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的《尚派形意拳秘傳馬世琦先生樁功八式》中的描述: 站法身體各部位的要求與第一式基本相同,區別在于本式以兩手為掌,掌心向上,曲臂、沉肘、兩手五指一一相對,兩中指間的距離很小,但不要互相接觸,兩掌的高度應與“氣海”平齊。兩臂成環抱式,以小指指尖外側貼住腹部,兩肘下沉,在沉的同時向前翻,離開兩肋,意想兩肘的“曲池”交于正前方一點。
要求兩肩松開,兩手十指毫不用力,自然放松并微彎,以利于氣血順利到達梢節。姿勢調定自覺周身舒適自然后,調呼吸,此時呼吸方式改順腹式呼吸為逆腹式,吸氣則小腹回縮,呼氣時小腹隆起,(這是外在現象,而不是具體的方法。很多人理解成了吸氣用力縮小腹,呼氣用力鼓小腹,這就完全錯了。)這樣可以加強體內臟臟器官的活動量,使臟腑功能得到鍛煉,實戰技擊時均以逆腹式呼吸來增加爆發力,這也正符合呼氣為開、為發、為陽的道理。同時,在內功按摩技法施用時,呼則施力,吸則持力,也是逆腹式呼吸的運用。 (這句話和站樁沒太大關系,可以不用理解)
逆腹式呼吸的方法需以意領氣,當吸氣時,意想氣過“重樓”直降“膻中”,可稍做停頓,但不可用力憋氣。在后再緩緩呼氣,呼時氣直降丹田,此時小腹隆起,聚氣于丹田。(應該是吸氣時開兩肋。具體操作是中丹田部分兩肋橫向擴張,大概是第7-12肋骨位置。這樣第一式積累的內氣就會聚集到中丹田部分滋養內臟。呼氣時自然放松,內氣降到下丹田)由于呼吸是由意念是由調節而進行的,通過一定時間的練習,可以大大降低呼吸的頻率,故久練能使心平氣和,精力充沛。
《頂天立地的功夫》書中對樁功第二式的講解: 開兩肋的時候橫著開,你這(胸)空下來,氣才能從兩肋這開合。如果你往上挺著胸,氣下不來,到不了中丹田。
你在站樁的時候慢慢地把心神放到下面來,然后再放到中丹田。一開一合的時候,是用神在驅動它,神驅動意,如鼓槖龠嘛,槖龠虛而不屈,動而欲出,你放松下來以后中丹田打開了。
站樁也不要憋氣,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練功的時候不是憋氣,就跟如鼓槖龠似的,虛而不曲,動而欲出。
咱們臍上的中丹田,也是土釜黃庭橫向打開,把中丹田打滿以后就像輪胎一樣,第一護著你的脾胃,第二護著你的軟肋。這時候一開一合,收的時候為合。煉丹在中丹田,刀圭在中丹田烹煉,火在下丹田,叫吹風。道家講丹田旁邊左為玉堂宮,右為洞房宮,相似于兩個吹風管。中丹田的開合呼吸就像拉風箱一樣,拉開以后,再往回推的時候,風就從兩個風管吹回下丹田。
為什么要輕吸緩呼呢?左玉堂,右洞房,兩個吹風管,中丹田練第二式的時候,橫的一開一合,虛而不屈,動而欲出,兩個風管在吹下丹田的火,把心火降下來,心火為君火,吹旺了自然烹煉中丹田的刀圭。原來我一直強調氣要聚到后背,力由足起,氣由脊發。我講樁法,重點就在這方面,氣要放在什么地方?歸到正位。咱們后背應該是滿的,陽面打開了。你現在陽面打開以后,陽氣歸到正位;你要是挺著胸,氣在上面,就在肺上、肺式呼吸。現在你把肩一抱,自然肺式呼吸停止了,其實還是在肺呼吸,但是它降下來聚到后背,這時你的內力啊,是一天強于一天。
備注:中丹田的位置是劍突到肚臍這段范圍的整個體腔。 第二式對習練者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第一式未達標者不可輕易練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