉位可以適當高一些,如果短期的話,可能受市場波動影響基金凈值起伏大可能性比較高,倉位不建議過高
任何時候都要慎重滿倉
較長時間內,學會鎖倉
中信證券在2004年至2020年逐周繪制了每日表現,其中上漲周用紅色標注、下跌周用藍色標注,按日來看,54%時間是上漲的;按周來看,56%時間是上漲的,想踏準紅色方格,又完美躲過藍色方格,非常折騰
最后,倉位管理更像是事前準備工作,每個人風險偏好不一,倉位管理可以很靈活,在基金投資中做好倉位管理,紀律投資,至少當我們應對市場大起大落時不慌,投資判斷、操作更加理性從容。
原文: 一個實操問題:如何做好基金投資的倉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