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盤
本周滬股通繼續好轉,出現一次20億+的情況,但是流入量遠遠不夠。中期20日以及中期10周量化指標依然顯示:目前處于中期調整階段。
關于板塊
細分RPS:食品,種植業,超市,飼料(豬)等前面10個強勢板塊都告訴你要主流板塊是硬消費!
概念RPS:土地流轉是什么?我只關注了北大荒,其實也是農業!豬,維生素,醫藥原材料等疫情相關板塊。
關于個股/雜談
重要賬號:依然是豬,沒有任何操作。
游戲賬號:依然是豬,沒有任何操作。
雖然指數處于調整階段,但是豬肉股依然走出了獨立趨勢。所以說中期信號有用也沒有用,對于大多數股會跟隨指數,也有一些有邏輯有業績的個股會走出獨立走勢,不要因為大盤的調整,而錯過了手上的大牛股。在我開始學習中期型號的時候我也很信奉,但是經過實戰,經驗的累計,以及復盤。我發現了中期信號的弊端。這個世界沒有一招鮮,沒有公式。我們要以辯證思維去思考,尊重事實,找到自己的模式!
從前我們中國人有句做生意的話:未買先想賣。你還沒有買進來,你就先想怎么賣出去,你應該先想失敗會怎么樣。---李嘉誠
每一項決策(投資)前,都將最壞的結果和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考慮周全,并及時做好應對之策,這樣才能做到步步主動。
從疫情去思考,我們很容易可以得出結論。全球經濟下滑,那么多數企業的業績肯定不行,人民也會對就業,對經濟產生悲觀情緒,那么估值怎么能炒高?反過來想,有什么企業能夠抵御這個寒冬?那就是硬消費!全球放水,表現上看似容易貸款了,利率低了,但是他們的企業受到的經濟沖擊下,需要的資金可能比銀行能給他們的還要多,就算給足了,也難以保證他們在未來能否賺回來。而一些有優秀現金流的企業,可以在這個時間逆勢擴張,搶占競爭對手的市場。 什么行業什么企業會有較多的現金儲備?能有預收款的企業,能有較小應收款的企業,這是一種生意特性。硬消費符合這些生意模式!以選企業的思維去選股,而非以選股票的思維去選股!中期看待影響股價走勢的是業績*估值=市值。硬消費業績在疫情沖擊下依然有保障,就算估值下滑也能在業績變量上去得到支撐。那么什么板塊或者什么企業他們的業績會暴漲?→豬,還是豬,更確切的說就是龍頭豬企。這個是概率最高的,也就是我在中期信號調整期間依然持股不動的邏輯!
做企業和做股票一樣,要想成功,先花90%時間想失敗!如果大盤下滑,整體市場估值下滑,在業績的支撐下,拿著豬,也很難虧錢,這就是失敗的思考!